一种电路板传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30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传送机构,属于传送带设备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两组输送带以及中转带,输送带包括固定轨道和滑动轨道,中转带包括固定传送带和滑动传送带,滑动轨道的底壁上固设有齿条,底座上转动设置有两个齿轮,两个齿轮相互啮合,并分别与两根齿条啮合,一个齿轮上设有驱动件,滑动传送带上设有用于与滑动轨道连接固定的连接件。操作人员在调节两条输送带和中转带宽度时,先将滑动传送带与滑动轨道连接为一体,接着通过驱动一个齿轮旋转,经过齿轮齿条传动后,使两根滑动轨道同步远离或靠近与之配套的固定轨道,以及使滑动传送带在转动座上移动,有效避免人为调节出现的误差,提高了操作人员调节轨道间距时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路板传送机构
本技术涉及传送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路板传送机构。
技术介绍
电路板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上道工序完成后需要将电路板传送到下道工序的加工和制作。目前电子车间内,通常是用传送装置在各设备之间进行传送,一条生产线上设置有多个传送装置。申请公布号为CN10843890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工业生产用电路板换向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侧边通过螺栓连接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上端固定连接有导轨,导轨内侧壁安装有传送带,基座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直线气缸,直线气缸主轴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卡接在基座中间的垫板连接,垫板上端安装有回转夹紧气缸,回转夹紧气缸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座,定位座上均匀布有定位柱,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安装有底脚的基座,配合基座上的调节机构连接安装有传送带的导轨,方便调整导轨间距,用于适应不同长度的电路板传送作业,增加接近开关控制接通电磁阀和时间继电器的电源,方便自动调整电路板的转向操作。但是,在操作人员在对不同大小的线路板进行生产时,需要根据待传送的线路板的宽度对传送线路板的导轨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而涉及线路板换向前进时,操作人员需要依次调节各直线导轨之间间距以及对线路板进行换向的中转导轨之间的间距,并且需要仔细精准调节各导轨之间间距相等,操作过程复杂麻烦,调节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传送机构,具有能快速调节导轨之间间距,提高操作人员调节各轨道间距效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路板传送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的两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固定轨道和滑动轨道,所述固定轨道位于输送带内侧并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滑动轨道沿输送带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的顶壁还转动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位于两组输送带转角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座旋转的驱动源,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周转线路板的中转带,所述中转带包括位于中转带内侧并与转动座固定连接的固定传送带和沿中转带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在转动座上的滑动传送带,所述滑动轨道的底壁上沿输送带宽度方向固设有齿条,所述齿条穿过固定轨道向输送带内侧延伸,所述齿条的齿尖朝向输送带靠近另一输送带的一端,两组所述输送带上的齿条在竖直高度上交错设置,所述底座的顶壁转动设置有两个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齿轮的轴线平行于竖直方向,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两根齿条啮合,一个所述齿轮上设置有用于驱使齿轮旋转的驱动件,所述滑动传送带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滑动轨道连接固定的连接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更换不同尺寸的待加工电路板后,首先启动驱动源,驱使转动旋转至中转带上的滑动传送带对齐一条输送带上的滑动轨道,再利用连接件将滑动传送带与滑动轨道连接为一体,接着通过驱动件驱动底座上的一个齿轮旋转,通过齿轮与齿条之间的传动作用,带动一条滑动轨道移动,并通过主动转动的齿轮带动另一齿轮旋转,并通过从动转动的齿轮带动另一输送带上的滑动轨道移动,以使两根滑动轨道同步远离或靠近与之配套的固定轨道,同时,与滑动传送带连接的滑动轨道也同步带动滑动传送带在转动座上移动,有效保持两组输送带以及中转带上各轨道间距始终保持一致,有效避免人为调节出现的误差,并简化操作步骤,提高了操作人员调节轨道间距时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把手,所述把手同轴固设在一个齿轮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驱动齿轮转动时,通过转动把手即可驱动齿轮转动,进而调节各输送带以及中转带上滑轨以及传送带之间间距,方便快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把手转动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双向丝杆和两块夹板,所述双向丝杆水平转动设置在底座上,两块所述夹板沿双向丝杆轴向滑动设置在底座上,两块所述夹板分别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杆两端旋向不同螺杆上,所述把手位于两块夹板之间,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同轴固接有旋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转动把手,将各输送带以及中转带上滑轨以及传送带之间的间距调节至合适位置后,旋转旋钮,进而带动双向丝杆转动,并通过双向丝杆上两块夹板与其之间的螺纹传动,从而使两块夹板同步靠近并将把手夹持在中间,有效防止把手转动,提高各滑动轨道以及滑动传送带在位置固定后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块所述夹板相互靠近的壁面上固设有防滑层,所述把手的外壁上设有用于与夹板接触的磨砂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两块夹板夹持住把手时,夹板上的防滑层与把手上磨砂段接触,具有加大的摩擦系数,提高夹持把手后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为插块,所述插块滑动设置在滑动轨道靠近滑动传送带的一端,所述滑动传送带的端部开设有与插块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插块远离滑动传送带的一端设置有拨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启动驱动源,驱使转动座旋转至中转带上的滑动传送带对齐一条输送带上的滑动轨道后,手动拨动拨块,使滑动轨道上的插块插入滑动传送带上的插槽中,将两者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在滑动轨道移动过程中,能带动滑动传送带同步移动,有效避免人为调节使中转带的宽度与输送带的宽度出现的误差,提高中转带宽度的调节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块靠近插块的一端固设有螺柱,所述插块上开设有与螺柱匹配的螺孔,所述螺柱螺纹连接在螺孔内,所述螺柱远离拨块的一端抵接在滑动轨道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输送带宽度调节完成后,拨动拨块,将插块收回并脱离插槽,接着转动拨块,将螺柱拧紧在螺孔内,并抵紧滑动轨道,从而将插块固定,有效避免在正常工作过程中插块滑出插槽后卡接入滑动传送带上的插槽中造成仪器卡壳,提高传送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轨道上设置有用驱使插块远离转动座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滑动轨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插块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输送带宽度调节完成后,插块在弹簧作用力下被拉动并远离滑动传送带上的插槽,有效避免在正常工作过程中插块滑出插槽后卡接入滑动传送带上的插槽中造成仪器卡壳,提高传送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传送带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制动杆,所述制动杆的底端抵接在转动座的顶壁上,所述滑动传送带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制动杆向下移动抵接在转动座上的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滑动传送带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制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制动杆穿过插槽,所述制动杆上开设有与插杆高度相适配的缺口,所述缺口的底壁距离制动杆底壁的水平高度不小于插槽底壁距离转动座顶壁的水平高度,所述缺口的顶壁距离制动杆底壁的水平高度大于插槽底壁距离转动座顶壁的水平高度,所述插块靠近滑动传送带一端的上边缘设置为倾斜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中转带正常工作情况中,制动杆在压簧作用力下被推动压紧在转动轴的顶壁,可为滑动传送带施加制动力,在操作人员手动拨动拨块,使插块插入插槽中后,插块上倾斜面先与制动杆上缺口的上边缘接触,并推动制动杆克服压簧作用力上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传送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的两组输送带(11),所述输送带(11)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固定轨道(111)和滑动轨道(112),所述固定轨道(111)位于输送带(11)内侧并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滑动轨道(112)沿输送带(11)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的顶壁还转动设置有转动座(13),所述转动座(13)位于两组输送带(11)转角处,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座(13)旋转的驱动源,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周转线路板的中转带(12),所述中转带(12)包括位于中转带(12)内侧并与转动座(13)固定连接的固定传送带(121)和沿中转带(12)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在转动座(13)上的滑动传送带(122),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轨道(112)的底壁上沿输送带(11)宽度方向固设有齿条(2),所述齿条(2)穿过固定轨道(111)向输送带(11)内侧延伸,所述齿条(2)的齿尖朝向输送带(11)靠近另一输送带(11)的一端,两组所述输送带(11)上的齿条(2)在竖直高度上交错设置,所述底座(1)的顶壁转动设置有两个齿轮(21),两个所述齿轮(21)相互啮合,所述齿轮(21)的轴线平行于竖直方向,两个所述齿轮(21)分别与两根齿条(2)啮合,一个所述齿轮(21)上设置有用于驱使齿轮(21)旋转的驱动件,所述滑动传送带(122)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滑动轨道(112)连接固定的连接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传送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的两组输送带(11),所述输送带(11)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固定轨道(111)和滑动轨道(112),所述固定轨道(111)位于输送带(11)内侧并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滑动轨道(112)沿输送带(11)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的顶壁还转动设置有转动座(13),所述转动座(13)位于两组输送带(11)转角处,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座(13)旋转的驱动源,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周转线路板的中转带(12),所述中转带(12)包括位于中转带(12)内侧并与转动座(13)固定连接的固定传送带(121)和沿中转带(12)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在转动座(13)上的滑动传送带(122),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轨道(112)的底壁上沿输送带(11)宽度方向固设有齿条(2),所述齿条(2)穿过固定轨道(111)向输送带(11)内侧延伸,所述齿条(2)的齿尖朝向输送带(11)靠近另一输送带(11)的一端,两组所述输送带(11)上的齿条(2)在竖直高度上交错设置,所述底座(1)的顶壁转动设置有两个齿轮(21),两个所述齿轮(21)相互啮合,所述齿轮(21)的轴线平行于竖直方向,两个所述齿轮(21)分别与两根齿条(2)啮合,一个所述齿轮(21)上设置有用于驱使齿轮(21)旋转的驱动件,所述滑动传送带(122)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滑动轨道(112)连接固定的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板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把手(3),所述把手(3)同轴固设在一个齿轮(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路板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把手(3)转动的限位组件(31),所述限位组件(31)包括双向丝杆(311)和两块夹板(312),所述双向丝杆(311)水平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两块所述夹板(312)沿双向丝杆(311)轴向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两块所述夹板(312)分别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杆(311)两端旋向不同螺杆上,所述把手(3)位于两块夹板(312)之间,所述双向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巧丽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博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