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储罐内废气的碱液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324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品储罐内废气的碱液吸收装置,包括包覆在储罐顶部呼吸阀上的阻燃集气罩,集气罩通过管道与使含油气体内油分子沉降的U形弯管连接,U形弯管的底部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将冷凝的油液排出的排污阀,U形弯管连接通过管道与吸收筒相连接,吸收筒包括筒体,筒体内存放有碳酸钠溶液,筒体侧面下部设有排液阀,筒体内从下往上依次设有下隔板、鲍尔环及上隔板,下隔板和上隔板上中部分别设有供气流流过的中部通孔,下隔板和上隔板上在中部通孔的周围还分别设有若干通孔,筒体上设有检测筒体内液位的液位计,液位计上设有正常液位标记以及最高液位标记、最低液位标记,最高液位标记与最低液位标记间距离不超过25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品储罐内废气的碱液吸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品储罐内废气的碱液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油品储罐内部的顶部存有大量异味气体,储罐顶部设有呼吸阀,呼吸阀在工作中需要呼吸,呼出气体峰值30多立方/小时,导致排放气体污染大气。由于气体成分非常复杂,目前国内采用物理加压冷凝回收或者进行活性炭吸附,但是电耗、原材料消耗较高,维护工作量较大,为此现设计新工艺流程,采用碱液吸收法去除排放的异味气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品储罐内废气的碱液吸收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油品储罐内废气的碱液吸收装置,包括包覆在储罐顶部呼吸阀上的阻燃集气罩,集气罩通过管道与使含油气体内油分子沉降的U形弯管连接,U形弯管的底部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将冷凝的油液排出的排污阀,U形弯管连接通过管道与吸收筒相连接,吸收筒包括筒体,筒体内存放有碳酸钠溶液,筒体侧面下部设有排液阀,筒体内从下往上依次设有下隔板、鲍尔环及上隔板,下隔板和上隔板上中部分别设有供气流流过的中部通孔,下隔板和上隔板上在中部通孔的周围还分别设有若干通孔,筒体上设有检测筒体内液位的液位计,液位计上设有正常液位标记以及最高液位标记、最低液位标记,最高液位标记与最低液位标记间距离不超过25mm。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鲍尔环的上下各有一层不锈钢丝网。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吸收筒上方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防雨罩。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液位计上最高液位标记对应于呼吸阀起跳压力1.5kPa。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吸收筒上在对应于最高液位标记处设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有单向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能通过碱液有效吸收油品储罐内废气。且呼吸阀在呼气的时候,含油气体经过气体收集管道时会有沉降,另外在呼吸阀吸气时,也会将吸附筒内的液体带入气体收集管,U形弯管就是将这两部分液体进行收集而设置的。吸附筒底部设有排液阀,检查、更换吸收液时使用,且当遇暴雨天气,大量雨水进入吸附筒中,根据液位的标注位置,进行排液,并测量碳酸钠的溶解度。液位计上设有正常液位标记以及最高液位标记、最低液位标记,使得储罐能够安全运行。鲍尔环可以增加对气体的吸收面积,还可以缓冲气流冲击吸收液,避免液体飞溅。鲍尔环的上下各有一层不锈钢丝网,防止破碎的鲍尔环进入排污阀等。由于安装架上设有防雨罩,防止雨水冲淡碱液。液位计上最高液位标记对应于呼吸阀起跳压力1.5kPa,可避免油罐超压时呼吸阀不工作。由于吸收筒上在对应于最高液位标记处设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有单向阀,可以避免吸收筒内液位过高致使油罐上呼吸阀失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集气罩,2.U形弯管,3.排污管,4.排污阀,5.吸收筒,6.安装架,7.防雨罩,51.筒体,52.排液阀,53.下隔板、54.鲍尔环,55.上隔板,56.液位计,57.出液管,58.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油品储罐内废气的碱液吸收装置,包括包覆在储罐顶部呼吸阀上的阻燃集气罩1,集气罩1通过管道与使含油气体内油分子沉降的U形弯管2连接,U形弯管2的底部设有排污管3,排污管3上设有将冷凝的油液排出的排污阀4,U形弯管2连接通过管道与吸收筒5相连接。所述吸收筒5上方设有安装架6,安装架6上设有防雨罩7。吸收筒5包括筒体51,筒体51内存放有碳酸钠溶液,筒体51侧面下部设有排液阀52,筒体51内从下往上依次设有下隔板53、鲍尔环54及上隔板55,鲍尔环54的上下各有一层不锈钢丝网,下隔板53和上隔板55上中部分别设有供气流流过的中部通孔,下隔板53和上隔板55上在中部通孔的周围还分别设有若干通孔,筒体51上设有检测筒体内液位的液位计56,液位计56上设有正常液位标记以及最高液位标记、最低液位标记,最高液位标记与最低液位标记间距离不超过25mm,液位计56上最高液位标记对应于呼吸阀起跳压力1.5kPa。所述吸收筒5上在对应于最高液位标记处设有出液管57,出液管57上设有单向阀58。安装及使用时需确保:呼吸阀工作压力减去30kpa,重新设计、安装。管道安装完成后,吸收筒内加入清水至液位计最下部,然后罐体氮气缓慢升压,观察呼吸阀起跳的实际压力,逐步向吸收筒内加水,在呼吸阀起跳压力为1.5kPa时,停止加水,并将液位计56液位的位置进行标记,此为最高点,向下20mm为最低点。取50升水加入约18kg碳酸钠,充分搅拌溶解,打开吸收筒5防雨罩7下部的防雨帆布,然后将碳酸钠溶液加入吸收筒中,加至液位计56标注的位置。吸收筒5内部吸收液主要为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浓度为22~25%,当碳酸钠溶液的浓度<15%时,更换吸收液。更换时打开吸收筒5下部的排液阀52,废液经临时排液管线,排放至罐底部临时废液回收筒处理。排净后,关闭排液阀52,吸收筒5上部加水稍稍超过液位计56标注的位置上部50~100mm,打开排液阀52排液,根据出水情况冲洗二至三次。然后加入新配制的吸收液。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油品储罐内废气的碱液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覆在储罐顶部呼吸阀上的阻燃集气罩,集气罩通过管道与使含油气体内油分子沉降的U形弯管连接,U形弯管的底部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将冷凝的油液排出的排污阀,U形弯管连接通过管道与吸收筒相连接,吸收筒包括筒体,筒体内存放有碳酸钠溶液,筒体侧面下部设有排液阀,筒体内从下往上依次设有下隔板、鲍尔环及上隔板,下隔板和上隔板上中部分别设有供气流流过的中部通孔,下隔板和上隔板上在中部通孔的周围还分别设有若干通孔,筒体上设有检测筒体内液位的液位计,液位计上设有正常液位标记以及最高液位标记、最低液位标记,最高液位标记与最低液位标记间距离不超过2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油品储罐内废气的碱液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覆在储罐顶部呼吸阀上的阻燃集气罩,集气罩通过管道与使含油气体内油分子沉降的U形弯管连接,U形弯管的底部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将冷凝的油液排出的排污阀,U形弯管连接通过管道与吸收筒相连接,吸收筒包括筒体,筒体内存放有碳酸钠溶液,筒体侧面下部设有排液阀,筒体内从下往上依次设有下隔板、鲍尔环及上隔板,下隔板和上隔板上中部分别设有供气流流过的中部通孔,下隔板和上隔板上在中部通孔的周围还分别设有若干通孔,筒体上设有检测筒体内液位的液位计,液位计上设有正常液位标记以及最高液位标记、最低液位标记,最高液位标记与最低液位标记间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兴民
申请(专利权)人:易高生物化工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