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厨剩余物的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2727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厨剩余物的预处理装置,具有机架,此外,还包括:脱水筒体,安置在机架内,具有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碎物料进口和端盖;脱水机构,安置在脱水筒体内,具有旋转轴和安置在旋转轴外表面的沿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叶片,旋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机架上;脱水调节机构,安置在脱水筒体的端盖一端,与端盖配合形成可改变大小的碎物料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处理装置,在输送含水纤维物料的过程中同时对含水纤维物料进行挤压脱水,脱水效率高,且可根据需要随时调节碎物料出口的大小,从而随时调节对含水纤维物料的脱水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厨剩余物的预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后厨剩余物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后厨剩余物如菜帮菜叶、瓜果皮等含水纤维物的预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集中就餐场所包括办公大楼、宾馆、饭店、学校、机场、医院等地方,每日就餐不但产生大量的剩饭剩菜,还会产生大量后厨剩余物如果皮、菜帮菜叶等,甚至还有不新鲜而无法食用的过时蔬菜和水果,这些物料中含有重量在15-30%的纤维物和高达70-85%的水分,对其处理不及时则容易导致腐败发酵产生恶臭,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现有技术,通常通过离心脱水装置对这些含水和纤维的蔬菜、水果剩余物料进行离心脱水,这种处理设备仅能脱除蔬菜水果剩余物表面的水分,对于细胞内含有的水分难于去除,因此常规离心脱水装置无法去除细胞内水分以便提取干纤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含水纤维物料的预处理装置,该装置能方便彻底地去除蔬菜、水果等后厨剩余物中的水分减少70%以上以获得较干纤维物,从而使其体积减小,以加速后续转化有机肥的过程,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约能耗。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后厨剩余物的预处理装置,具有机架,此外,还包括:脱水筒体,安置在机架内,具有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碎物料进口和端盖;脱水机构,安置在脱水筒体内,具有旋转轴和安置在旋转轴外表面的沿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叶片,旋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机架上;脱水调节机构,安置在脱水筒体的端盖一端,与端盖配合形成可改变大小的碎物料出口。其中,所述脱水调节机构具有调节螺柱和套装在调节螺柱上的调节螺套。其中,调节螺套包括螺套头部和螺套本体,螺套本体通过螺纹连接套装在调节螺柱的外部,调节螺柱的一端抵靠在机架上。其中,螺套头部的外壁呈圆锥形,端盖的内壁呈圆锥形并套在螺套头部外部,二者相互相配合形成可将物料挤出的间隙作为所述碎物料出口。其中,所述端盖的内壁的锥度小于螺套头部的外壁的锥度,使得所述端盖的内壁和所述螺套头部的外壁之间形成的所述间隙沿轴向逐渐缩小。其中,通过旋转调节螺柱调节螺套头部伸入端盖内壁的深度,从而调节所述间隙的大小。其中,所述筒体相对水平面呈倾斜状,使其碎物料出口的一端高于端盖的一端。其中,所述脱水筒体至少其下部设有滤出水分的数个通孔。其中,所述脱水筒体一端具有与其连成一体并相通的接料筒,所述碎物料进口位于接料筒上部。其中,所述脱水筒体下方设集液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技术的预处理装置,在输送含水纤维物料的过程中同时对含水纤维物料进行挤压脱水,脱水效率高;2、本技术的预处理装置设置脱水调节机构,可根据需要随时调节碎物料出口的大小,从而随时调节对含水纤维物料的脱水率;3、由于通过该预处理装置对后厨剩余物进行预先较彻底脱水的处理,使得其在实施转化有机肥过程前,预先减小含水量70%以上,大大提高了后续的有机肥转化速度,并节约能耗50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技术后厨剩余物预处理装置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后厨剩余物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推送口;12-导板;110-干料槽;100-集液槽;2-破碎输送筒体;21-进料口;22-出料口;3-破碎输送机构;5-脱水筒体;6-接料筒;61-碎物料进口;62-碎物料出口;7-脱水调节机构;71-调节螺套;72-调节螺柱;711-螺套头部;712-螺套本体;8-脱水机构;81-轴承;82-旋转轴;83-螺旋叶片;84-端盖;9-驱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具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厨剩余物预处理装置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厨剩余物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图2可知,本实施例后厨剩余物的预处理装置包括机架1,此外,还包括:脱水筒体5,安置在机架1内,具有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碎物料进口61和端盖84;脱水机构8,安置在脱水筒体5内,具有旋转轴82和安置在旋转轴82外表面的沿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叶片83,旋转轴82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机架1上;脱水调节机构7,安置在脱水筒体5的端盖84一端,与端盖84配合形成可改变大小的碎物料出口62。其中,脱水机构8在驱动机构9的驱动下对进入脱水筒体5内的碎物料进行脱水处理。具体的,本实施例预处理装置具有脱水筒体5,脱水筒体5的一端具有接料筒6且与接料筒6连接形成连通的一体内腔,另一端具有带开口的筒体端盖84,以便端盖84与脱水调节机构7配合形成呈环形的且可改变大小的碎物料出口62。其中,接料筒6上部设有碎物料进口61,该碎物料进口61可以接收经其它装置如破碎处理装置破碎处理后的含水纤维碎物料,而为了防止物料的撒落,可以将破碎处理装置的用于输出含水纤维碎物料的出料口22插入碎物料进口61内,使碎物料进口61与出料口22相通(如图1所示)。含水纤维碎物料通过出料口22和碎物料进口61,落入接料筒6内,随着脱水机构8的转动输送到脱水筒体5内进行挤压脱水后使物料减量70%以上,最后输送至碎物料出口62,沿碎物料出口62落下,由安置在碎物料出口62下方的干料槽110收集。设计时,如图1所示,脱水筒体5呈倾斜设置,使脱水筒体5的邻接接料筒6的一端低于脱水筒体5的用于形成碎物料出口62的另一端,这样从含水纤维碎物料内挤出的水份很顺畅地由脱水筒体5的底部流入其下方安置的集液槽100内,而经脱水的含水纤维碎物料从位于脱水筒体5高处的碎物料出口62排出,得到充分脱水。如图1所示,集液槽100设置于脱水筒体5的下方,可以收集从含水纤维物料中脱出的水份,脱水筒体5的至少下部或整体呈网眼结构,含水纤维物料经脱水机构8的螺旋叶片不断挤压出的水分,顺脱水筒体5的网眼流下到集液槽100内而得以收集起来。集液槽100设置有排液口用于排出其内的残液。而如图1所示,干料槽110设置于碎物料出口62的下方,用于收集经脱水的含水纤维碎物料,干料槽110的一侧设置干料出口,以便于倒出经脱水后的干料(即经脱水的含水纤维碎物料)。本实施例通过在脱水筒体5内设置脱水机构8对从碎物料进口61进入脱水筒体5内的含水纤维碎物料进行挤压并输送到碎物料出口6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脱水机构8包括:其两端通过轴承81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的旋转轴82;安装在旋转轴82上并位于脱水筒体5和接料筒6内的螺旋叶片83。螺旋叶片83沿旋转轴81呈螺旋状延伸,且螺旋叶片83形成的螺旋外径略小于脱水筒体的内径0.5-2cm,以不与脱水筒体内部发生刮蹭为宜。其中,螺旋叶片82的螺距和/或高度可以向着碎物料出口方向逐渐减小,使得螺旋叶片与中心轴表面和脱水筒体5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间逐渐缩小,换句话说,使得螺旋叶片的螺距逐渐缩小,和/或螺旋叶片形成的螺旋导槽逐渐由深至浅变化。如图1所示,脱水机构8在驱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厨剩余物的预处理装置,具有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脱水筒体(5),安置在机架内,具有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碎物料进口(61)和端盖(84);/n脱水机构,安置在脱水筒体内,具有旋转轴(82)和安置在旋转轴外表面的沿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叶片(83),旋转轴(82)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机架上;/n脱水调节机构(7),安置在脱水筒体的端盖(84)一端,与端盖配合形成可改变大小的碎物料出口(62)。/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05 CN 20192062352781.一种后厨剩余物的预处理装置,具有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脱水筒体(5),安置在机架内,具有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碎物料进口(61)和端盖(84);
脱水机构,安置在脱水筒体内,具有旋转轴(82)和安置在旋转轴外表面的沿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叶片(83),旋转轴(82)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机架上;
脱水调节机构(7),安置在脱水筒体的端盖(84)一端,与端盖配合形成可改变大小的碎物料出口(6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厨剩余物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调节机构具有调节螺柱(72)和套装在调节螺柱(72)上的调节螺套(7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厨剩余物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螺套(71)包括螺套头部(711)和螺套本体(712),螺套本体(712)通过螺纹连接套装在调节螺柱(72)的外部,调节螺柱(72)的一端抵靠在机架(1)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厨剩余物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螺套头部(711)的外壁呈圆锥形,端盖(84)的内壁呈圆锥形并套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福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资环境保护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