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的手工贴合组装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2374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精度的手工贴合组装治具,其通过三个定位组件即可将FPC半成品、纳米晶、麦拉组成成品,其使得对位快捷方便、定位精度高。其包括通用下承板、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第二道贴合上盖板,所述通用下承板包括底板、第一承板,所述第一承板的四角通过弹簧、定位导柱支承于所述底板的对应上表面,所述第一承板的上表面的中心区域设置有内凹的纳米晶定位槽,所述纳米晶定位槽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吸气孔,所有的第一吸气孔通过内置于第一承板内部的气路连通,所述第一承板内部的气路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吸风接口,所述第一吸风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承板、底板之间的高度空间内,所述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的下表面中心区域内凹形成麦拉定位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的手工贴合组装治具
本技术涉及模组产品组装的
,具体为一种高精度的手工贴合组装治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纳米晶+麦拉+FPC半成品三种模切产品组合后形成的模组结构,现有技术需要设置至少四种定位结构,需要将需要组装的产品经过多道转运,在实际模组组装过程中,其定位精度差、定位周期长,易导致废品的产品,使得良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精度的手工贴合组装治具,其通过三个定位组件即可将FPC半成品、纳米晶、麦拉组成成品,其使得对位快捷方便、定位精度高。一种高精度的手工贴合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通用下承板、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第二道贴合上盖板,所述通用下承板包括底板、第一承板,所述第一承板的四角通过弹簧、定位导柱支承于所述底板的对应上表面,所述第一承板的上表面的中心区域设置有内凹的纳米晶定位槽,所述纳米晶定位槽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吸气孔,所有的第一吸气孔通过内置于第一承板内部的气路连通,所述第一承板内部的气路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吸风接口,所述第一吸风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承板、底板之间的高度空间内,所述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的下表面中心区域内凹形成麦拉定位槽,所述麦拉定位槽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吸气孔,所述第二吸气孔通过内置于所述第一道贴合上盖板内部的气路连通,所述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的气路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二吸风接口;所述第二道贴合上盖板的下表面中心区域内凹形成FPC半成品定位槽,所述FPC半成品定位槽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三吸气孔,所述第三吸气孔通过内置于所述第二道贴合上盖板内部的气路连通,所述第二道贴合上盖板的气路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三吸风接口;所述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的形状、第二道贴合上盖板的形状和所述第一承板俯视状态下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第二道贴合上盖板的下表面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内凹定位导向孔,所述内凹定位导向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的定位导柱的位置布置。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导柱的底部固装于所述底板,所述定位导柱的外环套装有对应的弹簧,所述定位导柱的上端上凸于所述第一承板的对应导向孔,所述弹簧的两端面分别顶装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第一承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第二道贴合上盖板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布置有拉手,其确保对于贴合上盖板的施力;所述第一承板和底板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垂直导向柱,所述垂直导向柱确保第一承板的垂直向动作、且限制第一承板的相对下压距离,确保第一吸风接口的安全;所述第二道贴合上盖板的对应于所述FPC半成品定位槽的表面还设置有一组弹性定位下凸,所述第一承板的上表面对应于所述弹性定位下凸的位置设置有导向定位孔,所述弹性定位下凸用于配合FPC半成品的套位孔快速安装FPC半成品,所述导向定位孔用于对位弹性定位下凸,确保压附准确可靠;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位置设置有底脚,确保搬运方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将纳米晶放置于第一承板的纳米晶定位槽,使得第一吸气孔吸附住纳米晶,之后将麦拉放置在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的麦拉定位槽,使得带有离型膜的面被第二吸气孔吸附住,之后翻转将第一道贴合上盖板通过内凹导向孔对位定位导柱、然后向下压附住第一承板,同时第二吸气孔不再吸持麦拉,使得麦拉压附住纳米晶,之后手工移除麦拉的离型膜,将FPC半成品放置于第二道贴合上盖板的FPC半成品定位槽,FPC部分朝外布置,第三吸气孔吸附住FPC半成品,之后翻转将第二道贴合上盖板通过内凹导向孔对位定位导柱、然后向下压附住第一承板,同时第三吸气孔不再吸持FPC半成品,使得FPC半成品压附住麦拉,完成组装,其通过三个定位组件即可将FPC半成品、纳米晶、麦拉组成成品,其使得对位快捷方便、定位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通用下承板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道贴合上盖板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的形状或第二道贴合上盖板压装于通用下承板的示意图(未贴合);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通用下承板1、底板11、第一承板12、导向孔121、弹簧13、定位导柱14、纳米晶定位槽15、第一吸气孔16、第一吸风接口17、垂直导向柱18、导向定位孔19、第一道贴合上盖板2、麦拉定位槽21、第二吸气孔22、第二吸风接口23、第二道贴合上盖板3、FPC半成品定位槽31、第三吸气孔32、第三吸风接口33、内凹定位导向孔4、弹性定位下凸5、拉手6、底脚7。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高精度的手工贴合组装治具,见图1-图4:其包括通用下承板1、第一道贴合上盖板2、第二道贴合上盖板3,通用下承板1包括底板11、第一承板12,第一承板12的四角通过弹簧13、定位导柱14支承于底板的对应上表面,第一承板12的上表面的中心区域设置有内凹的纳米晶定位槽15,纳米晶定位槽15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吸气孔16,所有的第一吸气孔16通过内置于第一承板内部的气路连通,第一承板12内部的气路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吸风接口17,第一吸风接口17位于第一承板12、底板11之间的高度空间内,第一道贴合上盖板2的下表面中心区域内凹形成麦拉定位槽21,麦拉定位槽21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吸气孔22,第二吸气孔22通过内置于第一道贴合上盖板内部的气路连通,第一道贴合上盖板2的气路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二吸风接口23;第二道贴合上盖板3的下表面中心区域内凹形成FPC半成品定位槽31,FPC半成品定位槽31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三吸气孔32,第三吸气孔32通过内置于第二道贴合上盖板内部的气路连通,第二道贴合上盖板3的气路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三吸风接口33;第一道贴合上盖板2的形状、第二道贴合上盖板3的形状和第一承板12俯视状态下的形状相同,第一道贴合上盖板2、第二道贴合上盖板3的下表面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内凹定位导向孔4,内凹定位导向孔4的位置对应于的定位导柱14的位置布置。定位导柱14的底部固装于底板11,定位导柱14的外环套装有对应的弹簧13,定位导柱14的上端上凸于第一承板12的对应导向孔121,弹簧13的两端面分别顶装于底板11的上表面、第一承板12的下表面;第一道贴合上盖板2、第二道贴合上盖板3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布置有拉手6,其确保对于贴合上盖板的施力;第一承板12和底板11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垂直导向柱18,垂直导向柱18确保第一承板12的垂直向动作、且限制第一承板12的相对下压距离,确保第一吸风接口17的安全;第二道贴合上盖板3的对应于FPC半成品定位槽31的表面还设置有一组弹性定位下凸5,第一承板12的上表面对应于弹性定位下凸5的位置设置有导向定位孔19,弹性定位下凸5用于配合FPC半成品的套位孔快速安装FPC半成品,导向定位孔19用于对位弹性定位下凸5,确保压附准确可靠;底板11的底部四角位置设置有底脚7,确保搬运方便。其工作原理如下:将纳米晶放置于第一承板的纳米晶定位槽,使得第一吸气孔吸附住纳米晶,之后将麦拉放置在第一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的手工贴合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通用下承板、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第二道贴合上盖板,所述通用下承板包括底板、第一承板,所述第一承板的四角通过弹簧、定位导柱支承于所述底板的对应上表面,所述第一承板的上表面的中心区域设置有内凹的纳米晶定位槽,所述纳米晶定位槽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吸气孔,所有的第一吸气孔通过内置于第一承板内部的气路连通,所述第一承板内部的气路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吸风接口,所述第一吸风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承板、底板之间的高度空间内,所述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的下表面中心区域内凹形成麦拉定位槽,所述麦拉定位槽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吸气孔,所述第二吸气孔通过内置于所述第一道贴合上盖板内部的气路连通,所述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的气路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二吸风接口;所述第二道贴合上盖板的下表面中心区域内凹形成FPC半成品定位槽,所述FPC半成品定位槽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三吸气孔,所述第三吸气孔通过内置于所述第二道贴合上盖板内部的气路连通,所述第二道贴合上盖板的气路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三吸风接口;所述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的形状、第二道贴合上盖板的形状和所述第一承板俯视状态下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第二道贴合上盖板的下表面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内凹定位导向孔,所述内凹定位导向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的定位导柱的位置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的手工贴合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通用下承板、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第二道贴合上盖板,所述通用下承板包括底板、第一承板,所述第一承板的四角通过弹簧、定位导柱支承于所述底板的对应上表面,所述第一承板的上表面的中心区域设置有内凹的纳米晶定位槽,所述纳米晶定位槽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吸气孔,所有的第一吸气孔通过内置于第一承板内部的气路连通,所述第一承板内部的气路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吸风接口,所述第一吸风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承板、底板之间的高度空间内,所述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的下表面中心区域内凹形成麦拉定位槽,所述麦拉定位槽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吸气孔,所述第二吸气孔通过内置于所述第一道贴合上盖板内部的气路连通,所述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的气路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二吸风接口;所述第二道贴合上盖板的下表面中心区域内凹形成FPC半成品定位槽,所述FPC半成品定位槽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三吸气孔,所述第三吸气孔通过内置于所述第二道贴合上盖板内部的气路连通,所述第二道贴合上盖板的气路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三吸风接口;所述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的形状、第二道贴合上盖板的形状和所述第一承板俯视状态下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道贴合上盖板、第二道贴合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生贾志江庞从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