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2294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其包括第一车床、第二车床、第三车床和第四车床,所述第一车床、第二车床、第三车床和第四车床呈四边形状排布,所述第二车床和第三车床的操作区方向相向设置,所述第一车床和第二车床的操作区方向相反设置,所述第一车床和第三车床、第四车床的操作区同向设置,所述第一车床与第二车床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三车床与第四车床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车床、第二车床、第三车床和第四车床均采用气压或液压三爪卡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皮带轮生产的加工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
本技术涉及皮带轮生产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
技术介绍
皮带轮是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零件,它广泛应用于汽车、农机及轻纺工业的各种机械传动中。目前,皮带轮的一般生产方法是采用锻造的毛坯经不同加工机械对毛坯进行外粗车、内粗车、内精加工、外精加工等工步进行处理。现有的技术如公开号为CN106346025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皮带轮的数控车削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直径62mm的外圆夹在液压三爪卡盘上面,用外圆刀车对其进行粗加工,粗加工后的外圆尺寸为直径38mm;然后将38mm的外圆夹紧,再用直径16mm钻头钻通孔,此为内粗加工;夹紧直径38mm外圆面,用镗孔刀对其进行内精加工,把直径22.1mm、直径20.1mm、直径18mm内孔加工出来;再用轮槽刀对工件进行外精加工,将工件的轮槽加工出来。操作简单,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材料损耗少,加工费用低。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加工工艺因为有较多的换刀工序,因此在外粗车、内粗车、内精加工、外精加工四道工序要一步完成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生产效率会受限,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其具有提高皮带轮生产的加工效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第一车床、第二车床、第三车床和第四车床,所述第一车床、第二车床、第三车床和第四车床呈矩形的四个端角排布,所述第二车床和第三车床的操作区方向相向设置,所述第一车床和第二车床的操作区方向相反设置,所述第一车床、第三车床和第四车床的操作区同向设置,所述第一车床与第二车床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三车床与第四车床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车床、第二车床、第三车床和第四车床均采用气压或液压三爪卡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粗车、内粗车、内精加工、外精加工四道加工工序分配到不同的加工机械(第一车床、第二车床、第三车床、第四车床)上进行,可以多件工件同时进行加工,加工效率大大提高,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分别将第一车床和第二车床、第三车床和第四车床之间的操作区连通,使得工件在一道工序完成后能够及时运输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减少工件在两道工序之间转移时的难度,采用气压或者液压三爪卡盘能够较快地自动夹紧固定工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若干根支撑杆和倾斜设置在支撑杆上且横截面呈“匚”字形状设置的送料滑道,所述送料滑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靠近第一车床的操作区和第二车床的操作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料滑道将工件从第一车床的操作区运送到第二车床的操作区,供第二车床的操作人员对其进行加工,“匚”字形状设置的送料滑道将工件使得工件在送料滑道上滑动的时候,两侧均被挡住,不会从送料滑道的两侧上滑落到地面,倾斜设置的送料滑道使得送料滑道具有一定的坡度,工件不需要借助外力即可从更高的位于第一车床的操作区位置的送料滑道的上端滑到位于第二车床的操作区位置的送料滑道的下端。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车床的操作区上设置有用于临时储放文件的放置柜,所述放置柜位于第二车床靠近送料滑道下端的一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工人能够将从送料滑道上取出的工件暂时存放在放置柜上,根据第二车床和第三车床的加工进度将放置柜上的工件取出放置在第二车床上进行加工,避免因第二车床的加工进度落后而影响第一车床的加工进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送料滑道包括一端倾斜设置在第一车床和第二车床之间的第一通道、倾斜设置于第二车床操作区靠近第一车床的一侧处且与第一通道长度方向垂直设置的第二通道以及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道下端和第二通道上端相接且俯视呈弧形状设置的第三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车床与第二车床的操作区方向相反设置能够为第一车床的加工预留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从而导致第一输送装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不在同一直线上,将第一车床的操作区到第二车床的操作区之间的送料滑道依次分为第一通道、第三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呈弧形状设置的第三通道不仅能够连通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还能够使工件从第一通道上自然转弯滑至第二通道。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通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两侧均与第二滑道的两内侧壁抵接,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与第二通道的上表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挡板将工件挡住滞留在送料滑道上,操作工人能够根据第二车床和第三车床的加工进度按量将滞留在送料滑道上的工件取出放置在第二车床上进行加工或者放置在位于第二车床操作区位置的工件柜上。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皮带输送装置,所述皮带输送装置的两端分别靠近第三车床和第四车床的操作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带输送装置能够将从第三车床上加工完毕的工件输送到第四车床的操作区进行加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上沿机架的两长边侧分别设置有防护板,两所述防护板置于皮带输送装置的两侧上,两所述防护板相向设置的一侧壁上均设置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板可以防止工件在皮带输送装置工作的时候从皮带输送装置上掉落,橡胶垫可以防止工件直接碰撞在防护板上导致工件被刮花,影响产品的品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靠近第四车床的一端上设置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与皮带输送装置控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感应器能够检测到工件是否输送到第四车床的操作区位置,当检测到工件输送至第四车床的操作区位置时,将信号传递到皮带输送装置上,皮带输送装置停止工作,皮带停止转动,操作人员可以将工件从皮带上取出放置在第四车床上进行加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靠近第四车床的一端上设置有位于皮带输送装置表面上方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两端均通过螺栓锁付连接在防护板的两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红外感应装置或者皮带输送装置出现故障,或红外感应装置与皮带输送装置之间的连接出现故障时,第二挡板能够确保工件不从皮带上滑落到地面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四件不同的加工机械和两输送装置构成皮带轮加工的流水线,大大提高了工件加工的工作效率;2.倾斜设置的送料滑道使得工件无需其他外力推动即可从送料滑道的进料端滑到送料滑道的出料端;3.红外感应器的设置使得工件在到达第四车床的操作区的时候能够及时停止,便于操作人员取放工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车床(1)、第二车床(2)、第三车床(3)和第四车床(4),所述第一车床(1)、第二车床(2)、第三车床(3)和第四车床(4)呈矩形的四个端角排布,所述第二车床(2)和第三车床(3)的操作区方向相向设置,所述第一车床(1)和第二车床(2)的操作区方向相反设置,所述第一车床(1)、第三车床(3)和第四车床(4)的操作区同向设置,所述第一车床(1)与第二车床(2)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5),所述第三车床(3)与第四车床(4)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6);其中,所述第一车床(1)、第二车床(2)、第三车床(3)和第四车床(4)均采用气压或液压三爪卡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车床(1)、第二车床(2)、第三车床(3)和第四车床(4),所述第一车床(1)、第二车床(2)、第三车床(3)和第四车床(4)呈矩形的四个端角排布,所述第二车床(2)和第三车床(3)的操作区方向相向设置,所述第一车床(1)和第二车床(2)的操作区方向相反设置,所述第一车床(1)、第三车床(3)和第四车床(4)的操作区同向设置,所述第一车床(1)与第二车床(2)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5),所述第三车床(3)与第四车床(4)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6);其中,所述第一车床(1)、第二车床(2)、第三车床(3)和第四车床(4)均采用气压或液压三爪卡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5)包括若干根支撑杆(51)和倾斜设置在支撑杆(51)上且横截面呈“匚”字形状设置的送料滑道(52),所述送料滑道(5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靠近第一车床(1)的操作区和第二车床(2)的操作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床(2)的操作区上设置有用于临时储放文件的放置柜(7),所述放置柜(7)位于第二车床(2)靠近送料滑道(52)下端的一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滑道(52)包括一端倾斜设置在第一车床(1)和第二车床(2)之间的第一通道(521)、倾斜设置于第二车床(2)操作区靠近第一车床(1)的一侧处且与第一通道(521)长度方向垂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林逢彬王小青余国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汇千泰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