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雄专利>正文

一种涡旋压缩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856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支架,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安装有定涡旋盘和支架,所述定涡旋盘通过防自转机构和定位销与支架相连,所述定涡旋盘上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喷射段和第二喷射段,所述第二喷射段内安装有堵头,所述支架上开设有过渡段,所述定位销内开设有第一变径通孔,所述第一变径通孔一端与第一喷射段相连,另一端与过渡段相连,所述壳体上安装有与过渡段相连的喷射管和用于调节定位销孔径的调节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带有孔径可调的定位销来连接支架和定涡旋盘,不仅实现了定涡旋盘与支架的快捷稳定安装,而且还完成了涡旋压缩机的流体喷射管道装配,同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喷射孔径进行调节,更加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旋压缩机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是一种涡旋压缩机支架。
技术介绍
压缩机是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涡旋压缩机主要由壳体、压缩机构、驱动机构、支撑机构、工作流体吸入管和工作流体排出管等零部件组成,为实现喷气增焓或喷液的功能,需要安装喷射管道,而现有的涡旋压缩机安装时,需要对定涡旋盘和支架进行固定,还需要另外安装喷射管道,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涡旋压缩机支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安装有定涡旋盘和支架,所述定涡旋盘通过防自转机构和定位销与支架相连,所述定涡旋盘上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喷射段和第二喷射段,所述第二喷射段内安装有堵头,所述支架上开设有过渡段,所述定位销内开设有第一变径通孔,所述第一变径通孔一端与第一喷射段相连,另一端与过渡段相连,所述壳体上安装有与过渡段相连的喷射管和用于调节定位销孔径的调节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定位销包括开设有第一变径通孔的第一销体和第二销体,所述第二销体通过固定杆相连,所述固定杆外部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盘、第二转动盘和第三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盘上开设有与第一变径通孔相配合的第三变径通孔,所述第二转动盘上开设有与第一变径通孔相配合的第二变径通孔,所述第三转动盘上开设有与第一变径通孔相配合的第四变径通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主动齿轮盘和从动齿轮盘,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主动齿轮盘套设在第一转轴外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壳体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从动齿轮盘套设在第二转轴外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盘设置有三个,第一转动盘、第二转动盘和第三转动盘分别通过三个所述从动齿轮盘与主动齿轮盘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变径通孔包括通孔槽,所述通孔槽内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内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内开设有第三缺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盘上开设有与固定杆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转动盘外部固定安装与从动齿轮盘相配合的第二齿轮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转动盘上开设有与固定杆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转动盘外部固定安装有与从动齿轮盘相啮合的第一齿轮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转动盘上开设有与固定杆相配合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转动盘外部固定安装有与从动齿轮盘相配合的第三齿轮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缺口开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缺口均匀分布在通孔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带有孔径可调的定位销来连接支架和定涡旋盘,不仅实现了定涡旋盘与支架的快捷稳定安装,而且还完成了涡旋压缩机的流体喷射管道装配,同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喷射孔径进行调节,更加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涡旋压缩机支架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涡旋压缩机支架中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涡旋压缩机支架中第一销体的侧视图;图4为涡旋压缩机支架中第二转动盘转动后的侧视图;图5为涡旋压缩机支架中第一转动盘转动后的侧视图;图6为涡旋压缩机支架中第三转动盘转动后的侧视图;图7为涡旋压缩机支架中调节机构的剖视图。图中:1-壳体、2-第一喷射段、3-堵头、4-第二喷射段、5-定涡旋盘、6-防自转机构、7-定位销、8-支架、9-过渡段、10-喷射管、11-调节机构、12-第一销体、13-第一转动盘、14-第二销体、15-第一变径通孔、16-第二转动盘、17-第三转动盘、18-第一缺口、19-固定杆、20-第二缺口、21-第三缺口、22-通孔槽、23-第一滑槽、24-第二变径通孔、25-第一齿轮盘、26-第二滑槽、27-第三变径通孔、28-第二齿轮盘、29-第三滑槽、30-第四变径通孔、31-第三齿轮盘、32-第一转轴、33-主动齿轮盘、34-固定板、35-第二转轴、36-从动齿轮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如图1-7所示的涡旋压缩机支架,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侧安装有定涡旋盘5和支架8,所述定涡旋盘5通过防自转机构6和定位销7与支架8相连,防自转机构6采用现有的即可,其用于防止定涡旋盘5的自转,定位销7的设置不仅实现了定位,而且可以进行喷射管道的连通;所述定涡旋盘5上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喷射段2和第二喷射段4,所述第二喷射段4内安装有堵头3,所述支架8上开设有过渡段9,所述定位销7内开设有第一变径通孔15,即通过第一变径通孔15来实现喷射管道的连通,通过对第一变径通孔15的内径进行调节,满足多种实用需求;所述第一变径通孔15一端与第一喷射段2相连,另一端与过渡段9相连,所述壳体1上安装有与过渡段9相连的喷射管10和用于调节定位销7孔径的调节机构11,即喷射管10通过过渡段9、第一变径通孔15、第一喷射段2和第二喷射端4形成完整的喷射管道完成喷射工作,同时通过调节机构11来对第一变径通孔15的内径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7包括开设有第一变径通孔15的第一销体12和第二销体14,所述第二销体14通过固定杆19相连,所述固定杆19外部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盘13、第二转动盘16和第三转动盘17,所述第一转动盘13上开设有与第一变径通孔15相配合的第三变径通孔27,所述第二转动盘16上开设有与第一变径通孔15相配合的第二变径通孔24,所述第三转动盘17上开设有与第一变径通孔15相配合的第四变径通孔30,即通过转动第一转动盘13、第二转动盘16和第三转动盘17分别使第三变径通孔27、第二变径通孔24和第四变径通孔30与第一变径通孔15错开,从而实现对孔径大小进行调节,具体请参阅图3-6,依次为孔径变小过程;所述调节机构11包括主动齿轮盘33和从动齿轮盘36,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32,所述主动齿轮盘33套设在第一转轴32外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4,所述固定板34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35,所述从动齿轮盘36套设在第二转轴35外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盘36设置有三个,第一转动盘13、第二转动盘16和第三转动盘17分别通过三个所述从动齿轮盘36与主动齿轮盘33相连,即分别通过三个主动齿轮盘33驱动三个从动齿轮盘36转动,从而使得三个转动盘转动,实现孔径大小调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变径通孔15包括通孔槽22,所述通孔槽22内开设有第二缺口20,所述第二缺口20内开设有第一缺口18,所述第一缺口18内开设有第三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旋压缩机支架,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侧安装有定涡旋盘(5)和支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涡旋盘(5)通过防自转机构(6)和定位销(7)与支架(8)相连,所述定涡旋盘(5)上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喷射段(2)和第二喷射段(4),所述第二喷射段(4)内安装有堵头(3),所述支架(8)上开设有过渡段(9),所述定位销(7)内开设有第一变径通孔(15),所述第一变径通孔(15)一端与第一喷射段(2)相连,另一端与过渡段(9)相连,所述壳体(1)上安装有与过渡段(9)相连的喷射管(10)和用于调节定位销(7)孔径的调节机构(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压缩机支架,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侧安装有定涡旋盘(5)和支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涡旋盘(5)通过防自转机构(6)和定位销(7)与支架(8)相连,所述定涡旋盘(5)上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喷射段(2)和第二喷射段(4),所述第二喷射段(4)内安装有堵头(3),所述支架(8)上开设有过渡段(9),所述定位销(7)内开设有第一变径通孔(15),所述第一变径通孔(15)一端与第一喷射段(2)相连,另一端与过渡段(9)相连,所述壳体(1)上安装有与过渡段(9)相连的喷射管(10)和用于调节定位销(7)孔径的调节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7)包括开设有第一变径通孔(15)的第一销体(12)和第二销体(14),所述第二销体(14)通过固定杆(19)相连,所述固定杆(19)外部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盘(13)、第二转动盘(16)和第三转动盘(17),所述第一转动盘(13)上开设有与第一变径通孔(15)相配合的第三变径通孔(27),所述第二转动盘(16)上开设有与第一变径通孔(15)相配合的第二变径通孔(24),所述第三转动盘(17)上开设有与第一变径通孔(15)相配合的第四变径通孔(30);所述调节机构(11)包括主动齿轮盘(33)和从动齿轮盘(36),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32),所述主动齿轮盘(33)套设在第一转轴(32)外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4),所述固定板(34)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雄
申请(专利权)人:张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