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旋餐厨垃圾筛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180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螺旋餐厨垃圾筛分装置,包括机架和筛分筒,筛分筒竖直可拆卸的安装在机架上,其顶部敞口,且其底部设有出料口;筛分筒内同轴可转动的安装有中心轴,中心轴的内部中空,其下端敞口,并延伸至筛分筒外,中心轴上沿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贯通的导料孔;中心轴上沿轴向固定安装有用于筛分厨余垃圾的筛分螺旋叶片以及用于将筛分后的厨余垃圾分别导入多个导料孔的导料螺旋叶片,筛分螺旋叶片上均匀布设有若干筛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对结块垃圾进行搅动,使得结块餐厨垃圾快速搅拌和分离,使得结块的垃圾分散开来,保证了筛分的质量,提高了筛分效率,降低了餐厨垃圾的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螺旋餐厨垃圾筛分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双螺旋餐厨垃圾筛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随之产生的餐厨垃圾也越来越多,而在处理这些垃圾之前必须要分类、筛选这些垃圾。目前,大多数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对垃圾的处理不够彻底,因此在处理餐厨垃圾之前要先对垃圾进行分选处理。但是,由于餐厨垃圾粘性太大,收集和分选处理难度太大,现如今市场上用于餐厨垃圾分选装置无法进行有效的筛分。因此,餐厨垃圾的处理成为了建设环保城市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螺旋餐厨垃圾筛分装置,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螺旋餐厨垃圾筛分装置,包括机架和筛分筒,所述筛分筒竖直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其顶部敞口,且其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筛分筒内同轴可转动的安装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内部中空,其下端敞口,并延伸至所述筛分筒外,所述中心轴上沿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贯通的导料孔;所述中心轴上沿轴向固定安装有用于筛分厨余垃圾的筛分螺旋叶片以及用于将筛分后的厨余垃圾分别导入多个所述导料孔的导料螺旋叶片,所述筛分螺旋叶片上均匀布设有若干筛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餐厨垃圾处理的过程中,第一,将结块餐厨垃圾从筛分筒的顶部加入筛分筒内,此处餐厨垃圾位于筛分螺旋叶片的顶部;第二,中心轴转动,将结块的餐厨垃圾打散,经过筛分螺旋叶片进行筛分,体积较小的餐厨垃圾穿过筛分螺旋叶片下落至筛分筒的底部,并从出料口排出,体积较大的餐厨垃圾下落至导料螺旋叶片,并从对应的导料孔进入中心轴内,从中心轴的下端排出。本技术能够对结块垃圾进行搅动,使得结块餐厨垃圾快速搅拌和分离,使得结块的垃圾分散开来,保证了筛分的质量,提高了筛分效率,降低了餐厨垃圾的处理成本。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筛分螺旋叶片由从上至下多个首尾相连的筛分单元组成,所述导料螺旋叶片由从上至下多个首尾相连的导料单元组成,多个所述筛分单元和多个所述导料单元上下交替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导料单元下端分别与多个所述导料孔一一对应。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个筛分单元依次对餐厨垃圾进行筛分处理,体积较小的餐厨垃圾从上一筛分单元下落至下一筛分单元上,体积较大的餐厨垃圾从筛分单元上滑落至对应的导料单元上,然后从导料单元下滑从对应的导料孔进入中心轴内。进一步,多个所述筛分单元上的所述筛孔的孔径从上至下依次减小。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餐厨垃圾的有效筛分。进一步,每个所述导料单元上设有与对应的所述导料孔配合的导料槽。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体积较大的餐厨垃圾进入中心轴内。进一步,所述筛分螺旋叶片的边缘与所述筛分筒内壁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导料螺旋叶片的边缘与所述筛分筒内壁之间的间距均为1-2mm。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确保筛分螺旋叶片和导料螺旋叶片正常转动,另一方面避免未经筛分的餐厨垃圾从筛分螺旋叶片的边缘与筛分筒内壁之间的缝隙以及导料螺旋叶片的边缘与筛分筒内壁之间的缝隙掉落至筛分筒的底部,确保餐厨垃圾筛分的质量。进一步,所述筛分筒的下方设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与所述中心轴的下端转动连接或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中心轴的内部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收集斗收集中心轴内体积较大的餐厨垃圾,收集方便,干净卫生。进一步,所述机架上水平固定连接有楔形圈,所述楔形圈的内壁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楔形槽;所述筛分筒套设于所述楔形圈内,所述筛分筒的外壁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楔形槽一一对应的楔形键,多个所述楔形键分别一一卡入多个所述楔形槽内,以固定住所述筛分筒。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省时省力。进一步,所述机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清洗所述筛分筒的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位于所述筛分筒的上方。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不筛分餐厨垃圾时,通过喷淋机构对筛分筒进行清洗,清洗方便,省时省力。进一步,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内部中空的喷头,所述喷头的下表面上均匀间隔布设有若干喷水孔,其上表面上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通过进水管与供水设备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清洗方便,省时省力。进一步,所述机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竖直朝下,并与所述中心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中心轴转动,以搅拌和筛分厨余垃圾。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驱动中心轴转动,以便筛分餐厨垃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筛分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中心轴、筛分螺旋叶片和导料螺旋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喷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中心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机架,2、筛分筒,3、出料口,4、中心轴,5、导料孔,6、筛分螺旋叶片,7、导料螺旋叶片,8、筛孔,9、收集斗,10、楔形圈,11、楔形键,12、喷头,13、喷水孔,14、进水管,15、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螺旋餐厨垃圾筛分装置,包括机架1和筛分筒2,筛分筒2竖直可拆卸的安装在机架1上,其顶部敞口,且其底部设有出料口3;筛分筒2内同轴可转动的安装有中心轴4,中心轴4的内部中空,其下端敞口,并延伸至筛分筒2外,中心轴4上沿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贯通的导料孔5;中心轴4上沿轴向固定安装有用于筛分厨余垃圾的筛分螺旋叶片6以及用于将筛分后的厨余垃圾分别导入多个导料孔5的导料螺旋叶片7,筛分螺旋叶片6上均匀布设有若干筛孔8;上述筛分螺旋叶片和导料螺旋叶片7均与中心轴4焊接在一起。餐厨垃圾处理的过程中,第一,将结块餐厨垃圾从筛分筒2的顶部加入筛分筒2内,此处餐厨垃圾位于筛分螺旋叶片6的顶部;第二,中心轴4转动,将结块的餐厨垃圾打散,经过筛分螺旋叶片6进行筛分,体积较小的餐厨垃圾穿过筛分螺旋叶片6下落至筛分筒2的底部,并从出料口3排出,体积较大的餐厨垃圾下落至导料螺旋叶片7,并从对应的导料孔5进入中心轴4内,从中心轴4的下端排出。本技术能够对结块垃圾进行搅动,使得结块餐厨垃圾快速搅拌和分离,使得结块的垃圾分散开来,保证了筛分的质量,提高了筛分效率,降低了餐厨垃圾的处理成本。另外,机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5,电机1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顶部,电机15的壳体上和机架1的顶部分别设有与螺栓配合的螺孔;电机15的驱动端竖直朝下,并与中心轴4的上端固定连接(焊接),电机15驱动中心轴4转动,以搅拌和筛分厨余垃圾。需要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螺旋餐厨垃圾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筛分筒(2),所述筛分筒(2)竖直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其顶部敞口,且其底部设有出料口(3);所述筛分筒(2)内同轴可转动的安装有中心轴(4),所述中心轴(4)的内部中空,其下端敞口,并延伸至所述筛分筒(2)外,所述中心轴(4)上沿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贯通的导料孔(5);所述中心轴(4)上沿轴向固定安装有用于筛分厨余垃圾的筛分螺旋叶片(6)以及用于将筛分后的厨余垃圾分别导入多个所述导料孔(5)的导料螺旋叶片(7),所述筛分螺旋叶片(6)上均匀布设有若干筛孔(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旋餐厨垃圾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筛分筒(2),所述筛分筒(2)竖直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其顶部敞口,且其底部设有出料口(3);所述筛分筒(2)内同轴可转动的安装有中心轴(4),所述中心轴(4)的内部中空,其下端敞口,并延伸至所述筛分筒(2)外,所述中心轴(4)上沿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贯通的导料孔(5);所述中心轴(4)上沿轴向固定安装有用于筛分厨余垃圾的筛分螺旋叶片(6)以及用于将筛分后的厨余垃圾分别导入多个所述导料孔(5)的导料螺旋叶片(7),所述筛分螺旋叶片(6)上均匀布设有若干筛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餐厨垃圾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螺旋叶片(6)由从上至下多个首尾相连的筛分单元组成,所述导料螺旋叶片(7)由从上至下多个首尾相连的导料单元组成,多个所述筛分单元和多个所述导料单元上下交替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导料单元下端分别与多个所述导料孔(5)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螺旋餐厨垃圾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筛分单元上的所述筛孔(8)的孔径从上至下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螺旋餐厨垃圾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料单元上设有与对应的所述导料孔(5)配合的导料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餐厨垃圾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螺旋叶片(6)的边缘与所述筛分筒(2)内壁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导料螺旋叶片(7)的边缘与所述筛分筒(2)内壁之间的间距均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达涂福泉蒋拓龚正刘辉戚晏奇李圣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