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筛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7025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0
一种大豆筛选装置,属于筛选装置。它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且提高筛选质量的筛选装置。所述筛选筒、筛选板上下相对倾斜设置并均固定在外壳体内,筛选筒上端为进料端并与外壳体上设有的进料管连通,筛选筒下端为出料端并与外壳体上设有的第一出料口连通,筛选筒底部开设有多个筛选孔一,所述筛选板上端设置在筛选筒下端处,筛选板上开设有多个筛选孔二,筛选板下端设置在外壳体下端设有的第二出料口处,所述外壳体上位于筛选板下方处开设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筛选筒内安装有螺旋推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做到了操作简单、节省工序、能耗少,以及实现大豆快速的筛选,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适用于工厂、实验室等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筛选装置
本技术属于筛选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豆筛选装置。
技术介绍
大豆俗称黄豆,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产物之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但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往往要对其进行筛选,现有的筛选方法,主要是人工拣选和机器筛选。人工拣选工作效率低,耗时长;现有的机器筛选技术(如国别:中国公开号:CN108970959A公开日期:2018.12.11)对于大豆产品的筛选的高质量要求还具有一定的困难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且提高筛选质量的筛选装置。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豆筛选装置,包括筛选筒及螺旋推动装置;所述大豆筛选装置还包括进料管、外壳体及筛选板;所述筛选筒、筛选板上下相对倾斜设置并均固定在外壳体内,筛选筒上端为进料端并与外壳体上设有的进料管连通,筛选筒下端为出料端并与外壳体上设有的第一出料口连通,筛选筒底部开设有多个筛选孔一,所述筛选板上端设置在筛选筒下端处,筛选板上开设有多个筛选孔二,筛选板下端设置在外壳体下端设有的第二出料口处,所述外壳体上位于筛选板下方处开设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筛选筒内安装有螺旋推动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既操作简单又能对大豆进行彻底的筛选,它即拥有传统大豆筛选机的优点,又结合了简便、高效等特点,做到操作简单、节省工序、能耗少,以及实现大豆快速的筛选,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适用于工厂、实验室等场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料管;2-外壳体;3-减速机;4-螺旋绞龙;5-螺旋推动装置;6-筛选孔一;7-挡板;8-筛选板;9-第一出料口;10-第二出料口;11-第三出料口;12-旋转电机;13-筛选筒。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大豆筛选装置,包括筛选筒13及螺旋推动装置5;所述大豆筛选装置还包括进料管1、外壳体2及筛选板8;所述筛选筒13、筛选板8上下相对倾斜设置并均固定在外壳体2内,筛选筒13上端为进料端并与外壳体2上设有的进料管1连通,筛选筒13下端为出料端并与外壳体2上设有的第一出料口9连通,筛选筒13底部开设有多个筛选孔一6,所述筛选板8上端设置在筛选筒13下端处,筛选板8上开设有多个筛选孔二,筛选板8下端设置在外壳体2下端设有的第二出料口10处,所述外壳体2上位于筛选板8下方处开设有第三出料口11,所述筛选筒13内安装有螺旋推动装置5。所述多个筛选孔一6的直径大于多个筛选孔二的直径。所述外壳体2为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与筛选筒13倾斜方向相同,套筒结构上下两端均密封设置,套筒结构上端的上侧设有进料管1,套筒结构上端的下侧设有第二出料口10,套筒结构下端的下侧设有第三出料口11。所述螺旋推动装置5包括减速机3、螺旋绞龙4及旋转电机12;所述螺旋绞龙4同轴设置在筛选筒13内,螺旋绞龙4两端均与外壳体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螺旋绞龙4的绞龙轴上端与减速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3的输入轴与旋转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减速机3和旋转电机12均安装在外壳体2上。所述大豆筛选装置还包括挡板7;所述挡板7设置在筛选筒13和筛选板8之间,挡板7与筛选板8反向倾斜设置,挡板7上端与外壳体2固定连接。挡板7起到引流的作用,使从筛选孔一6落下的大豆能够掉落在筛选板8上方,增加大豆与筛选板8的接触时间,筛选效果更好。大豆产品从进料管1进入,在螺旋推动装置5的作用下自上而下的运动,大豆及少量杂质(体积小于正常大豆)从筛选孔一6掉落到筛选板8上,一些体积较大的杂质从第一出料口9排出,掉落到筛选板8上的大豆产品自上而下的运动,体积较小的杂质经筛选板8上的筛选孔二至筛选板8与外壳体2的出料间隙内并从第三出料口11排出,而质量较好的大豆经第二出料口10排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筛选装置,包括筛选筒(13)及螺旋推动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筛选装置还包括进料管(1)、外壳体(2)及筛选板(8);所述筛选筒(13)、筛选板(8)上下相对倾斜设置并均固定在外壳体(2)内,筛选筒(13)上端为进料端并与外壳体(2)上设有的进料管(1)连通,筛选筒(13)下端为出料端并与外壳体(2)上设有的第一出料口(9)连通,筛选筒(13)底部开设有多个筛选孔一(6),所述筛选板(8)上端设置在筛选筒(13)下端处,筛选板(8)上开设有多个筛选孔二,筛选板(8)下端设置在外壳体(2)下端设有的第二出料口(10)处,所述外壳体(2)上位于筛选板(8)下方处开设有第三出料口(11),所述筛选筒(13)内安装有螺旋推动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筛选装置,包括筛选筒(13)及螺旋推动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筛选装置还包括进料管(1)、外壳体(2)及筛选板(8);所述筛选筒(13)、筛选板(8)上下相对倾斜设置并均固定在外壳体(2)内,筛选筒(13)上端为进料端并与外壳体(2)上设有的进料管(1)连通,筛选筒(13)下端为出料端并与外壳体(2)上设有的第一出料口(9)连通,筛选筒(13)底部开设有多个筛选孔一(6),所述筛选板(8)上端设置在筛选筒(13)下端处,筛选板(8)上开设有多个筛选孔二,筛选板(8)下端设置在外壳体(2)下端设有的第二出料口(10)处,所述外壳体(2)上位于筛选板(8)下方处开设有第三出料口(11),所述筛选筒(13)内安装有螺旋推动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筛选孔一(6)的直径大于多个筛选孔二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豆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环宇张志华闫国森许慧陈昊朱秀清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