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旋转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74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旋转喷雾器,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外侧套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上设有至少两根延伸管,所述延伸管上连通安装有至少一个喷雾头。水流经喷雾头喷出,喷射的水流的利用自身喷射力冲击空气,产生反方向的推力使得外管旋转起来,形成一个全断面的圆柱形喷洒区,有效提高喷淋加湿的覆盖面积。通过转动延伸管调节喷雾头的朝向,可以对水流的喷射方向以及外管的转动速度进行调节,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旋转喷雾器
本技术属于矿用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旋转喷雾器。
技术介绍
由于井下风速大,容易干燥,需要进行喷淋加湿,但是目前的普通喷淋需要的喷头数量多,而且目前采用固定位置间隔安装,由于喷头朝向固定,所以造成有效覆盖面积较小,进而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喷淋加湿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目前井下喷头安装数量多,但是因朝向固定,出现喷头喷淋的有效面积小,喷淋加湿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装数量少,加湿覆盖面积效果好的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旋转喷雾器。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旋转喷雾器,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外侧套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上设有至少两根延伸管,所述延伸管上连通安装有至少一个喷雾头。喷雾头喷射的水流冲击空气,产生反方向的推力使得旋转装置旋转起来,形成一个喷洒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内管为底部封闭的结构,所述旋转装置内部的内管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孔。通过排水孔将水排入所述旋转装置内后,再经过延伸管后由喷雾头喷淋出去。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旋转装置包括外管和轴承,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部,所述外管内部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设置于所述内管上。外管通过轴承绕内管旋转。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旋转装置包括外管和轴承,所述外管为顶部敞口底部封闭的结构,所述内管延伸进外管内,所述外管的内顶部通过轴承与所述内管相连接。水流经内管的下端口排入外管,再经过延伸管后由喷雾头喷淋出去,喷雾头喷淋的水冲击空气,产生反方向的推力使得旋转装置旋转起来,形成一个喷洒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延伸管均布于所述旋转装置的外管上,且所述延伸管与所述外管连通。延伸管的均布保持了外筒的受力平衡。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延伸管与所述外管相垂直。延伸管的水平延伸最大程度扩大了喷洒的覆盖区域。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喷雾头包括端部喷雾头和内侧喷雾头,所述端部喷雾头设置于所述延伸管的自由端,所述内侧喷雾头均分设置于所述延伸管的侧壁上,所述端部喷雾头的轴心线和所述内侧喷雾头的轴心线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端部喷雾头和内侧喷处于所述延伸管的同一侧。轴心线处于同一平面的端部喷雾头和内侧喷雾头推动延伸杆带动旋转装置沿一个方向转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延伸管内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所述外管上。延伸管通过密封旋转件实现在外管上的旋转。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轴承内侧设有油封,所述轴承外侧设有挡板。通过油封实现轴承的密封性,通过挡板实现对轴承的承托,并防止杂质进入轴承内。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旋转装置上部的内管侧壁设有注水口,所述内管顶端设有固定座。通过固定座将喷雾器固定于井道内,并经注水口向内管注水,水流经过内管由排水孔依次经过旋转装置和延伸管,并最终经过喷雾头排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水流经喷雾头喷出,喷射的水流的利用自身喷射力冲击空气,产生反方向的推力使得外管旋转起来,形成一个全断面的圆柱形喷洒区,有效提高喷淋加湿的覆盖面积。通过转动延伸管调节喷雾头的朝向,可以对水流的喷射方向以及外管的转动速度进行调节,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1的旋转装置与内管连接部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2的旋转装置与内管连接部分示意图。附图中:1、内管,2、外管,3、延伸管,4、内侧喷雾头,5、端部喷雾头,6、排水孔,7、骨架油封,8、轴承,9、挡板,10、注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附图所示,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旋转喷雾器,包括内管1,所述内管1的底部为封闭的结构,内管1的顶端焊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定位孔,以便于实现将喷雾器通过固定座设置于矿井内。所述内管1的侧壁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与内部连通的注水口10和排水孔6,在注水口10下方的内管1外部套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外管2和轴承8,所述外管2套设于所述内管1外部,外管2内部的两端均设有套设在内管1上的轴承8,通过轴承8以实现外管2绕内管1的旋转。所述轴承8内侧均设有油封,所述油封为骨架油封7,通过骨架油封7实现内管1与外管2之间的密封性。轴承8的外侧均设有挡板9,所述挡板9呈环状,挡板9活动套设于所述内管1于外管2之间,且下部的挡板9焊接设置于所述内管1上,以防止轴承8脱落。外壳侧壁均布有三根延伸管3,所述延伸管3通过密封旋转件连通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密封旋转件为密封轴承,以实现密封性。所述延伸管3与内管1相垂直,也就是说延伸管3处于水平面,形成最大的覆盖效果。所述延伸管3上设有喷雾头,所述喷雾头包括端部喷雾头5和内侧喷雾头4,所述端部喷雾头5的轴心线与内侧喷雾头4的轴心线处于同一平面,且所述端部喷雾头5与内侧喷雾头4处于延伸管3的同一侧。所述端部喷雾头5设置于所述延伸管3的自由端,且端部喷雾头5的轴心线与延伸管3的轴心线呈一定夹角,所述内侧喷雾头4设置于所述延伸管3的中间位置,且内侧喷雾头4的轴心线与所述延伸管3的轴心线相垂直,水流经喷雾头喷出,喷射的水流的利用自身喷射力冲击空气,产生反方向的推力使得外管2旋转起来,形成一个全断面的圆柱形喷洒区。通过转动延伸管3调节喷雾头的朝向,可以对水流的喷射方向以及外管2的转动速度进行调节。实施例二:如附图所示,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旋转喷雾器,包括内管1,所述内管1的顶端焊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定位孔,以便于实现将喷雾器通过固定座设置于矿井内。所述内管1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水口10,在注水口10下方的内管1外部套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外管2和轴承8,所述外管2为顶部敞口底部封闭的结构,所述内管1延伸进外管2内,所述外管2的内顶部通过轴承8与所述内管1相连接,通过轴承8以实现外管2绕内管1的旋转。所述轴承8内侧设有油封,所述油封为骨架油封7,通过骨架油封7实现内管1与外管2之间的密封性。轴承8的外侧均设有挡板9,所述挡板9呈环状,挡板9活动套设于所述内管1于外管2之间,防止杂质进入轴承8内。外壳侧壁均布有三根延伸管3,所述延伸管3通过密封旋转件连通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密封旋转件为密封轴承,以实现密封性。所述延伸管3与内管1相垂直,也就是说延伸管3处于水平面,形成最大的覆盖效果。所述延伸管3上设有喷雾头,所述喷雾头包括端部喷雾头5和内侧喷雾头4,所述端部喷雾头5的轴心线与内侧喷雾头4的轴心线处于同一平面,且所述端部喷雾头5与内侧喷雾头4处于延伸管3的同一侧。所述端部喷雾头5设置于所述延伸管3的自由端,且端部喷雾头5的轴心线与延伸管3的轴心线呈一定夹角,所述内侧喷雾头4设置于所述延伸管3的中间位置,且内侧喷雾头4的轴心线与所述延伸管3的轴心线相垂直,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旋转喷雾器,包括内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的外侧套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上设有至少两根与旋转装置内部连通的延伸管(3),所述延伸管(3)上连通安装有至少一个喷雾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旋转喷雾器,包括内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的外侧套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上设有至少两根与旋转装置内部连通的延伸管(3),所述延伸管(3)上连通安装有至少一个喷雾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旋转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为底部封闭的结构,所述旋转装置内部的内管(1)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旋转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外管(2)和轴承(8),所述外管(2)套设于所述内管(1)的外部,所述外管(2)内部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8)设置于所述内管(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旋转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外管(2)和轴承(8),所述外管(2)为顶部敞口底部封闭的结构,所述内管(1)延伸进外管(2)内,所述外管(2)的内顶部通过轴承(8)与所述内管(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旋转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管(3)均布于所述旋转装置的外管(2)上,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红朱路东李兴建苏想子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金桥煤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