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高桩承台、桥梁桩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173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桥梁高桩承台、桥梁桩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桥梁高桩承台包括围合设置于外侧的钢套箱,以及设置于钢套箱内部的承台本体;且,承台本体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设置的承力层、受力过渡层和受力层;受力过渡层和受力层之间形成有多组反弹组件,且每组反弹组件至少包括设置于受力层中的受力块,以及设置于受力过渡层中的反弹块,且受力块与反弹块在同一个方向上相对设置,受力块与反弹块之间连接有弹力挤压组件。桥梁桩基础结构包括上述桥梁高桩承台和多根桩体。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有效节约桩体材料,大大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的基础上,适应性地实现对水流冲击的有效抵消,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高桩承台、桥梁桩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桥梁局部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高桩承台、桥梁桩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桩基础是桥梁结构物直接与地基接触的最下部分,是桥梁下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将承受到的全部载荷传递给地基。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桥梁桩基础使用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其相较于一般的建筑物结构容易受到较大且频繁的冲击,同时,由于桥梁桩基础结构往往都是需要出离于地基之上对桥梁本身起到支撑作用,因此,其一般都是形成为高桩承台。在此基础上,就使得桥梁桩基础结构更加容易受到持续且频繁的外力冲击,因此,往往其桩体不仅更大,且深入地基的深度也往往更深,不仅相对而言需要消耗的施工材料更多,且施工难度也更大。现有技术中虽然有一些防浪结构,但是其本身仍然是从破浪结构的增加去进行设计,不仅耗费材料,且施工难度进一步增大;而其他承台的施工方式,例如,专利号为CN104775354A的专利中虽然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桥梁承台结构及施工方法,也仅仅是从施工步骤上的分步施工来实现浇筑过程的改进,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承台对于冲击力的分散。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梁高桩承台、桥梁桩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对承台进行分层设置,并相应地在不同的层次中设置反弹组件,配合桩体的结构的设置和反弹组件在桩体上的对应安装,从而通过力的部分抵消来保证在冲击力的作用下,承台结构的稳定性;并且,整个结构从承台的整体内应力出发,能够有效节约桩体材料,且大大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桥梁高桩承台,包括围合设置于外侧的钢套箱,以及设置于所述钢套箱内部的承台本体;且,所述承台本体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设置的承力层、受力过渡层和受力层;所述受力过渡层和所述受力层之间形成有多组反弹组件,且每组所述反弹组件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受力层中的受力块,以及设置于所述受力过渡层中的反弹块,且所述受力块与所述反弹块在同一个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受力块与所述反弹块之间连接有弹力挤压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承力层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层;所述受力过渡层为泥土填充层,且所述泥土填充层中设置有多块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钢筋网架;所述受力层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层,且所述受力层中沿竖直方向形成有桩体孔,所述桩体孔的外围设置有包覆圈,所述包覆圈与所述桩体孔之间填充有泥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筋网架包括形成为框体的网架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网架主体内部的多条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延伸的波浪形弹性胶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承力层、所述受力过渡层和所述受力层的厚度之比为2:0.2-0.5:1-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桥梁桩基础结构,包括多根桩体,以及设置于多根所述桩体上的根据上述所述的桥梁高桩承台;其中,每根所述桩体至少包括中心柱体和外周环柱,且所述中心柱体的顶端位于所述受力过渡层中,所述外周环柱的顶端位于所述受力层中,所述中心柱体和所述外周环柱之间至少部分形成有间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周环柱套接于所述中心柱体的外部,且所述中心柱体和所述外周环柱之间嵌设有多个滚动球体,所述中心柱体与所述外周环柱各自与所述滚动球体之间形成有间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每根桩体上形成有四组反弹组件,且四个所述受力块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弹性圈串联连接,四个所述反弹块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二弹性圈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圈与所述第二弹性圈之间通过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多条弹性导力杆连接;且所述弹性导力杆自上而下斜向外倾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所述的桥梁桩基础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S100、依据桥梁桩基础结构的分布,根据设计图纸,选定施工区域,建造围堰;S200、根据中心柱体的分布、尺寸和数量,旋挖桩孔,在所述桩孔的外周面自地基向下继续旋挖高度小于所述桩孔高度,且与所述桩孔同轴的外周孔;S300、在所述桩孔内埋设上端面超出所述地基的第一护筒,且所述第一护筒中靠近上端面的侧面形成有沿周向方向等间距排布的放置口,在所述放置口中嵌设反弹块,采用导管法向所述第一护筒中灌注水下混凝土,静置形成中心柱体;S400、在所述外周孔埋设第二护筒,并使得所述第二护筒超出所述地基的高度且小于所述第一护筒超出所述地基的高度,而后向所述第二护筒中灌注水下混凝土,并在混凝土的上端插接上端面高于所述第二护筒上端面的受力块,静置形成外周环柱;S500、采用钢套箱围合形成为上端开放的浇筑区域,并使得多根桩体位于所述钢套箱围合形成的浇筑区域内,同时在每根所述桩体中的一组相对设置的受力块和所述反弹块之间连接弹性挤压圈;S600、在围合形成的区域内自下而上顺次填充受力层、受力过渡层和承力层,而后采用养护罩封闭进行蒸汽养护,形成桥梁桩基础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S300中,所述第一护筒上还卡接有外表面上包覆有石蜡的滚动球体,且所述滚动球体位于所述放置口的下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S600中的填充过程具体包括:S601、在所述外周环柱的外侧套接设置包覆圈,并向所述包覆圈与所述外周环柱之间填充泥土,而后在包覆圈外侧按照施工布局就位钢筋后,浇筑混凝土,形成为受力层;S602、在所述受力层上方按照施工布局布置钢筋网架后,填充泥土,而后夯实,形成为受力过渡层;S603、在所述受力过渡层上方按照施工布局就位钢筋后,浇筑混凝土,形成为承力层。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1、将承台构建形成承力层、受力过渡层和受力层,并在受力过渡层和受力层之间设置反弹组件,使得受力层中的受力块受力后,能够通过弹力挤压组件抵消部分力后进一步传导至反弹块上,在此基础上,反弹块上会产生反作用力,并进一步作用到桩体上,从而将来向方向上的部分力转换为方向相反的力,实现力的进一步抵消,进而大大降低承台本身受到的冲击力;2、通过中心柱体和外周环柱之间的间隙的设置,将大的冲击力进行一定的缓冲后再作用于中心柱体上,进一步降低对承台的冲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桥梁桩基础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高桩承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合设置于外侧的钢套箱(1),以及设置于所述钢套箱(1)内部的承台本体(2);且,/n所述承台本体(2)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设置的承力层(21)、受力过渡层(22)和受力层(23);/n所述受力过渡层(22)和所述受力层(23)之间形成有多组反弹组件(3),且每组所述反弹组件(3)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受力层(23)中的受力块(31),以及设置于所述受力过渡层(22)中的反弹块(32),且所述受力块(31)与所述反弹块(32)在同一个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受力块(31)与所述反弹块(32)之间连接有弹力挤压组件(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高桩承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合设置于外侧的钢套箱(1),以及设置于所述钢套箱(1)内部的承台本体(2);且,
所述承台本体(2)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设置的承力层(21)、受力过渡层(22)和受力层(23);
所述受力过渡层(22)和所述受力层(23)之间形成有多组反弹组件(3),且每组所述反弹组件(3)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受力层(23)中的受力块(31),以及设置于所述受力过渡层(22)中的反弹块(32),且所述受力块(31)与所述反弹块(32)在同一个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受力块(31)与所述反弹块(32)之间连接有弹力挤压组件(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高桩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层(21)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层;
所述受力过渡层(22)为泥土填充层,且所述泥土填充层中设置有多块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钢筋网架(24);
所述受力层(23)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层,且所述受力层(23)中沿竖直方向形成有桩体孔,所述桩体孔的外围设置有包覆圈(25),所述包覆圈(25)与所述桩体孔之间填充有泥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高桩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架(24)包括形成为框体的网架主体(241),以及设置于所述网架主体(241)内部的多条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延伸的波浪形弹性胶条(24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桥梁高桩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层(21)、所述受力过渡层(22)和所述受力层(23)的厚度之比为2:0.2-0.5:1-2。


5.一种桥梁桩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桩体,以及设置于多根所述桩体上的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桥梁高桩承台;其中,
每根所述桩体至少包括中心柱体(41)和外周环柱(42),且所述中心柱体(41)的顶端位于所述受力过渡层(22)中,所述外周环柱(42)的顶端位于所述受力层(23)中,所述中心柱体(41)和所述外周环柱(42)之间至少部分形成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梁桩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环柱(42)套接于所述中心柱体(41)的外部,且所述中心柱体(41)和所述外周环柱(42)之间嵌设有多个滚动球体(43),所述中心柱体(41)与所述外周环柱(42)各自与所述滚动球体(43)之间形成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剑文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欧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