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捻装置以及使用该加捻装置的加捻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166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5
一种加捻装置,包括加捻器和支架。所述加捻器包括旋转加捻器和绕纱器,喂入加捻器的多股线经所述旋转加捻器加捻后因旋转加捻器和绕纱器之间同轴同向转速的不同而卷绕在绕纱器上,卷绕在绕纱器上的多股线会再次折返回所述旋转加捻器然后再次随旋转加捻器一起旋转并发生折弯然后从所述加捻器输出。使用所述加捻装置的加捻机相比于传统的倍捻机和环锭纺细纱机可以将倍捻机的并纱和加捻两道工序或者环锭纺细纱机的细纱和络筒两道工序在一台加捻机设备内一气呵成地完成,大大节约了传统倍捻机和环锭纺细纱机所需的场地、设备、功耗和人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捻装置以及使用该加捻装置的加捻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捻装置(英文为”twistingdevice”),以及使用所述加捻装置的加捻机(TwistingMacine)。
技术介绍
纺织行业在利用纱线进行纺织之前通常都需要对单股纱线进行加捻处理,加捻(twisting)是为了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股纱线卷绕捻合成股线。广义的说法,凡是在纺纱过程中,使纱条(须条、纱、线、丝)绕其轴线加以扭转搓动或轴向缠绕,使纱条获得“捻回”或包缠的都称为“加捻”。加捻可以使纤维与纤维间或单丝与单丝间相互抱合和缠结后不致松散或滑脱,并具有一定物理机械性质(如强度、伸长、弹性等)和外观特征(如光泽、毛羽、手感等)。目前主要的加捻设备主要有“倍捻机”和“环锭纺细纱机”。倍捻机名称源于其使用的一种锭子(英文为”spindle”)加捻装置可以对喂入的并行多股线实现“一转二捻”的加捻效果,除所述锭子加捻装置之外,倍捻机还都包括对从所述锭子加捻装置加捻输出后的多股线进行主动牵引收集然后卷绕成多股线筒的卷绕装置,所述卷绕装置通常包括一根持续旋转的辊筒(英文为”Roller”,中文音译为“罗拉”)或者是包括一对紧贴在一起且相向旋转的辊筒,所述辊筒在纺织行业通常称为“卷绕罗拉”。环锭纺细纱机采用的锭子加捻装置与倍捻机不同,只能实现一转单捻的加捻效果,包括带动管纱的纡管持续旋转的锭子、牵引原料粗纱持续旋转加捻的钢丝圈以及钢丝圈的旋转轨道“钢领”在内的环锭纺细纱机锭子加捻装置用来将原料粗纱加捻成为细纱并卷绕为管纱,之后多个管纱将在络筒机上连接成为最终产品筒纱。如图1的(甲)子图所示,倍捻机进行的传统加捻过程分为“并纱”和“加捻”两道工序,图1的(甲)子图当中的一个右向箭头左侧展示的就是所谓“并纱”工序而箭头右侧展示的就是“加捻”工序。如图中箭头左侧的“并纱”工序所示,“并纱”也就是将来自不同的单股线筒1的单股线2归并为并行多股线3且使之卷绕成并行多股线筒4。其原理非常简单,只需让所有的单股线2一起通过一个共同的通道然后直接卷绕成并行多股线筒4即可,并纱之后产出的并行多股线筒4作为下一道“加捻”工序的原料。如图1的(甲)子图中箭头右侧的加捻工序所示,通常将并行多股线筒4上的并行多股线3喂入倍捻机的所述锭子加捻装置进行旋转加捻后生成加捻多股线5,再通过卷绕罗拉12将加上“捻回”后的加捻多股线5从锭子加捻装置中牵引出来然后卷绕成加捻多股线筒6就完成了加捻过程,图1的(甲)子图中附图标记7及其引线和箭头所指示的部位就是所述“锭子”以及上述倍捻机的锭子加捻装置,图中黑色弧形实心箭头指示所述锭子7在加捻过程中将不停地旋转。此外,图1的(甲)子图还以附图标记13展示了形成规则形状的纱线筒的横向导纱装置,图1的(甲)子图中卷绕装置的两个卷绕罗拉12当中的箭头就指示了两者相向旋转的旋转方向,其实这两个卷绕罗拉12也就是将整根多股线从并行多股线筒4解绕下来并最终被牵引至所述卷绕装置的动力来源,现实中也经常直接用一根持续旋转的辊筒作为卷绕装置将倍捻机的锭子加捻装置中的多股线牵引出来并卷绕于紧固套装在所述辊筒上的线筒,彼时在所述横向导纱装置13与锭子加捻装置之间往往会让多股线先经过如图2中所示的一个集线环14,所述集线环14在现实中也常常被称作“导纱钩”。图1的(甲)子图中的横向导纱装置13旁边的双向箭头指示了所述横向导纱装置13牵引加捻后的多股线沿着加捻多股线筒6的轴心线方向来回往复有规律的移动。实际上图1的(甲)子图左侧的并纱工序也是配备所述卷绕装置和横向导纱装置的,只是为了简要说明所以略去了而已。图2展示的是倍捻机的所述锭子加捻装置对并行多股线3实施旋转加捻的原理。如图2所示,并行多股线筒4插放于锭子装置的空心锭罐701内圆柱形的空心锭子7之上,所述圆柱形的空心锭子7与所述空心锭罐701底部中央的开孔相通,所述空心锭罐701通过其底部中央的所述开孔套装在空心锭罐701下方的一个加捻盘8上,从并行多股线筒4上解绕抽出的并行多股线3首先从上方进入所述空心锭子7的内部,接着向下然后折弯进入所述加捻盘8内部的一个水平的横向通道802,这里所谓的“横向通道”如图2所示指的是所述横向通道802与所述空心锭子7的内部通道之间存在着一个夹角,通常该夹角是90度直角;如图2所示所述加捻盘8底部下方中央具有与其紧固为一体的共轴心线的传动轴803,所述加捻盘8安装于加捻盘支架11之上且可以围绕自身轴心线自由旋转,所述传动轴803与传动带10(也即俗称的“龙带”)贴合并在所述传动带10的摩擦传动(图2中最下方黑色实心笔直箭头所示就是所述龙带的运动方向)带动下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加捻盘8进行持续的旋转(如图2中加捻盘8两侧的黑色实心弧形箭头所示),通常所述加捻盘8的旋转轴心线与所述空心锭子7内部通道的轴心线是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的,如图2右上角放大区域当中竖直的点划线所示;如图2所示,从加捻盘8内部所述的横向通道802输出的多股线将被所述锭子加捻装置上方的以一对卷绕罗拉12为代表的卷绕装置所牵引向上运动(如图2中最上方的单线箭头所示),为了节省篇幅图2的上方省略了图1的(甲)子图所示的形成有规律外形纱线筒的横向导纱装置13和加捻多股线筒6。如图2所示并参考图1的(甲)子图,由于所述锭子加捻装置上方的一卷绕罗拉12为代表的卷绕装置对多股线的牵引使得多股线处处存在着轴向的拉力,又因为所述加捻盘8内的横向通道802与所述空心锭子7的内部通道不处于同一直线方向上,多股线在从空心锭子7内部从上而下再折弯进入所述加捻盘8内的横向通道时将会发生折弯并且会紧密贴靠于加捻盘8内的折弯801处,由于折弯801处两侧的多股线的轴向拉力的合力将会对所述折弯801位置进行施压,因而加捻盘的折弯801位置将会对多股线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相当于所述折弯801会对多股线产生一个径向夹紧力。彼时由于所述加捻盘8在下方传动带10的带动下不停地围绕所述空心锭子7内部通道的轴心线以及加捻盘8的轴心线进行旋转,因而所述加捻盘8的旋转就可以使得从并行多股线筒4上解绕下来的多股线被加捻产生捻回,实际上这个加捻过程相当于用手指捏住折弯801处的多股线并使之围绕多股线的轴向进行旋转从而让多股线形成捻回;如图2所示,由于多股线绕过所述折弯801位置以后又进入所述加捻盘8的横向通道802,因而随着加捻盘8的旋转,从所述折弯801位置出发至以一对卷绕罗拉12为代表的卷绕装置之前的多股线亦会被加捻,从而实现了“一转二捻”的功能。为了区分在所述折弯801位置前后被加捻的多股线,图2中使用了附图标记501来标记所述折弯801位置之前被加捻的多股线,在本说明书中将其命名为“前加捻多股线”,同时使用附图标记502来标记所述折弯801位置之后被再次加捻的多股线,在本说明书当中将其命名为“后加捻多股线”。如图2所示,从加捻盘8的横向通道802输出的后加捻多股线502(图2中一部分后加捻多股线502省略了螺旋线图形而以双点划线示意性表示,双点划线内的单线弧线箭头则指示了后加捻多股线502会一边旋转一边被牵引向上)将会围绕所述加捻盘8的旋转轴心线(也即空心锭子7的轴心线)进行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捻装置,可以对喂入其中的多股线进行加捻操作后输出,所述加捻装置包括了对所述多股线实施加捻操作的加捻器和安装所述加捻器的支架(1804),所述加捻装置的特征是:所述加捻器包括一个可以使喂入所述加捻装置的多股线发生折弯并进行旋转从而对所述多股线实施加捻的旋转加捻器(19),所述加捻器还包括一个绕纱器(20),喂入所述加捻装置的多股线经所述旋转加捻器(19)加捻之后会卷绕在所述绕纱器(20)上;所述绕纱器(20)可以进行持续的旋转,旋转着的所述绕纱器(20)与所述旋转加捻器(19)的旋转轴心线重合并且两者的旋转方向一致但两者的旋转角速度存在差异从而确保所述绕纱器(20)可以把多股线从所述旋转加捻器(19)牵引出来并卷绕在所述绕纱器(20)上或者确保所述旋转加捻器(19)可以将多股线从其自身牵引出来并卷绕在所述绕纱器(19)上;卷绕在所述绕纱器(20)上的多股线将会从所述绕纱器(20)上解绕下来并折返至所述旋转加捻器(19),折返至所述旋转加捻器(19)的所述多股线会随所述旋转加捻器(20)一起旋转并且在进行至少一次折弯后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捻装置,可以对喂入其中的多股线进行加捻操作后输出,所述加捻装置包括了对所述多股线实施加捻操作的加捻器和安装所述加捻器的支架(1804),所述加捻装置的特征是:所述加捻器包括一个可以使喂入所述加捻装置的多股线发生折弯并进行旋转从而对所述多股线实施加捻的旋转加捻器(19),所述加捻器还包括一个绕纱器(20),喂入所述加捻装置的多股线经所述旋转加捻器(19)加捻之后会卷绕在所述绕纱器(20)上;所述绕纱器(20)可以进行持续的旋转,旋转着的所述绕纱器(20)与所述旋转加捻器(19)的旋转轴心线重合并且两者的旋转方向一致但两者的旋转角速度存在差异从而确保所述绕纱器(20)可以把多股线从所述旋转加捻器(19)牵引出来并卷绕在所述绕纱器(20)上或者确保所述旋转加捻器(19)可以将多股线从其自身牵引出来并卷绕在所述绕纱器(19)上;卷绕在所述绕纱器(20)上的多股线将会从所述绕纱器(20)上解绕下来并折返至所述旋转加捻器(19),折返至所述旋转加捻器(19)的所述多股线会随所述旋转加捻器(20)一起旋转并且在进行至少一次折弯后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加捻器(19)和所述绕纱器(20)之间通过一个差速旋转传动装置使得两者得以一起同向旋转并且保证两者之间存在角速度上的差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捻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绕纱器(20)位于所述旋转加捻器(19)的外部,经过所述旋转加捻器(19)加捻后的多股线从所述绕纱器(20)的纱线卷绕部位的外部卷绕于所述绕纱器(20)之上,所述差速旋转传动装置位于所述旋转加捻器(19)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捻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旋转加捻器(19)包括一根安装于所述支架(1804)之上并且可以被驱动进行自由旋转的中空的转轴(18),所述旋转加捻器(19)还包括一个与所述转轴(18)紧固为一体的中空的转筒(1901),喂入所述旋转加捻器(19)的多股线通过所述转轴(18)的中空内部后将发生折弯穿出所述转轴(18)然后进入所述转筒(1901)筒壁上的导纱通道(1903);所述多股线穿出所述导纱通道(1903)后卷绕于所述绕纱器(20)之上;
所述绕纱器(20)包括一根位于其旋转轴心线上的中空的中轴(21),还包括一个可以围绕所述中轴(21)自由旋转的绕纱筒(2001),从所述转筒(1901)的导纱通道(1903)穿出的多股线将卷绕于所述绕纱筒(2001)之上;中空的所述中轴(21)具有一个轴向通透的可供多股线穿行的中空内部通道,卷绕于所述绕纱筒(2001)上的多股线解绕后将进入所述中轴(21)的所述中空内部通道并经由该中空内部通道折返至所述旋转加捻器(19),折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定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易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