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出二次包裹金赤铁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162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浸出二次包裹金赤铁矿的方法,首先将含赤铁矿的二次包裹金矿样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矿浆;在混合矿浆中加入草酸和草酸盐混合试剂,加入过程持续搅拌,得到浸出矿浆;对浸出矿浆进行搅拌浸出,过滤分离,得到浸出渣和浸出液;浸出渣即为除铁渣;本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浸出二次包裹金赤铁矿的方法,通过在含赤铁矿的二次包裹金矿样中加入草酸和草酸盐混合溶液,利用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浸出二次包裹金赤铁矿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赤铁矿包裹型难处理金矿资源预处理除铁
,特别涉及一种浸出二次包裹金赤铁矿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大宗含赤铁矿和金的工业废渣主要有黄金冶炼工业产出的焙烧氰化尾渣和合成硫酸工业产出的硫酸烧渣。黄金工业生产不同于其他金属生产的最大特征就是尾渣产率接近100%,而合成硫酸工业,每生产1t硫酸产出约0.8的硫酸烧渣。据统计,我国黄金冶炼企业年排放氰化尾渣约为2450万吨,合成硫酸工业年排放硫酸烧渣超过1000万t。由于金具有亲铁亲硫的地球化学性质,含金矿石中一般都含有黄铁矿和砷黄铁矿,大部分金被二者包裹。近年来,随着传统优质易处理金矿资源的日益枯竭,难处理金矿已成为黄金生产的主要原料,此类难处理金矿直接氰化浸金效果较差,要回收其中的金,工业上一般对其进行焙烧预处理:如对高砷金精矿和含铜金精矿分别进行二段焙烧和硫酸化焙烧处理,分别得到二段金焙砂和一段金焙砂,二段金焙砂水洗脱除硫酸盐后再氰化浸金、一段金焙砂硫酸脱铜后再氰化浸金,浸金残渣即为二段焙烧氰化尾渣和一段焙烧氰化尾渣(二段焙烧氰化尾渣和一段焙烧氰化尾渣统称焙烧氰化尾渣);合成硫酸工业对高品位黄铁矿进行沸腾焙烧处理脱硫,利用烟气中的SO2来制硫酸,焙烧残渣即为硫酸烧渣。由于焙烧过程铁物相发生的熔融和二次结晶,导致部分金被致密赤铁矿包裹,焙烧氰化尾渣和硫酸烧渣一般氰化浸金率偏低,渣含金过高,焙烧氰化尾渣金品位一般为1~8g/t,部分二段焙烧氰化尾渣金品位高达10g/t以上。焙烧氰化尾渣除含金外,还含25%~35%的铁以及30~80g/的银,是一种重要的二次资源;硫酸烧渣一般含铁在30%~50%左右。另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金和银等元素,因此硫酸烧渣也是一种重要的含金二次资源。目前,没有有效的规模化方法处理这些含金和赤铁矿的工业废渣,所以大部分废渣露天堆放。因此开辟回收这类渣中的金以及综合利用其中高含量铁资源已迫在眉睫。大量研究表明,破坏包裹金的赤铁矿是提高这类渣中金浸出率最有效的途径。目前,从这些渣中除赤铁矿方法主要有硫酸浸出、盐酸浸出、铜粉还化强化硫酸浸出、硫酸熟化-水浸、高温还原-硫酸浸出、磁化焙烧-磁选分离金铁、磁化焙烧-氰化浸金、直接氯化焙烧法、氯化还原焙烧和熔融氯化等方法。无机酸法浸铁过程酸耗高,作业环境差,且浸出选择性较差、浸出液成分复杂,导致处理工艺复杂;磁化焙烧得到的铁精矿品位低,金铁难以有效分离;氯化焙烧虽可有效回收尾渣中的金和其他有价元素,但氯化温度高达1100℃,需要配套烟气处理系统,工艺流程长,生产投资大。目前大多数方法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或者还处理实验室研究阶段,均未得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或者没有应用。因此,如何高效经济的脱除这些渣中的铁、裸露被赤铁矿包裹的金,提高金回收率的清洁新技术研发优显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浸出二次包裹金赤铁矿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含赤铁矿二次包裹金的矿样脱除铁效果较差,能耗较高以及工艺流程复杂等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浸出二次包裹金赤铁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含赤铁矿的二次包裹金矿样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矿浆;步骤2,在混合矿浆中加入草酸和草酸盐混合试剂,加入过程持续搅拌,得到浸出矿浆;步骤3、对浸出矿浆进行搅拌浸出,过滤分离,得到浸出渣和浸出液,浸出渣即为除铁渣。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4,采用除铁渣回收金和银。进一步的,步骤1中,含赤铁矿的二次包裹金矿样为金焙砂、焙烧氰化尾渣及硫酸烧渣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步骤1中,混合矿浆中,含赤铁矿的二次包裹金矿样与水的液固比为(4-6)mL/1g。进一步的,步骤2中,草酸和草酸盐混合试剂中草酸与草酸盐按摩尔质量比为(0.98-1.05):(0.98-1.05);其中,草酸盐为K2C2O4或(NH4)2C2O4,C2O42-的摩尔质量为含赤铁矿二次包裹金矿样中总铁摩尔质量的3.5-5.2倍。进一步的,步骤3中,搅拌浸出过程,浸出温度为80-95℃,搅拌浸出时间为60-90min,搅拌速率为400-600/min。进一步的,步骤4中,对除铁渣采用氰化法或者非氰方法浸金,回收金和银,浸金残渣作为造渣溶剂在火法铜铅冶炼流程中回收残留的金和银,并综合利用其中的石英。进一步的,步骤4中,将除铁渣直接作为铜火法冶炼过程中的造渣溶剂,在火法铜铅冶炼流程中回收金和银,并综合利用其中石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浸出二次包裹金赤铁矿的方法,通过采用在含赤铁矿的二次包裹金矿样中加入草酸和草酸盐混合溶液,利用C2O42-对Fe3+具有强的络合作用生成累积稳定常数大的Fe(C2O4)33-,络合浸出含赤铁矿二次包裹金矿样中的赤铁矿,浸铁速度快,铁浸出率高,铁浸出率高达95%以上,浸出过程能耗低,除铁过程设备简单,环境污染小,易已于工业化。进一步的,含赤铁矿的二次包裹金矿样经除铁后,金、银及硅留于除铁渣中,实现赤铁矿包裹金的裸露;由于赤铁矿的脱除,除铁渣中贵金属金和银得到有效富集,除铁渣可用氰化法浸金或者非氰法浸金,得到的浸金残渣主要成分为石英,也有少量被石英包裹的金和残留的银,因而浸金残渣可作为造渣溶剂在火法铜铅冶炼流程中回收残留的金和银,并综合利用其中的石英;或将除铁渣不经湿法浸金,而是直接将其作为造渣溶剂,在火法铜铅冶炼流程中回收金和银,并综合利用石英。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除去包裹金的赤铁矿,裸露被赤铁矿包裹金,而包裹金的赤铁矿主要是黄铁矿和砷黄铁矿在高温氧化形成,所以该除铁方法不仅适合除去焙烧氰化尾渣中的赤铁矿,同样也适合除去二段金焙砂、一段金焙砂硫酸除铜浸渣以及硫酸烧渣中的赤铁矿。进一步的,将液固比控制在(4-6)mL/1g,在此液固比范围,水体积的改变对浸出pH值影响较小,浸出体系pH值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整H2C2O4与K2C2O4或着H2C2O4与(NH4)2C2O4的摩尔比来实现。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浸出剂为混合浸出剂,混合试剂中K2C2O4或着(NH4)2C2O4在浸出过程中起了两个作用:一是提供络合Fe3+的C2O42-离子;二是调整浸出体系的pH值;因为Fe3+和C2O42-可形成Fe(C2O4)+、Fe(C2O4)2-和Fe(C2O4)33-三种配离子,三种配离子的累积稳定常数不同,其中Fe(C2O4)33-的累积稳定常数最大。赤铁矿浸出的Fe3+在浸出液中以哪种草酸铁配合物形式存在,取决于浸出体系的pH值;本专利技术中赤铁矿浸出的Fe3+以累积稳定常数比较大的Fe(C2O4)33-形式存在,赤铁矿浸出的Fe3+只有以Fe(C2O4)33-形式稳定存在于浸出液,铁的浸出率才能达到95%以上。进一步的,赤铁矿中浸出产生的1摩尔的Fe3+在浸出液中要完全形成Fe(C2O4)33-,理论上至少需要3摩尔的C2O42-,即至少满足C2O42-/Fe3+摩尔质量比为3:1;浸出剂C2O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浸出二次包裹金赤铁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含赤铁矿的二次包裹金矿样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矿浆;/n步骤2,在混合矿浆中加入草酸和草酸盐混合试剂,加入过程持续搅拌,得到浸出矿浆;/n步骤3、对浸出矿浆进行搅拌浸出,过滤分离,得到浸出渣和浸出液,浸出渣即为除铁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出二次包裹金赤铁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含赤铁矿的二次包裹金矿样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矿浆;
步骤2,在混合矿浆中加入草酸和草酸盐混合试剂,加入过程持续搅拌,得到浸出矿浆;
步骤3、对浸出矿浆进行搅拌浸出,过滤分离,得到浸出渣和浸出液,浸出渣即为除铁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出二次包裹金赤铁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4,从除铁渣回收金和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出二次包裹金赤铁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含赤铁矿的二次包裹金矿样为金焙砂、焙烧氰化尾渣及硫酸烧渣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出二次包裹金赤铁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混合矿浆中,含赤铁矿的二次包裹金矿样与水的液固比为(4-6)mL/1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出二次包裹金赤铁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晓娥刘安全李林波刘佰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