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159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导航系统的,就是提供车辆进出路线的信息,可以较为容易地进行路线跟踪的导航系统及其操作方法。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导航系统通过向驾驶员提供连续发生的引导对象的信息,使路线跟踪变得较为容易,增加了驾驶的便利,在提供路线引导信息时,将连续发生的引导对象距离与车辆的速度相联系运作,为使用者迅速地提供路线引导服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航系统,更为详细地说,涉及车辆。
技术介绍
对于船舶、飞机、车辆等各种移动交通工具来说,确认现在所处位置和移动速度或决定移动路线的导航系统或全球卫星测定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以下称为′GPS′)测定位置装置已广泛使用。最近,对于车辆用装置的研究和开发正不断加大,不断推出各种新产品。特别是,通过在地图上显示车辆的位置,引导路线的全部导航(fullnavigation)利用画面上显示的地图中从GPS中接收的信息,显示计算的自身现在所处的位置。另外,上面所说的全部导航系统显示移动交通工具的前进方向、所到目的地的距离、移动工具现在的运行速度、驾驶员出行前设定的路线、到目的地的最佳路线等,向驾驶员提供出行各种必要的信息。与上所述相同的全部导航系统接收从GPS所属的多个人工卫星发出的显示纬度、经度和高度等的电波,计算交通工具的现在所处位置后,将包括现在所处位置在内的地图信息时刻显示给驾驶员或通过语言告之。一般来说,上面所说的全部导航装置包括有从GPS所属的多个人工卫星接收电波,并计算现在位置坐标的GPS接收机;传感装置,它由感知各车辆的回转角度和速度的陀螺传感器(Gyro Sensor)和速度传感器组成;以及地图数据存储装置。以往的全部导航系统在画面显示的数字地图上,将现在车辆的位置用点来表示,这样边驾驶边看地图影响驾驶,同时也不能更快的判读地图,这样对于驾驶员果说查找目的地反而比较困难。另外,由于复杂的操作方法,对于驾驶的集中注意力也是种影响,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另外,最近由于上述问题,与全部导航不同的Turn By Turn(以下称为TBT)正在形成另外一个市场。上面所说的TBT导航系统的路线导航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显示方向的引导箭头。图1是传统位置为基础的系统中引导路线的示意图。与图1所示相同,右转弯和左转弯引导连续形成的复合交叉路时,显示位置的引导种类和引导开始点。驾驶员第K次通过引导点的同时,对于K次引导对象(右转弯十字路)进行引导,向驾驶者提供K次引导对象的引导画面P1,从通过K次引导对象后开始,直至K+1次引导对象通过时为止,对于K+1次引导对象(左转弯)执行导航,向驾驶者提供K+1次引导对象的引导画面P2。即,十字路连续发生的复合十字路口中向驾驶员提供引导对象的信息时,由于K次引导对象和K+1次引导对象间的距离较短,所以即使执行正常的引导,驾驶员认识并准备起来都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目的在于,通过事先向驾驶员提供连续发生的引导信息,使路线跟踪更为容易,增加驾驶的便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导航系统及操作方法另一个目的就是,在路线引导信息提供时,将连续发生的引导对象距离与车辆速度相联系操作,可以向驾驶者迅速地提供路线引导服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航系统,包括存储数字地图的地图数据库;提供目的地路线信息和至目的地为止的引导对象信息的路线引导信息输入装置;提供车辆位置的位置信息输入装置;在车辆位置中,将在到目的地前的引导对象中满足临界条件的两次引导对象判断为“复合引导对象”的中央处理器;将“复合引导对象”的信息显示于画面的画面显示器。所说的“复合引导对象”,其中至少两个引导对象满足临界条件。所说的临界条件为,两个引导对象的距离小于临界值,接近引导对象的车辆速度大于速度临界值。所说的画面显示器,包括“复合引导对象”的多个引导对象同时显示的画面。导航系统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从现在车辆所处位置到目的地的引导对象中,满足临界条件的K次引导对象和K+1次引导对象判断为“复合引导对象”;(2)通过“复合引导对象”的引导支点;(3)引导“复合引导对象”。所说的“复合引导对象”的引导支点是从K次引导对象开始之前。所说的临界条件是,两个引导对象的距离小于临界值,临近两个引导对象的车辆速度大于速度临界值。在引导“复合引导对象”的步骤中,同时引导K次引导对象和K+1次引导对象。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对于在导航系统中连续出现的引导对象,在以前引导结束前,已提供下一引导,这样使用者对于下一引导可以更好的准备,使路线追踪更为容易。另外,为防止脱离车辆驾驶员目的地的路线,在收取有偿信息利用费的以位置为基础的服务系统中,提高使用者路线追踪的正确性,减少服务提供者的负担,激活使用者服务的利用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位置为基础的系统中路线引导示意图;图2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导航系统中生成路线引导系统的块图;图3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导航系统操作流程图;图4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事例,显示数字地图一部分的示意图;图5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事例路线引导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00位置信息输入装置 110地图数据库120路线引导信息输入装置 130中央处理器140画面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导航系统中生成路线引导的系统块图。参照图2,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导航系统其构成包括如下装置存储从GPS接收的数字地图的地图数据库110;从地图数据库110提供现在车辆进入道路的信息的道路引导信息输入装置120;提供现在车辆进入道路中车辆位置的卫星信息输入装置100;向驾驶员显示道路引导信息画面的画面显示器140;控制上面所说的地图数据库110、道路引导信息输入装置120、卫星信息输入装置100、显示器140的中央处理器130。上面所说的中央处理器130在从地图数据库110接收的数字地图中,判断现在车辆进入道路中连续发生的“复合引导对象”存在的情况,向驾驶员不仅提供现在应引导的引导对象,也提供下一引导对象信息画面。上面所说的中央处理器130在应引导的对象和连续发生的引导对象存在的情况时,搜索引导对象间的距离,当引导对象间的距离设定数值比临界距离短时,判断为“复合引导对象”。同时,通过将上面复合引导对象判断距离与车辆的速度相联系操作,有效地能动地应对交通情况,向使用者迅速地提供路线跟踪引导服务。具有与上相同构成的引导系统操作与下所述相同。首先,上面所说的引导系统所搭载的车辆信息终端机配备有GPS接收机,从GPS卫星接收电波,制作数字地图,即可掌握现在车辆的位置。掌握车辆的位置,应按前进方向进行引导的对象,比如说,如出现十字路口的话,向驾驶员提供相应的引导画面。同时,应引导的对象连续地接着的引导对象发生时,进行判断,并向驾驶员提供相应的引导画面。此时,应引导的对象连续复合发生时称为“复合引导对象”,判断复合引导的标准是通过引导对象间搜索路线上的距离。将复合引导对象判断距离与车辆的速度相联系操作,能动地应对交通情况,向使用者迅速地提供路径跟踪引导服务。与上所述相同,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引导系统对于连续出现的复合引导对象,在以前引导结束前,提供下一引导,可以有效地克服使用者在空间、时间上认知下一引导的制约。图3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引导系统的操作流程图。首先,驾驶员如果输入目的地的话,上面所说的车辆信息终端机可选择到目的地为止的最短路线或者最佳路线。同时,判断选择的最佳路线中,是否通过K次引导对象的引导地点。(S100)上面的判断结果,如果通过K次引导对象的引导地点,判断K次引导对象是否为“复合引导对象”。(S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航系统,包括:存储数字地图的地图数据库;提供目的地路线信息和至目的地为止的引导对象信息的路线引导信息输入装置;提供车辆位置的位置信息输入装置;在车辆位置中,将在到目的地前的引导对象中满足临界条件的两次引 导对象判断为“复合引导对象”的中央处理器;用于显示“复合引导对象”的信息的画面显示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一秀吴洙焕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