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生物降解阻燃的主轴承专用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1561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阻燃的主轴承专用润滑脂,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油酸甲酯40.0~44.0%、聚乙二醇醚42.0~45.0%、十二羟基硬脂酸5.0~6.0%、氢化蓖麻油0.5~1.0%、氢氧化锂1.0~1.7%、二苯胺0.1~0.3%、二壬基萘磺酸钡0.5~1.5%、噻二唑衍生物0.5~1.0%、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0.8~2.0%、硫代磷酸胺盐0.5~1.0%、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1~0.3%、氰尿酸三聚氰胺盐2.0~3.0%,该润滑脂具备好的极压抗磨性、抗水淋性、机械安定性、抗氧防腐性、生物降解性、阻止燃烧性,保证盾构机在城市、江、河、湖地下掘进时对主轴安全生产润滑运行的要求,不会出现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生物降解阻燃的主轴承专用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备润滑材料
,具体为一种可生物降解阻燃的主轴承专用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盾构技术的发展水平,表现一个国家机械化工业的先进程度,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比较广泛采用地下隧道全机械化的施工技术,盾构技术的运用关键是使用了盾构机。盾构法开挖隧道最主要的施工机械就是盾构机。主轴承专用润滑脂兼负对主轴承运行中耐极压、抗磨损、抗氧化、防腐蚀、经受高低温的润滑需要,同时兼负对人类生命负责的不能污染地下水、生物可降解、遇明火不可以燃烧的使命。目前国内市场上使用生产的主轴承润滑脂,均为矿物油生产、不可生物降解,无不燃性不能满足安全防火要求,且180公斤矿物油可污染45平方公里地下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生物可降解,符合防火要求(不燃烧),可承受极压、防锈性、抗氧化、润滑性好的主轴承润滑脂,满足盾构机在城市、江、河、湖地下隧道掘进工作的需要,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友好,有效地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生物降解阻燃的主轴承专用润滑脂,所述可生物降解、阻燃的主轴承专用润滑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油酸甲酯40.0~44.0%、聚乙二醇醚42.0~45.0%、十二羟基硬脂酸5.0~6.0%、氢化蓖麻油0.5~1.0%、氢氧化锂1.0~1.7%、二苯胺0.1~0.3%、二壬基萘磺酸钡0.5~1.5%、噻二唑衍生物0.5~1.0%、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0.8~2.0%、硫代磷酸胺盐0.5~1.0%、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1~0.3%、氰尿酸三聚氰胺盐2.0~3.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阻燃的主轴承专用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搅拌,取油酸甲酯、聚乙二醇醚,将其各40%投入反应釜中,启动升温装置至80~100℃保持10min,将十二羟基硬脂酸、氢化蓖麻油、氢氧化锂、投入反应釜,110~130℃皂化反应1.5h;后升温至170~190℃,再次投入油酸甲酯、聚乙二醇醚各40%,后升温到200~220℃;S2):转入降温釜,过程中投入剩余的20%油酸甲酯和聚乙二醇醚,在搅拌降温过程中依次投入二苯胺、二壬基萘磺酸钡、噻二唑衍生物、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硫代磷酸胺盐,降温到120~140℃,实施均质,泵压≥20Mpa,运行30min,取样测25.0℃±1.0℃0.1mm的锥入度,后停均质,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氰尿酸三聚氰胺盐20min后,均质,泵压≥20Mpa,取样测锥入度,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脱气入包装,得到成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可生物降解是排除了全部矿物油,选用了植物油酸甲酯、合成油聚乙二醇醚,所述的不燃是选用了阻燃型固体极压润滑剂氰尿酸三聚氰胺盐、不燃皂基,对保护地下水资源,预防火灾起到了关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利用氢氧化锂与十二羟基硬脂酸、氢化蓖麻油反应后生成的皂结构体系与油酸甲酯、聚乙二醇醚(二者配伍性好)有好的亲和力,皂纤维有好的分散性、极好的受压性(对添加剂有很好的感受性)、润滑性、氧化安定性、机械安定性、抗水淋性、胶体安定性。使最终产品在主轴承工作时完成润滑、抗水淋、可生物降解、不燃烧的需要。2、二苯胺,用量少,抗氧化性好,与二壬基萘磺酸钡复合使用,会产生优越的抗氧化、防锈蚀性能,有效地延长产品的氧化诱导期,长效地使用。3、噻二唑衍生物有很好的金属减活作用,抗磨损,有效抑制金属离子对油品的催化氧化作用,与二苯胺的复合使用,会达到增效作用。4、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是含硫磷基的有机钼,受极压状态下磨痕数据最小,减磨作用、抗氧作用极好。5、硫代磷酸胺盐:有优良的极压、抗磨、抗氧与抗腐性能,热稳定性好。6、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含有硫、磷极压元素,同时与其它剂有好的配伍及良好的助分散性。7、氰尿酸三聚氰胺盐:具有好的阻燃功能,与润滑脂有很好相容性的固态极压有机物。8、由高低温性能好,机械安定性、胶体安定性、氧化安定性好的锂皂基稠化天然植物油酸甲酯、合成油,在极压剂、抗磨剂、金属减活剂、抗氧剂、抗锈蚀剂等的协和作用下,有了冬夏通用的稠度(锥入度25.0℃±1.0℃、0.1mm、265~295)具有优秀的极压抗磨性、润滑性、抗水性、生物可降解、不燃性,目前国内尚未见。保证城市地下隧道盾构机掘进对主轴承润滑的需要,保证城市地下水资源不受污染,也可以替代进口产品,应用于江、河、湖地下隧道盾构机掘进对主轴承运转润滑的性能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可生物降解阻燃的主轴承专用润滑脂,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油酸甲酯40.0%、聚乙二醇醚44.0%、十二羟基硬脂酸6.0%、氢化蓖麻油0.5%、氢氧化锂1.5%、二苯胺0.3%、二壬基萘磺酸钡1.0%、噻二唑衍生物1.0%、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2.0%、硫代磷酸胺盐1.0%、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2%、氰尿酸三聚氰胺盐2.5%。其中油酸甲酯、聚乙二醇醚作为稀释剂;十二羟基硬脂酸、氢化蓖麻油作为稠化剂;氢氧化锂做为皂化剂;二苯胺做为抗氧化剂;二壬基萘磺酸钡做为防锈蚀剂;噻二唑衍生物做为金属减活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做为油性剂;硫代磷酸胺盐做为抗磨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做为防腐、清净分散剂;氰尿酸三聚氰胺盐做为极压、阻燃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阻燃的主轴承专用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搅拌,将油酸甲酯、聚乙二醇醚的各40%投入,启动升温装置80℃保持10min,将十二羟基硬脂酸、氢化蓖麻油、氢氧化锂、投入反应釜,110℃皂化反应1.5h。后升温到170℃,投入油酸甲酯、聚乙二醇醚的各40%,后升温到200℃。S2):转入降温釜,过程中投入最后的20%油酸甲酯、聚乙二醇醚。在搅拌降温过程中依次投入二苯胺、二壬基萘磺酸钡、噻二唑衍生物、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硫代磷酸胺盐。降温到120℃,实施均质,泵压≥20Mpa,运行30min,取样测25.0℃±1.0℃0.1mm的锥入度(中控);后停均质,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氰尿酸三聚氰胺盐20min后,均质,泵压≥20Mpa,取样测锥入度,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脱气入包装,得到成品。所得成品的技术参数:锥入度(25.0℃±1.0℃、0.1mm)270,滴点(℃)200,腐蚀(T2铜片、100℃、24h)合格,延长工作锥入度(105次)316,水淋流失量(38℃1h)2%,极压性(梯姆肯法OK值·N)210,(四球法PB·N)900,生物降解(CECL-33-93)90%,阻燃试验(ASTMD3801)650℃。实施例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生物降解阻燃的主轴承专用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油酸甲酯40.0~44.0%、聚乙二醇醚42.0~45.0%、十二羟基硬脂酸5.0~6.0%、氢化蓖麻油0.5~1.0%、氢氧化锂1.0~1.7%、二苯胺0.1~0.3%、二壬基萘磺酸钡0.5~1.5%、噻二唑衍生物0.5~1.0%、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0.8~2.0%、硫代磷酸胺盐0.5~1.0%、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1~0.3%、氰尿酸三聚氰胺盐2.0~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生物降解阻燃的主轴承专用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油酸甲酯40.0~44.0%、聚乙二醇醚42.0~45.0%、十二羟基硬脂酸5.0~6.0%、氢化蓖麻油0.5~1.0%、氢氧化锂1.0~1.7%、二苯胺0.1~0.3%、二壬基萘磺酸钡0.5~1.5%、噻二唑衍生物0.5~1.0%、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0.8~2.0%、硫代磷酸胺盐0.5~1.0%、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1~0.3%、氰尿酸三聚氰胺盐2.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阻燃的主轴承专用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油酸甲酯、聚乙二醇醚作为稀释剂;十二羟基硬脂酸、氢化蓖麻油作为稠化剂;氢氧化锂做为皂化剂;二苯胺做为抗氧化剂;二壬基萘磺酸钡做为防锈蚀剂;噻二唑衍生物做为金属减活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做为油性剂;硫代磷酸胺盐做为抗磨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做为防腐、清净分散剂;氰尿酸三聚氰胺盐做为极压、阻燃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柏杨
申请(专利权)人:广饶科力达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