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医用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1520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医用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是由生物相容的聚碳酸亚丙酯和热塑性弹性体混合均匀后经熔融塑化加工制得的具有体温驱动形状记忆性能的共混物。聚碳酸亚丙酯作为形状记忆可逆相,基于其玻璃化转变实现临时形状的固定和解冻;热塑性弹性体作为形状记忆固定相,在临时形状“赋形‑固定”过程中可以储存弹性应变能,受到体温刺激时,储能得到释放并驱动材料回复至初始形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生物医用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优异且可控,可用于制备自扩张血管支架等智能医疗器械;所需原料均为市售,生产成本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并可以连续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医用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医用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一般是指能够在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刺激下,自发从临时形状回复到初始形状的一类智能材料,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包装封接、驱动传感、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其中,具有高附加值的生物医用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更是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根据形状记忆机理,形状记忆材料一般具有两相网络结构:充当网络交联点的形状记忆固定相记忆初始形状,具有可逆热/相转变的形状记忆可逆相提供开关温度和固定临时形状。受限于人体环境,除了满足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这个基本条件外,将开关温度控制在体温附近更是构筑生物医用形状记忆材料的关键。有机合成方法可以精确设计分子链结构,进而灵活调控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或熔融温度,近年来已被广泛用于构筑生物医用形状记忆材料。如XueL等(XueL,DaiSY,LiZ.Biomaterials,2010,31:8132-8140.)设计合成了以超支化三臂聚己内酯为形状记忆可逆相和一种微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医用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材料是由生物相容的聚碳酸亚丙酯和热塑性弹性体混合均匀后经熔融塑化加工制得的能够实现体温驱动形状记忆性能的共混物:/n(1) 所述体温驱动形状记忆性能是指在体温下经热机械变形加工后降温至室温时可以有效固定临时形状,升温至体温时又可以实现初始形状回复的形状记忆性能;(室温:指常温或一般温度,即25℃;体温:此处为医学定义中的人体口腔温度,即37℃);/n(2) 所述聚碳酸亚丙酯作为形状记忆可逆相,其玻璃化温度处于室温和体温之间,在室温时处于玻璃态,表现出一定刚性,从而保证临时形状的固定;升温至体温时进入橡胶态,其模量会大幅度降低,从而实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医用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材料是由生物相容的聚碳酸亚丙酯和热塑性弹性体混合均匀后经熔融塑化加工制得的能够实现体温驱动形状记忆性能的共混物:
(1)所述体温驱动形状记忆性能是指在体温下经热机械变形加工后降温至室温时可以有效固定临时形状,升温至体温时又可以实现初始形状回复的形状记忆性能;(室温:指常温或一般温度,即25℃;体温:此处为医学定义中的人体口腔温度,即37℃);
(2)所述聚碳酸亚丙酯作为形状记忆可逆相,其玻璃化温度处于室温和体温之间,在室温时处于玻璃态,表现出一定刚性,从而保证临时形状的固定;升温至体温时进入橡胶态,其模量会大幅度降低,从而实现形状记忆的启动;
(3)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作为形状记忆固定相,整个形状记忆循环中保持橡胶弹性,在临时形状“赋形-固定”过程中可以储存弹性应变能,受到体温刺激时,储能得到释放并驱动材料快速回复至初始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医用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粘流温度高于体温50℃以上,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PATE),聚烯烃弹性体(POE)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医用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是通过改变所述聚碳酸亚丙酯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的组分比进行调控,组分比范围为10:90~90: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宇曾兵兵郭少云沈佳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