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3-(3-呋喃基)丙烯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1453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中间体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纳呋拉啡中间体(E)‑3‑(3‑呋喃基)丙烯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呋喃的3位取代物和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纳呋拉啡中间体(E)‑3‑(3‑呋喃基)丙烯酸;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反应收率高、所得产品异构纯度高;避免了精制过程和废液的处理过程,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环保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3-(3-呋喃基)丙烯酸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中间体的
,具体涉及一种纳呋拉啡中间体(E)-3-(3-呋喃基)丙烯酸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又称慢性肾脏疾病相关性瘙痒,简称尿毒症性瘙痒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尿毒症患者约有41.9%的患者有瘙痒症状。虽然不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增加患者住院率及远期死亡率。在血液透析间期或透析后症状最为明显。目前,有关瘙痒的发生主要有两种学说:免疫炎症假说和阿片类物质假说。免疫炎症假说认为,尿毒症瘙痒是一种系统性炎症反应,而非局部皮肤疾病。研究发现,尿毒症瘙痒症患者CD4+Th1淋巴细胞过度活化导致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γ-干扰素等水平均高于无瘙痒症的尿毒症患者。并且瘙痒症的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显著高于无瘙痒症的患者,而两组间IL-4(Th2细胞因子)水平却没有差异。阿片类物质假说认为,尿毒症瘙痒与机体皮肤细胞和淋巴细胞的阿片类μ-受体过度表达相关,这是内源性阿片系统紊乱引起的。尿毒症患者血清中β-内啡肽/强啡肽比值的升高可导致μ-受体的过度激活,同时伴随κ-受体的下调。临床研究发现,κ-受体激动剂纳呋拉啡和μ-受体拮抗剂纳曲酮可改善血透患者的瘙痒症状,也进一步证实了内源性阿片系统在瘙痒发生中的作用。盐酸纳呋拉啡,化学名:(2E)-N-[(5R,6R)-17-(环丙基甲基)-4,5-环氧-3,14-二羟基吗啡喃-6-基]-3-(3-呋喃基)-N-甲基-丙烯酰胺盐酸盐,其化学结构式如下:临床上用于治疗尿毒症性性皮肤瘙痒,临床应用表明纳呋拉啡耐受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失眠、瞌睡、眩晕和头疼)和胃肠道系统(便秘、恶心和呕吐),所有的不良反应均为暂时的,停药后可恢复。血液学或生命征象/心电图无显著改变。无成瘾性和戒断症状。纳呋拉啡可显著减少身体对吗啡的依赖度。(E)-3-(3-呋喃基)丙烯酸作为合成纳呋拉菲的关键中间体,直接影响该药品的生产、市场供应和质量问题,其CAS号为39244-10-5,结构式如下:目前报道的关于(E)-3-(3-呋喃基)丙烯酸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首先,文献ActaChem.Scand.,26(7),2982-2985(1972);TetrahedronLett.,22(45),4291-4294(1981);Heterocycles,22(8),1747-1757(1984);Chem.Pharm.Bull.,57(1),34-42(2009);Org.Biomol.Chem.,2010,8,5483–5485及专利CN107250110报道了一种经典的合成目标产品的方法:以3-呋喃甲醛为起始物料,和丙二酸在吡啶或吡啶-哌啶的催化条件下经Knoevenagel-Doebner反应制备。但现有技术均采用吡啶做溶剂,对环境压力较大,同时需要经过高温反应较长时间后才能得到目标产品,并且终产品的纯度普遍不高,影响(E)-3-(3-呋喃基)丙烯酸作为药物合成中间体的应用。路线如下:Chem.Eur.J.,2006,12,2739-2744中同样选用3-呋喃甲醛为起始原料,改用Wittig反应合成目标产品,但该工艺需要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其侧链中间体Wittig试剂需要预先制备,并且该试剂对水及空气均不稳定,进而导致产品的纯度较低;同时该反应条件下的异构体选择性较差,使得(E)-3-(3-呋喃基)丙烯酸的异构体纯度同样较低。路线如下:J.HeterocyclicChem.,1982,19,1207-1209中先将其转化为3-呋喃甲酰氯后,再经Rosenmund还原反应制备3-呋喃甲醛,最后再按照路线一的策略获得目标产品。但该反应在还原制备3-呋喃甲醛时收率较低,同时反应步骤的增加也使得产品的总收率较低,影响了该工艺的产业化应用。路线如下:综上所述,在已经被报道的制备(E)-3-(3-呋喃基)丙烯酸的合成方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1).采用吡啶的反应体系进行反应,但吡啶这种溶剂(试剂)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能麻醉中枢神经系统,对眼睛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同时可引发肝脏及肾脏的损害;由于其用量较大,反应后的废液对环境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2).反应条件比较苛刻,反应试剂稳定性较差造成产品的纯度较低;(3).反应路线较长,使得目标产品总收率较低。因此,为工业化生产(E)-3-(3-呋喃基)丙烯酸探究一条操作简便、污染性小、收率更高、更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路线仍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E)-3-(3-呋喃基)丙烯酸制备过程中所存在的转化率不高、异构体杂质较多以及环境压力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收率高、纯度高、污染少的适于工业化生产(E)-3-(3-呋喃基)丙烯酸的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其中,X为I,TfO,Br,Cl中的一种取代基;R=Lower-alkyl。一种如式I所示的(E)-3-(3-呋喃基)丙烯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催化剂加入溶剂中,室温搅拌后,加入碱、化合物I-1和化合物I-2,搅拌,控温至反应结束,处理即得I-3;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B:将化合物I-3加入溶剂中,搅拌至溶解,加入碱的水溶液,搅拌控温至反应结束,用有机溶剂洗涤反应液,反应液用酸调节pH值至析出大量固体,搅拌析晶后抽滤得到(E)-3-(3-呋喃基)丙烯酸成品。优选方案,步骤A中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氩气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A中所述的催化剂为Pd(PPh3)4,Pd(PPh3)2Cl2,PdCl2/PPh3,Pd(OAc)2/PPh3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特别优选Pd(PPh3)2Cl2。优选方案,步骤A中所述的反应溶剂为乙腈,1,4-二氧六环,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优选方案,步骤A中所述的碱为K2CO3,Na2CO3,Cs2CO3,K3PO4,CH3COONa,CH3COOK,NaHCO3,KHCO3,t-BuONa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其中特别优选CH3COOK。优选方案,步骤A中所述的化合物I-1中X为I,TfO,Br,Cl中的一种取代基,其中特别优选Br。优选方案,步骤A中所述的化合物I-2中R=Lower-alkyl,优选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叔丁基中的一种,其中特别优选乙基。优选方案,步骤A中所述的化合物I-1与化合物I-2、碱、催化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1.1~1.6:2~6:0.03~0.07。优选方案,步骤A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78~150℃。优选方案,步骤A中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加入到纯化水中,加入萃取剂萃取,合并萃取剂,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即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如式I所示的(E)-3-(3-呋喃基)丙烯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如式I所示的(E)-3-(3-呋喃基)丙烯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X为I,TfO,Br,Cl中的一种取代基;R=Lower-alky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催化剂加入溶剂中,室温搅拌后,加入碱、化合物I-1和化合物I-2,搅拌,控温至反应结束,处理后即得I-3,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
B:将化合物I-3加入溶剂中,搅拌至溶解,加入碱的水溶液,搅拌,控温至反应结束,用有机溶剂洗涤反应液,用酸调节pH值至析出固体,搅拌析晶后抽滤得到(E)-3-(3-呋喃基)丙烯酸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化合物I-2中R=Lower-alkyl,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叔丁基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催化剂为Pd(PPh3)4,Pd(PPh3)2Cl2,PdCl2/PPh3,Pd(OAc)2/PPh3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碱为K2CO3,Na2CO3,Cs2CO3,K3PO4,CH3COONa,CH3COOK,NaHCO3,KHCO3,t-BuONa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民郭新亮丁军
申请(专利权)人: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