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湿两用香味散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120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干湿两用香味散发装置,包括装置本体、雾化装置、散发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雾化装置包括第一槽体、雾化组件以及第一槽盖,所述第一槽盖上设置有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槽体可拆卸地嵌套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散发装置包括第二槽体、驱动组件以及第二槽盖,所述第二槽盖上设置有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槽体可拆卸地嵌套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若干控制电路板,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均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方便、灵活地选用自己喜好的香味散发形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湿两用香味散发装置
本技术属于香味散发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干湿两用香味散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于一些女性朋友、特殊场景或者喜欢生活环境能散发出自己喜好的香味的用户而言,香味散发装置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现有技术上的香味散发装置,大体上分为两种常见形式,其中一种主要为通过雾化装置的形式,将精油混合液扩散而出,实现香味的散发;另一种主要为直接放置的形式,将具有气味散发效果的固态物体放置在空间内,如洗手间、房间及汽车等。但是,现有技术上的这两种使用形式均为分开设置,使得用户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无法方便地根据不同的需求而选择对应的使用形式,大大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湿两用香味散发装置,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方便、灵活地选用自己喜好的香味散发形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湿两用香味散发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均敞口设置;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第一槽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槽体内的雾化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槽体可拆卸地连接设置的第一槽盖,所述第一槽盖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槽体可拆卸地嵌套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散发装置,所述散发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固体的第二槽体、用于促进香气散发的驱动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二槽体可拆卸地连接设置的第二槽盖,所述第二槽盖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槽体可拆卸地嵌套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若干控制电路板,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均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均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的顶端,并且所述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均朝向上方敞口设置。作为优选,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加热器和超声波震动发生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超声波震动发生器的工作端对应所述第一槽体的内部设置。作为优选,所述超声波震动发生器包括第一超声波发生器、第二超声波发生器,所述第一超声波发生器、第二超声波发生器相互独立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槽体的底部外侧设置有第一防水接头,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底部端面上对应所述第一防水接头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二防水接头,所述第一防水接头与所述第二防水接头之间为接触式插接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第一风机和送风通道,所述第一风机固设在所述装置本体内,所述第一风机的气流输出端与所述送风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送风通道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槽体内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风机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口的气流输出方向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槽体的内侧壁相切。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气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槽体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二风机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第二槽体的连通处设置有防倒流机构。作为优选,所述防倒流机构为一活动设置的橡胶片,所述第二风机的气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槽体的底端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容置腔;所述第三容置腔的高度值大于所述橡胶片的厚度值,所述橡胶片抵接在所述第二风机的气流输出端的末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中,巧妙地在同一个装置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并在第一容置腔内对应设置有雾化装置,将溶解有香油的液体添加到第一槽体内,通过雾化组件的运作即可实现液体的雾化;同时,在第二容置腔内对应设置有散发装置,将固态的香石放置在第二槽体内,通过驱动组件的运作即可有效实现香气的散发;并且,雾化装置和散发装置均电连接至控制电路板,使得对雾化装置和散发装置的控制均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操作控制更为方便可靠,实现了仅使用一个装置即可得到液体香气雾化散发和固态香石香气的散发,以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需求,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主体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雾化装置与散发装置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槽体的结构示意图。1-装置本体,11-第一容置腔,111-第二防水接头,12-第二容置腔;2-雾化装置,21-第一槽体,211-第一防水接头,212-出风口,221-加热器,222-第一超声波发生器,223-第二超声波发生器,23-第一槽盖,231-第一气道,24-第一风机,25-送风通道;3-散发装置,31-第二槽体,321-第二风机,33-第二槽盖,331-第二气道,341-橡胶片,342-第三容置腔;41-控制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干湿两用香味散发装置,主要包括装置本体1、雾化装置2、散发装置3以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若干控制电路板41,所述雾化装置2和所述散发装置3均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41。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容置腔11和第二容置腔12,所述第一容置腔11、第二容置腔12均敞口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容置腔11、第二容置腔12均内凹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部端面上,以使得所述第一容置腔11、第二容置腔12均朝向上方敞口设置。所述雾化装置2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第一槽体21、设置在所述第一槽体21内的雾化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槽体21可拆卸地连接设置的第一槽盖23;所述雾化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41。所述第一槽体21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容置腔11的形状相适应,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体21的形状设置为圆柱形,所述第一槽体21可拆卸地嵌套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湿两用香味散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均敞口设置;/n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第一槽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槽体内的雾化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槽体可拆卸地连接设置的第一槽盖,所述第一槽盖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槽体可拆卸地嵌套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n散发装置,所述散发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固体的第二槽体、用于促进香气散发的驱动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二槽体可拆卸地连接设置的第二槽盖,所述第二槽盖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槽体可拆卸地嵌套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n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若干控制电路板,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均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湿两用香味散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均敞口设置;
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第一槽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槽体内的雾化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槽体可拆卸地连接设置的第一槽盖,所述第一槽盖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槽体可拆卸地嵌套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
散发装置,所述散发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固体的第二槽体、用于促进香气散发的驱动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二槽体可拆卸地连接设置的第二槽盖,所述第二槽盖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槽体可拆卸地嵌套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若干控制电路板,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均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香味散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均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的顶端,并且所述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均朝向上方敞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香味散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加热器和超声波震动发生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超声波震动发生器的工作端对应所述第一槽体的内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香味散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震动发生器包括第一超声波发生器、第二超声波发生器,所述第一超声波发生器、第二超声波发生器相互独立设置。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伟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奥滴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