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轴托架的接近双轴船的推进装置、船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119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轴托架的接近双轴船的推进装置、船舶。船舶的推进装置具备左舷螺旋桨及右舷螺旋桨、配置于船宽方向中心的舵、分别设置在左舷螺旋桨及右舷螺旋桨的前方并将左舷螺旋桨及右舷螺旋桨的螺旋桨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轴托架,船宽方向中心侧的左舷螺旋桨的螺旋桨叶片的前端与右舷螺旋桨的螺旋桨叶片的前端之间的距离设为大于0m且1.0m以下,左舷螺旋桨及右舷螺旋桨的旋转方向设为在左舷螺旋桨及右舷螺旋桨的上部从船宽方向中心侧朝向外侧旋转的外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轴托架的接近双轴船的推进装置、船舶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5年2月6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5/053372、国家申请号为201580001416.8、专利技术名称为“具有轴托架的接近双轴船的推进装置、船舶”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轴托架的接近双轴船的推进装置、船舶。本申请主张在2014年11月1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233258号的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船舶的推进装置通常通过主机使螺旋桨旋转来获得推进力。在船舶是具备一台主机和一台螺旋桨的所谓单轴船的情况下,当船舶大型化时,作用于仅一台螺旋桨的载荷度增加。为了获得充分的推进力,需要提高螺旋桨的转速或增大螺旋桨的直径。由此,螺旋桨的周速变快,因此螺旋桨叶片端附近的压力下降,而水中产生气泡的现象即气蚀有时会过大地产生。当气蚀产生时,通过船尾船底而船体发生振动。而且,由于气蚀而有时会在螺旋桨产生锈蚀,给螺旋桨的耐久性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已知通过将船舶设为具备两台主机和两台螺旋桨的双轴船能够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当设为双轴船时,每一台螺旋桨的载荷度降低而螺旋桨效率提高,能够抑制气蚀发生。作为在船尾配置两台螺旋桨的例子,有交叠螺旋桨(OLP;OverlappingPropellers)方式、联锁螺旋桨方式、及将螺旋桨左右并列的方式等。其中,在OLP方式中,将两台螺旋桨前后错开配置,在从船尾观察的情况下以使两台螺旋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配置。通过采用OLP方式能够将推进性能比单轴船改善5~10%左右。在联锁螺旋桨方式中,以在一方的螺旋桨的叶片与叶片之间放入另一方的螺旋桨的叶片的方式配置。在将螺旋桨左右并列的方式中,将螺旋桨在船长方向的相同位置排列配置。【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6/095774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使用了OLP方式的情况下,配置于后方的螺旋桨在旋转一圈期间,在通过前方的螺旋桨而加速的快流与船宽方向(船的宽度方向)中心附近的慢流之中交替地穿过。因此,作用在后方的螺旋桨的螺旋桨叶片上的载荷较大地变动。其结果是,在使用了OLP方式的双轴船中,与单轴船相比,作用在后方的螺旋桨的螺旋桨轴的轴承上的轴承力可能会变得过大。而且,由于前方的螺旋桨的旋转,而新形成速度快的旋转流,因此后方的螺旋桨需要在非常复杂的流动之中动作,必然导致发生气蚀的范围扩大。其结果是,可能会产生过大的振动。而且,从前方的螺旋桨的螺旋桨叶片的前端产生尖端涡旋气蚀(叶片端涡流气蚀)的情况下,存在产生的气泡在后方的螺旋桨的螺旋桨叶片面上破裂等而使该螺旋桨叶片发生锈蚀的可能性。而且,在联锁螺旋桨方式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一方的螺旋桨的叶片与另一方的螺旋桨的叶片发生干涉,必须控制双方的螺旋桨的旋转,旋转控制变得困难。而且,万一在一方的螺旋桨的叶片与另一方的螺旋桨的叶片发生干涉的情况下,螺旋桨会损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轴托架的接近双轴船的推进装置、船舶,其能够抑制气蚀或锈蚀等的发生并提高推进性能。【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具有轴托架的接近双轴船的推进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左舷螺旋桨及右舷螺旋桨,设于船尾船体;一个舵、或由左舷舵及右舷舵构成的两个舵,在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后方配置于所述船尾船体的船宽方向中心;及轴托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前方,并将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螺旋桨轴支承为旋转自如,所述船宽方向中心侧的所述左舷螺旋桨的螺旋桨叶片的前端与所述右舷螺旋桨的螺旋桨叶片的前端之间的距离设为大于0m且1.0m以下,将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旋转方向设为在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上部从船宽方向中心侧朝向外侧旋转的外旋。这样,由于将右舷螺旋桨及左舷螺旋桨接近地配置在船宽方向中心的附近(称为接近双轴方式),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回收船宽方向中心附近的纵涡流,能够提高推进性能。而且,右舷螺旋桨及左舷螺旋桨也不会如联锁螺旋桨方式那样相互干涉。并且,由于将右舷螺旋桨及左舷螺旋桨并列配置,因此与OLP方式相比,能够大幅抑制后方螺旋桨中的轴承力过大、气蚀范围扩大、锈蚀的发生等风险。在上述具有轴托架的接近双轴船的推进装置中,可以是,在设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螺旋桨直径为Dp时,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中心位置与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中心高度处的所述舵的前缘之间的距离为1.0Dp以下。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使舵的前缘接近右舷螺旋桨及左舷螺旋桨,能够使来自右舷螺旋桨及左舷螺旋桨的尾流可靠地抵碰于舵面。由此,能够提高舵效果及推进性能。在上述具有轴托架的接近双轴船的推进装置中,可以是,船尾船体具有单轴船型的船尾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具有单轴船型的船尾结构的情况下,能够特别显著地起到上述的各方案的作用效果。而且,单轴船型的船尾结构与具备双轴船型的船尾结构即艉鳍的情况相比,能够加强船宽方向中心的附近的内旋的纵涡流,在向外旋旋转的右舷螺旋桨及左舷螺旋桨中,能够高效率地回收流动而提高推进性能。在上述具有轴托架的接近双轴船的推进装置中,可以是,所述轴托架具备:轴支承部,将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所述螺旋桨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及支柱,将所述轴支承部与船尾船体连接,所述支柱形成为,对于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上部,施加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的流动。通过这样构成,利用支柱施加左舷螺旋桨及右舷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的流动,因此相对于左舷螺旋桨及右舷螺旋桨(10R)的流动的旋转方向的速度相对升高。由此,在右舷螺旋桨(10R)及左舷螺旋桨中,能够发挥更多的前进方向的推力,能够提高推进性能。在上述具有轴托架的接近双轴船的推进装置中,可以是,所述轴托架具备:轴支承部,将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所述螺旋桨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及支柱,将所述轴支承部与船尾船体连接,所述轴支承部在其下部的外周部具备呈放射状延伸的一片以上的鳍片,所述各鳍片形成为,对于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下部,施加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的流动。通过这样构成,通过鳍片,施加左舷螺旋桨及右舷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的流动,因此相对于左舷螺旋桨及右舷螺旋桨的流动的旋转方向的速度相对升高。由此,在右舷螺旋桨及左舷螺旋桨中,能够发挥更多的前进方向的推力,能够提高推进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船舶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任一方案的具有轴托架的接近双轴船的推进装置。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将右舷螺旋桨及左舷螺旋桨接近地配置在船宽方向中心的附近,能够实现推进性能的提高。能够大幅地抑制右舷螺旋桨及左舷螺旋桨的轴承力、气蚀、锈蚀的发生等风险。【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轴托架的接近双轴船的推进装置、船舶,能够抑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轴托架的接近双轴船的推进装置,具备:/n左舷螺旋桨及右舷螺旋桨,设于船尾船体;/n一个舵、或由左舷舵及右舷舵构成的两个舵,在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后方配置于所述船尾船体的船宽方向中心;及/n轴托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前方,并将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螺旋桨轴支承为旋转自如,/n所述船宽方向中心侧的所述左舷螺旋桨的螺旋桨叶片的前端与所述右舷螺旋桨的螺旋桨叶片的前端之间的距离设为大于0m且1.0m以下,/n将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旋转方向设为在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上部从船宽方向中心侧朝向外侧旋转的外旋,/n所述船尾船体具有单轴船型的船尾结构,所述单轴船型的船尾结构是所述船尾船体的与所述右舷螺旋桨及所述左舷螺旋桨相同高度的前端部的位置与所述右舷螺旋桨及所述左舷螺旋桨的旋转面的船首侧的端部的位置相比位于船首侧的结构,/n所述轴托架具备:轴支承部,将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所述螺旋桨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及支柱,将所述轴支承部与船尾船体连接,/n所述轴支承部与所述前端部的位置相比设置于船尾侧,/n所述支柱与所述右舷螺旋桨及所述左舷螺旋桨的旋转面的船首侧的端部的位置相比位于船首侧,且与所述前端部的位置相比设置于船尾侧,并从所述轴支承部朝向上方延伸而与所述船体连接,/n所述支柱的上端在与所述前端部相比靠船尾侧与所述船体的船底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118 JP 2014-2332581.一种具有轴托架的接近双轴船的推进装置,具备:
左舷螺旋桨及右舷螺旋桨,设于船尾船体;
一个舵、或由左舷舵及右舷舵构成的两个舵,在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后方配置于所述船尾船体的船宽方向中心;及
轴托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前方,并将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螺旋桨轴支承为旋转自如,
所述船宽方向中心侧的所述左舷螺旋桨的螺旋桨叶片的前端与所述右舷螺旋桨的螺旋桨叶片的前端之间的距离设为大于0m且1.0m以下,
将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旋转方向设为在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上部从船宽方向中心侧朝向外侧旋转的外旋,
所述船尾船体具有单轴船型的船尾结构,所述单轴船型的船尾结构是所述船尾船体的与所述右舷螺旋桨及所述左舷螺旋桨相同高度的前端部的位置与所述右舷螺旋桨及所述左舷螺旋桨的旋转面的船首侧的端部的位置相比位于船首侧的结构,
所述轴托架具备:轴支承部,将所述左舷螺旋桨及所述右舷螺旋桨的所述螺旋桨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及支柱,将所述轴支承部与船尾船体连接,
所述轴支承部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