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用血液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093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临床研究用血液采集装置,包括有:一真空采血管,真空采血管用于容纳血液;一外壳,真空采血管设置于外壳内,且真空采血管的采血端口露出于外壳的开口;上柔性端缘,上柔性端缘固定于外壳的开口的内壁,且上柔性端缘紧密贴合于真空采血管的外壁;电机以及旋转盘,旋转盘连接于电机;滑块以及下托件,其中,滑块的上方与下托件铰接,滑块的下方与旋转盘滑动连接,下托件托住于真空采血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真空采血管被容置于外壳之内,由此不会在晃动中导致真空采血管的磕碰。同时,可调的滑块距离允许不同的摇晃程度。临床研究用血液采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单,且主要为上下方向的设置,使得外形紧凑,便于临床的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临床研究用血液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临床研究用血液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试验需要高频率地对受试者进行密集采血搜集血样,从而检测药物在受试者体内的代谢和吸收情况,临床试验采血是否成功以及是否符合试验要求是药品临床试验研究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例如药物I期试验根据试验方案要求,给药后1d内需采血15次左右,且血标本采集时间要求精准,每个采血点时间误差前后不得超过1min。频繁静脉穿刺会增加受试者的痛苦,使其血管壁反复受到损伤,可能出现穿刺部位淤血、甚至感染,为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确保采血时间准确无误,通过各种血液采集装置进行血样采集广泛应用在I期临床试验中。真空采血管通常用于临床研究中采集血液样本。通常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在真空采血管内会预设有抗凝血剂,在采集完血液样本后需要进行摇晃。但是目前采用手工进行摇晃的缺点在于,在频繁的采集中容易忘记摇晃,以及摇晃时将真空采血管磕碰到其他物品,导致真空采血管损坏,造成很大的医疗风险。而台式的摇晃血液的设备不利于携带,无法在各种环境下的临床采集中使用。在临床试验频繁的采集,且采集点时间误差要求非常高的情况下,操作人员非常容易忘记进行真空采血管的摇晃,同时也有可能摇晃不均匀,产生磕碰等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临床研究用血液采集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临床研究用血液采集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一真空采血管,所述真空采血管用于容纳血液;一外壳,所述真空采血管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真空采血管的采血端口露出于所述外壳的开口;上柔性端缘,所述上柔性端缘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开口的内壁,且所述上柔性端缘紧密贴合于所述真空采血管的外壁;电机以及旋转盘,所述旋转盘连接于所述电机;滑块以及下托件,其中,所述滑块的上方与所述下托件铰接,所述滑块的下方与所述旋转盘滑动连接从而改变所述滑块与所述旋转盘的中心的距离,所述下托件托住于所述真空采血管。在使用中,采用电机驱动旋转盘进行旋转,由此带动旋转盘上的下托件进行旋转。其中,滑块与旋转盘的中心的距离可调,由此可以使得下托件的位置偏离旋转盘的中心。因此,在旋转盘旋转的时候,真空采血管的底端进行绕旋转盘的中心的旋转,而真空采血管的顶端则由上柔性端缘限制在原位进行转动,由此实现了真空采血管的晃动。本方案中真空采血管被容置于外壳之内,由此不会在晃动中导致真空采血管的磕碰。同时,可调的滑块距离允许不同的摇晃程度。临床研究用血液采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单,且主要为上下方向的设置,使得外形紧凑,便于临床的携带。较佳地,所述外壳包括底壳以及上壳,所述底壳以及所述上壳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电机以及所述旋转盘设置于所述底壳内。其中,底壳和上壳进一步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需要取出真空采血管的时候,通过拆卸底壳,可以将旋转盘连同下托件拆卸下来。此时将真空采血管向下拔出即可。由于向下拔出顺应了上柔性端缘的变形,因此相比于直接从上方的开口取出具有更小的摩擦力。较佳地,所述底壳的内壁的上端形成有外凸的环状凸缘,所述旋转盘搁置于所述环状凸缘的上方,且所述旋转盘相对于所述环状凸缘旋转设置。环状凸缘对旋转盘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由此增强了旋转盘的强度。同时旋转盘与环状凸缘实现了对下方空间的隔离,使得下方的电机以及其他电路组件不容易受到上方运动机构的干扰。较佳地,所述环状凸缘与所述旋转盘之间设置有滚珠或者滚柱。通过滚珠可以增加环状凸缘以及旋转盘之间的转动顺畅性。进一步也可以将滚珠设置为滚柱等类似的结构。较佳地,所述环状凸缘的上表面和/或所述旋转盘的下表面设置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用于容纳和限位滚珠的转动。较佳地,所述底壳内还设置有电池,所述底壳的底部设置有充电接口。采用电池可以保证在便携时的电力提供。同时充电接口可以对电池进行多次充电,以满足重复使用的需求。较佳地,所述底壳的外表面或内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上壳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对应设置有螺纹,所述底壳与所述上壳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较佳地,所述旋转盘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其中,所述滑槽沿着所述旋转盘的半径方向延伸。滑槽进一步可以一端位于旋转盘的中心,另一端则靠近旋转盘的边缘。较佳地,所述旋转盘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其中,滑槽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旋转盘的半径方向形成夹角。此时的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滑块旋转时的切向速度方向形成夹角。此时也可以调整滑块相对于旋转盘中心的距离。较佳地,所述滑槽的两侧边缘对位形成有限位凸点,其中,所述滑块与对位的两个所述限位凸点过盈配合。限位凸点可以对滑块的位置起到限定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尺寸的设定,滑块不能够轻易通过对位的两个限位凸点,因此滑块的位置被限位了。只有在进行手动调整的时候,通过推动滑块挤压限位凸点,由此产生变形后允许滑块通过。较佳地,所述下托件具有底托以及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围绕于所述真空采血管的外侧,且所述导向部的开口由上到下逐渐收窄。导向部位于上柔性端的开口的下方。由于具有上宽下窄的结构,因此真空采血管的插入中很容易就进入导向部,由此顺着导向部对于插入的真空采血管起到导向的作用。较佳地,所述导向部的内壁面为连续的弧面形状。弧面形状可以确保真空采血管在任意角度的插入都能够顺着导向部的内壁面滑入。较佳地,所述底托的内壁贴合于所述真空采血管的底部。由此底托能够紧密地带动真空采血管进行转动,从而减少真空采血管和底托之间的碰撞,避免因间隙产生的振动。较佳地,所述上柔性端缘的材料为橡胶或者硅胶,其中,所述上柔性端缘的开口小于所述真空采血管的外径。上柔性端缘的开口较小,在真空采血管插入后,上柔性端缘产生变形,从而向下翻折以贴合于真空采血管的外壁面。由此在保证真空采血管的上端支撑的同时,也能不妨碍真空采血管的旋转运动。较佳地,所述外壳的端部形成有嵌槽,所述上柔性端缘的外缘嵌接于所述嵌槽内。采用嵌入连接的形式可以安装时的连接难度,同时真空采血管的插入方向相反于上柔性端缘的嵌入方向,增加了连接的可靠性。较佳地,所述上柔性端缘的外缘形成有嵌入部,所述嵌入部的两侧具有倒钩,所述嵌入部嵌接于所述嵌槽内。倒钩可以增加嵌入连接的摩擦力。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中真空采血管被容置于外壳之内,由此不会在晃动中导致真空采血管的磕碰。同时,可调的滑块距离允许不同的摇晃程度。临床研究用血液采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单,且主要为上下方向的设置,使得外形紧凑,便于临床的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临床研究用血液采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底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上柔性端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旋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研究用血液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n一真空采血管,所述真空采血管用于容纳血液;/n一外壳,所述真空采血管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真空采血管的采血端口露出于所述外壳的开口;/n上柔性端缘,所述上柔性端缘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开口的内壁,且所述上柔性端缘紧密贴合于所述真空采血管的外壁;/n电机以及旋转盘,所述旋转盘连接于所述电机;/n滑块以及下托件,其中,所述滑块的上方与所述下托件铰接,所述滑块的下方与所述旋转盘滑动连接从而改变所述滑块与所述旋转盘的中心的距离,所述下托件托住所述真空采血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研究用血液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一真空采血管,所述真空采血管用于容纳血液;
一外壳,所述真空采血管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真空采血管的采血端口露出于所述外壳的开口;
上柔性端缘,所述上柔性端缘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开口的内壁,且所述上柔性端缘紧密贴合于所述真空采血管的外壁;
电机以及旋转盘,所述旋转盘连接于所述电机;
滑块以及下托件,其中,所述滑块的上方与所述下托件铰接,所述滑块的下方与所述旋转盘滑动连接从而改变所述滑块与所述旋转盘的中心的距离,所述下托件托住所述真空采血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研究用血液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底壳以及上壳,所述底壳以及所述上壳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电机以及所述旋转盘设置于所述底壳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床研究用血液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内壁的上端形成有外凸的环状凸缘,所述旋转盘搁置于所述环状凸缘的上方,且所述旋转盘相对于所述环状凸缘旋转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床研究用血液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缘与所述旋转盘之间设置有滚珠或滚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临床研究用血液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缘的上表面和/或所述旋转盘的下表面设置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用于容纳和限位滚珠的转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床研究用血液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内还设置有电池,所述底壳的底部设置有充电接口。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床研究用血液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外表面或内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上壳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对应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恒立杨勇张晓瑜李大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翰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