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前机盖生产用模压设备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0881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用车前机盖生产用模压设备,包括工作箱和收料台,所述工作箱上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下方的工作箱的内部开设有工作槽,工作槽的内部底面上设置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杆,工作台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圆孔,通过第三液压缸控制其内部的第三活塞杆向下移动,使得定型板向下移动,定型板底部的定型模向下移动,同时控制第一液压缸内部的第一活塞杆向上移动,第一活塞杆推动移动板向上移动,使得移动板上的四个竖直杆推动调节板向上移动,调节定型模与底模之间的距离,使得定型模与底模结合,对机盖板进行模压工作,实现对不同厚度尺寸的机盖板进行模压工作,提高装置的适用范围,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用车前机盖生产用模压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乘用车车前盖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乘用车前机盖生产用模压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乘用车是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车前盖是最醒目的车身构件,是买车者经常要察看的部件之一。对发动机盖的主要要求是隔热隔音、自身质量轻、刚性强。其结构是骨架形式,由外板和内板组成。车前盖在生产加工时,需要使用到模压设备,模压工作时,需要定型模压制出特殊的造型,增加车辆的美观性。现有的乘用车前机盖生产用模压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在上料时机盖板移动到指定位置时,需要人工将机盖板移动到加工位置,然后再进行位置校准工作,浪费时间,影响工作效率;现有的乘用车前机盖生产用模压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对不同厚度尺寸的机盖板进行模压工作,由于同一设备上的定型模与底模之间的距离无法进行调节,需要使用到不同的模压设备,装置的适用范围小,加工成本较大;现有的乘用车前机盖生产用模压设备在加工过程中,机盖板模压完成后,需要人工进行收料,过渡滑轨无法将机盖板进行限制,使得排出的机盖板状态各不相同,不便于收集装箱处理,提高工人的劳动力,影响收料效率。公开为CN20843338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二极管生产用模压设备,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U型架,所述第二U型架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油缸,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具,所述操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上模具位置上下对应的下模具,所述第二U型架的内顶壁上通过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有下料筒,所述下料筒水平设置且两端均为封闭结构,所述下料筒内设有下料机构。本专利技术实现待塑封模压的二极管的间歇自动下料,进而提高加工效率,且能在二极管塑封模压完成后,对二极管两端的引线进行切断,并能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引线切断的长度。该专利与本专利技术相比,存在现有的乘用车前机盖生产用模压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对不同厚度尺寸的机盖板进行模压工作,由于同一设备上的定型模与底模之间的距离无法进行调节,需要使用到不同的模压设备,装置的适用范围小,加工成本较大和机盖板模压完成后,需要人工进行收料,过渡滑轨无法将机盖板进行限制,使得排出的机盖板状态各不相同,不便于收集装箱处理,提高工人的劳动力,影响收料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用车前机盖生产用模压设备及其操作方法,以解决现有的乘用车前机盖生产用模压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在上料时机盖板移动到指定位置时,需要人工将机盖板移动到加工位置,然后再进行位置校准工作,浪费时间,影响工作效率;现有的乘用车前机盖生产用模压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对不同厚度尺寸的机盖板进行模压工作,由于同一设备上的定型模与底模之间的距离无法进行调节,需要使用到不同的模压设备,装置的适用范围小,加工成本较大;现有的乘用车前机盖生产用模压设备在加工过程中,机盖板模压完成后,需要人工进行收料,过渡滑轨无法将机盖板进行限制,使得排出的机盖板状态各不相同,不便于收集装箱处理,提高工人的劳动力,影响收料效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乘用车前机盖生产用模压设备,包括工作箱和收料台,所述工作箱上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下方的工作箱的内部开设有工作槽,工作槽的内部底面上设置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杆,工作台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圆孔,第一活塞杆的顶端穿过圆孔的内部伸出到工作台的外侧,第一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上方设置有存放板,存放板与移动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四角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撑柱,四个支撑柱分别固定设置在工作台的顶面上,存放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顶面中部位置,存放板的顶部设置有底模,存放板与移动板之间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竖直杆,四个竖直杆分别穿过支撑板伸出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限位杆,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上设置有四个限位套,四个限位杆分别穿过四个限位套的内部,调节板的上方设置有顶板,顶板上方的工作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活塞杆,第三活塞杆的底端穿过顶板与定型板的顶面固定连接,四个限位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设置在顶板的底面上,顶板的底部设置有定型板,定型板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定型模,定型板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滑套,四个限位杆分别穿过四个滑套的内部,调节板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横轴,两个横轴之间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设置在调节板的一端,安装板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推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滑块,四个滑块分别设置在两个横轴上,机盖板设置在推板上,调节板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收料仓,收料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板,收料仓的底部设置有过渡滑轨,收料仓与过渡滑轨的内部连通,顶盖板与收料仓之间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下方的收料仓的侧壁焊接有固定板。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开设有四个通孔,四个限位套分别固定设置在四个通孔的内部,且限位套与限位杆的接触面为光滑面,减小摩擦力,使得调节板进行上下时,通过四个限位杆能够限制调节板的移动方向,提高调节板移动时的稳定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型板的四角位置分别开设有四个通孔,四个滑套分别设置在四个通孔的内部,通过第三液压缸控制其内部的第三活塞杆向下移动,使得定型板向下移动,定型板底部的定型模向下移动,与底模结合,对前机盖进行模压工作。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横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垫块,且两个横轴相互平行,使得两个横轴架设在垫块上,便于滑块的滑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横轴的外表面与滑块的接触面为光滑面,减小摩擦力,通过两个横轴能够限制推板的移动方向,同时对推板起到支撑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中部位置开设有通孔,第二液压缸固定设置在通孔的内部,将机盖板放在推板上后,通过第二液压缸控制其内部的第二活塞杆向缸体外侧移动,第二活塞杆推动推板向底模的方向移动,在机盖板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停止移动,便于下一步的模压定型工作。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通孔,与固定板上通孔对应位置的调节板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能够通过螺栓将固定板固定在调节板上,固定调节板的位置,便于下料工作的进行。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口与推板的位置对应,且收料仓与过渡滑轨之间的夹角为150°,机盖板模压完成后,控制推板向收料仓的方向移动,使得机盖板移动到进料口的内部,由于收料仓与过渡滑轨之间的夹角为°,通过重力作用,机盖板由收料仓移动到过渡滑轨的内部,由过渡滑轨的底端排出,便于工人进行的收料,过渡滑轨能够将机盖板进行限制,使得排出的机盖板同一状态排出,便于收集装箱处理,降低工人的劳动力,提高收料效率。一种乘用车前机盖生产用模压设备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机盖板放在推板上后,通过第二液压缸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用车前机盖生产用模压设备,包括工作箱(1)和收料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上设置有工作台(34),工作台(34)下方的工作箱(1)的内部开设有工作槽(4),工作槽(4)的内部底面上设置有第一液压缸(3),第一液压缸(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杆(5),工作台(34)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圆孔(17),第一活塞杆(5)的顶端穿过圆孔(17)的内部伸出到工作台(34)的外侧,第一活塞杆(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移动板(24),移动板(24)的上方设置有存放板(33),存放板(33)与移动板(24)之间设置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底部四角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撑柱(6),四个支撑柱(6)分别固定设置在工作台(34)的顶面上,存放板(33)固定设置在支撑板(7)的顶面中部位置,存放板(33)的顶部设置有底模(32),存放板(33)与移动板(24)之间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竖直杆(25),四个竖直杆(25)分别穿过支撑板(7)伸出到支撑板(7)的上方;/n所述支撑板(7)的顶部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限位杆(10),支撑板(7)的上方设置有调节板(8),调节板(8)上设置有四个限位套(18),四个限位杆(10)分别穿过四个限位套(18)的内部,调节板(8)的上方设置有顶板(12),顶板(12)上方的工作箱(1)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液压缸(14),第三液压缸(14)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活塞杆(13),第三活塞杆(13)的底端穿过顶板(12)与定型板(15)的顶面固定连接,四个限位杆(10)的顶端分别固定设置在顶板(12)的底面上,顶板(12)的底部设置有定型板(15),定型板(15)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定型模(11),定型板(15)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滑套(16),四个限位杆(10)分别穿过四个滑套(16)的内部,调节板(8)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横轴(31),两个横轴(31)之间设置有安装板(26),安装板(26)设置在调节板(8)的一端,安装板(26)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液压缸(9),第二液压缸(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塞杆(27),第二活塞杆(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29),推板(2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滑块(28),四个滑块(28)分别设置在两个横轴(31)上,机盖板(30)设置在推板(29)上,调节板(8)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收料仓(23),收料仓(23)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板(20),收料仓(23)的底部设置有过渡滑轨(19),收料仓(23)与过渡滑轨(19)的内部连通,顶盖板(20)与收料仓(23)之间设置有进料口(21),进料口(21)下方的收料仓(23)的侧壁焊接有固定板(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前机盖生产用模压设备,包括工作箱(1)和收料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上设置有工作台(34),工作台(34)下方的工作箱(1)的内部开设有工作槽(4),工作槽(4)的内部底面上设置有第一液压缸(3),第一液压缸(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杆(5),工作台(34)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圆孔(17),第一活塞杆(5)的顶端穿过圆孔(17)的内部伸出到工作台(34)的外侧,第一活塞杆(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移动板(24),移动板(24)的上方设置有存放板(33),存放板(33)与移动板(24)之间设置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底部四角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撑柱(6),四个支撑柱(6)分别固定设置在工作台(34)的顶面上,存放板(33)固定设置在支撑板(7)的顶面中部位置,存放板(33)的顶部设置有底模(32),存放板(33)与移动板(24)之间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竖直杆(25),四个竖直杆(25)分别穿过支撑板(7)伸出到支撑板(7)的上方;
所述支撑板(7)的顶部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限位杆(10),支撑板(7)的上方设置有调节板(8),调节板(8)上设置有四个限位套(18),四个限位杆(10)分别穿过四个限位套(18)的内部,调节板(8)的上方设置有顶板(12),顶板(12)上方的工作箱(1)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液压缸(14),第三液压缸(14)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活塞杆(13),第三活塞杆(13)的底端穿过顶板(12)与定型板(15)的顶面固定连接,四个限位杆(10)的顶端分别固定设置在顶板(12)的底面上,顶板(12)的底部设置有定型板(15),定型板(15)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定型模(11),定型板(15)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滑套(16),四个限位杆(10)分别穿过四个滑套(16)的内部,调节板(8)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横轴(31),两个横轴(31)之间设置有安装板(26),安装板(26)设置在调节板(8)的一端,安装板(26)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液压缸(9),第二液压缸(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塞杆(27),第二活塞杆(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29),推板(2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滑块(28),四个滑块(28)分别设置在两个横轴(31)上,机盖板(30)设置在推板(29)上,调节板(8)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收料仓(23),收料仓(23)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板(20),收料仓(23)的底部设置有过渡滑轨(19),收料仓(23)与过渡滑轨(19)的内部连通,顶盖板(20)与收料仓(23)之间设置有进料口(21),进料口(21)下方的收料仓(23)的侧壁焊接有固定板(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前机盖生产用模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8)上设置有开设有四个通孔,四个限位套(18)分别固定设置在四个通孔的内部,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兵兵蒯家波贾桂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