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柔性膜材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80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柔性膜材窗帘,包括有柔性薄膜窗帘本体和罩壳,所述罩壳由上罩壳和下罩壳组成,且所述罩壳内的一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外壁上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上的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机相连接,所述罩壳的两侧对称设有端盖,两个所述端盖的中心均设有圆孔,且两个所述端盖的顶端均设有与所述上罩壳相匹配的安装码,所述驱动轮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设有皇冠,所述皇冠的一侧设有卷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器接收信号,传递至电机控制驱动轴转动,继而带动卷管转动,使柔性薄膜窗帘本体实现电动升降开合,且柔性薄膜具有5%‑10%可见光透光率和0.2太阳能获取率,更加适合居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柔性膜材窗帘
本技术涉及窗帘
,主要涉及一种电动柔性膜材窗帘。
技术介绍
窗帘作为家居、办公中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之一,主要用于遮挡阳光,并起到保护隐私的作用,传统的窗帘多采用手动控制的方式实现窗帘的开合,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智能化的家居体验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厂家也对窗帘进行了智能化设计,能自动实现窗帘的开合,操作省力。但是目前智能化窗帘的结构设计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控制装置的结构大,占用安装空间,结构不够紧凑,不符合人们对美观度的要求,有些窗帘的信号接收器还露置于窗帘外部,影响窗帘在窗户上的安装,另外,有些窗帘驱动结构复杂,零件繁多,容易发生故障,维修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电动柔性膜材窗帘,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柔性膜材窗帘,包括有柔性薄膜窗帘本体和罩壳,所述罩壳由上罩壳和下罩壳组成,且所述罩壳内的一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外壁上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上的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柔性膜材窗帘,包括柔性薄膜窗帘本体(1)、罩壳(2)、上罩壳(21)、限位卡槽(21a)、下罩壳(22)、限位卡板(22a)、端盖(23)、圆孔(23a)、安装码(24)、电机(25)、驱动轴(25a)、卷管(26)、驱动轮(27)、控制器(27a)、皇冠(28)、外螺纹(28a)、通孔(28b)、端塞(29);连接柱(29a);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2)由上罩壳(21)和下罩壳(22)和底部限位卡槽(21a)组成,且所述罩壳(2)内的一端设有电机(25),所述电机(25)的输出端设有驱动轴(25a),所述驱动轴(25a)的外壁上设有驱动轮(27),所述驱动轮(27)上的一侧设有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柔性膜材窗帘,包括柔性薄膜窗帘本体(1)、罩壳(2)、上罩壳(21)、限位卡槽(21a)、下罩壳(22)、限位卡板(22a)、端盖(23)、圆孔(23a)、安装码(24)、电机(25)、驱动轴(25a)、卷管(26)、驱动轮(27)、控制器(27a)、皇冠(28)、外螺纹(28a)、通孔(28b)、端塞(29);连接柱(29a);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2)由上罩壳(21)和下罩壳(22)和底部限位卡槽(21a)组成,且所述罩壳(2)内的一端设有电机(25),所述电机(25)的输出端设有驱动轴(25a),所述驱动轴(25a)的外壁上设有驱动轮(27),所述驱动轮(27)上的一侧设有控制器(27a),所述控制器(27a)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机(25)相连接;所述罩壳(2)的两侧对称设有端盖(23),两个所述端盖(23)的中心均设有圆孔(23a),且两个所述端盖(23)的顶端均设有与所述上罩壳(21)相匹配的安装码(24);所述驱动轮(27)远离所述电机(25)的一侧设有皇冠(28),所述皇冠(28)的一侧设有卷管(26),所述卷管(26)与所述柔性薄膜窗帘本体(1)的顶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柔性膜材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壳(21)的底部内侧设有限位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玉米科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