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抗肿瘤药物技术

技术编号:252068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钌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原料制成:金属钌纳米线3‑5份、聚环氧丙烷二缩水甘油醚改性吡啶五胺(Ⅲ)10‑15份、环氧基硅烷偶联剂0.5‑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金属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包含该材料的抗肿瘤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金属钌纳米材料对肿瘤疗效好,选择性佳,毒副作用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抗肿瘤药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抗肿瘤药物。
技术介绍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癌症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第一死因。小分子药物治疗仍然是临床上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存在着多个负面特征,例如:在水中溶解度低,难以直接利用;血浆半衰期过短,必须连续重复给药;靶向性差,对机体存在毒副作用;肿瘤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等。因此,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显得尤为重要。纳米药物与常规药物相比较,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反应活性高、活性中心多、吸附能力强等特性,具有以下特点:(1)稳定性好、对胃肠刺激小;(2)改变膜转运机制,增加药物对生物膜的透过性,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及穿过血脑屏障等;(3)生物亲和性高、受性好,毒副作用小;(4)具有缓释作用,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作用时间;(5)有利于药物的局部滞留,增加药物与肠壁接触的时间和面积,提高口服药物吸收利用度等。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纳米材料还或多或少存在毒副作用也是十分明显,并且对于很多肿瘤并不起作用。钌配合物是低毒性的且易于被肿瘤吸收,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抗癌药物之一。到临床研究阶段的金属钌配合物目前为止只有NAMI-A和KP1019两种,大部分的金属钌配合物存在溶解性差、合成复杂、合成原料成本高、获取的实际效益低等弊端。申请号为201811610113.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一种金属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属钌配合物溶解于多羧酸化合物水溶液,并进行超声波分散,得到混合液A,其中,金属钌配合物由含氨基的多吡啶配体与三氯化钌配位形成;2)将混合液A进行水浴加热,得到反应液B;3)用碱性试剂调节反应液B的pH值,然后,将反应液B的上清液透析,收集透析得到的水溶液,并将水溶液冻干,即得金属钌纳米材料。该专利技术的金属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氨基的质子化和水热法,将难溶于水的金属钌配合物用可溶于水的多羧酸化合物进行包裹,使得所制金属钌纳米材料水溶性好、光稳定强、荧光量子产率较高、肿瘤光动力治疗高、生物相容性好、单线态氧产率较高。但其载药率和功能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改善金属钌纳米材料的性能稳定性、载药量和功能性,提高其对肿瘤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金属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抗肿瘤药物,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效率高,制备成本低廉,适合连续规模化生产;制备得到的纳米材料用于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疗效好,选择性佳,毒副作用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金属钌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原料制成:金属钌纳米线3-5份、聚环氧丙烷二缩水甘油醚改性吡啶五胺(Ⅲ)10-15份、环氧基硅烷偶联剂0.5-1.5份。优选的,所述环氧基硅烷偶联剂为2-(3,4-环氧环己烷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三甲氧基[2-(7-氧杂二环[4.1.0]庚-3-基)乙基]硅烷、5,6-环氧基己基三乙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金属钌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参见申请号为200510012266.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1。优选的,所述聚环氧丙烷二缩水甘油醚改性吡啶五胺(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环氧丙烷二缩水甘油醚、吡啶五胺(Ⅲ)、碱性催化剂加入到高沸点溶剂中,在70-80℃下搅拌反应7-10小时,后在水中沉出,过滤,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5-95℃下干燥至恒重,得到聚环氧丙烷二缩水甘油醚改性吡啶五胺(Ⅲ)。优选的,所述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高沸点溶剂为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聚环氧丙烷二缩水甘油醚、吡啶五胺(Ⅲ)、碱性催化剂、高沸点溶剂的摩尔比为5:2:(1-2):(20-3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金属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和原料按重量份比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料,然后加入水,在80-90℃下搅拌2-4小时,后冷冻干燥,得到金属钌纳米材料。优选的,所述混合料、水的质量比1:(3-5)。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肿瘤药物,该抗肿瘤药物包括金属钌纳米材料。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属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效率高,制备成本低廉,适合连续规模化生产。(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属钌纳米材料,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纳米材料还或多或少存在毒副作用也是十分明显,并且对于很多肿瘤并不起作用的缺陷,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金属钌配合物存在溶解性差、合成复杂、合成原料成本高、获取的实际效益低等弊端,具有对肿瘤疗效好,选择性佳,毒副作用小的优点。(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属钌纳米材料,结合了无机金属钌纳米线和金属有机聚环氧丙烷二缩水甘油醚改性吡啶五胺(Ⅲ)的优点,使得其光稳定强、荧光量子产率较高、肿瘤光动力治疗效果好、生物相容性好、单线态氧产率较高,使其可用于生物的荧光成像和抗肿瘤药物等,应用范围广。(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属钌纳米材料,金属有机聚环氧丙烷二缩水甘油醚改性吡啶五胺(Ⅲ)通过环氧丙烷二缩水甘油醚改性改善了其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得其肿瘤光动力治疗效果更佳。(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属钌纳米材料,通过环氧基硅烷偶联剂的架桥作用,使得各原料均以化学键连接在一起,使得纳米材料性能更加稳定。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中所需原料均为商业购买;所述金属钌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参见申请号为200510012266.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1。实施例1一种金属钌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原料制成:金属钌纳米线3份、聚环氧丙烷二缩水甘油醚改性吡啶五胺(Ⅲ)10份、环氧基硅烷偶联剂0.5份;所述环氧基硅烷偶联剂为2-(3,4-环氧环己烷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聚环氧丙烷二缩水甘油醚改性吡啶五胺(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环氧丙烷二缩水甘油醚、吡啶五胺(Ⅲ)、碱性催化剂加入到高沸点溶剂中,在70℃下搅拌反应7小时,后在水中沉出,过滤,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5℃下干燥至恒重,得到聚环氧丙烷二缩水甘油醚改性吡啶五胺(Ⅲ);所述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钾;所述高沸点溶剂为二甲亚砜。所述聚环氧丙烷二缩水甘油醚、吡啶五胺(Ⅲ)、碱性催化剂、高沸点溶剂的摩尔比为5:2:1:20。一种所述金属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和原料按重量份比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料,然后加入水,在80℃下搅拌2小时,后冷冻干燥,得到金属钌纳米材料;所述混合料、水的质量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钌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原料制成:金属钌纳米线3-5份、聚环氧丙烷二缩水甘油醚改性吡啶五胺(Ⅲ)10-15份、环氧基硅烷偶联剂0.5-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钌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原料制成:金属钌纳米线3-5份、聚环氧丙烷二缩水甘油醚改性吡啶五胺(Ⅲ)10-15份、环氧基硅烷偶联剂0.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钌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基硅烷偶联剂为2-(3,4-环氧环己烷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三甲氧基[2-(7-氧杂二环[4.1.0]庚-3-基)乙基]硅烷、5,6-环氧基己基三乙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钌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环氧丙烷二缩水甘油醚改性吡啶五胺(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环氧丙烷二缩水甘油醚、吡啶五胺(Ⅲ)、碱性催化剂加入到高沸点溶剂中,在70-80℃下搅拌反应7-10小时,后在水中沉出,过滤,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5-95℃下干燥至恒重,得到聚环氧丙烷二缩水甘油醚改性吡啶五胺(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钌纳米材料,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兴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吱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