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素联合L-丝氨酸复方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682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饥饿素联合L‑丝氨酸复方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从在体及离体两个水平展开,在体动物模型实验采用盲肠结扎穿刺的小鼠脓毒症模型CLP,离体实验采用小鼠的小肠、肝脏和脾脏对应的原代细胞,拟观察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刺组及盲肠结扎穿刺并给予外源饥饿素条件下,各组织/细胞内铁代谢相关蛋白表达变化,激活或阻断GHSR1a受体、MAPK(ErK1/2)信号通路后铁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和细胞铁含量的变化,并监测小鼠血清铁含量、红细胞生成及组织铁含量的变化,验证Ghrelin/GHSR1a/MAPK在盲肠结扎穿孔模型下参与调控机体各组织间铁动员,增加血清铁、降低铁调素及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最终减轻脓毒症贫血及组织缺氧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饥饿素联合L-丝氨酸复方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饥饿素与L-丝氨酸复方的应用
,尤其涉及饥饿素联合L-丝氨酸复方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
技术介绍
脓毒症是指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所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SingerM,DeutschmanCS,SeymourCW,etal.Thethirdinternationalconsensusdefinitionsforsepsisandsepticshock(Sepsis-3)[J].JAMA,2016,315(8):801-810.)。脓毒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主要表现为血液中炎性介质的持续高浓度存在,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encephalopathy,SAE)是由脓毒症引起的脑功能障碍。(ZhangLN,WangXT,AiYH,etal.Epidemiologicalfeaturesandriskfactorsofsepsis-associatedencephalopathyinintensivecareunitpatients:2008-2011[J].ChinMedJ(Engl)2012,125(5):828-831.)SAE病情从谵妄到深昏迷,以行为、认知、觉醒和意识改变为特征,且相当比例的患者存在长期认知功能障等。脓毒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中无细菌入侵,仍可发生脑功能障碍,其发生是由于感染引起机体产生全身炎症反应并作用于大脑,从而导致脑内炎性反应、微循环、血脑屏障及神经递质传递异常等所致。(BergRM,BaileyDM.Neuro-oxidative-nitrosativestressinsepsis[J].JCerebBloodFlowMetab,2011,31(7):1532-1544.)70%的脓毒症患者具有从嗜睡到昏迷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超过80%的患者存在脑电图异常。SAE是ICU中最常见脑病。(唐会,罗丹,纪木火,杨建军.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07):717-720.)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是控制脓毒症相关性脑病进展的一个关键措施。L-丝氨酸是一种重要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物质,对神经元存活及神经突起的生长有重要作用。L-丝氨酸在脑内分布广泛,大脑皮质、海马、胼胝体、小脑皮质及脑干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YasudaE,MaN,SembaR.ImmunohistochemicaldemonstrationofL-serinedistributionintheratbrain.Neuroreport,2001,17,12(5):1027-1030)。同时L-丝氨酸作为一种抑制性氨基酸,脑损伤后使用可逆转兴奋性氨基酸/抑制性氨基酸比例失调,激活脑内的甘氨酸受体,从而拮抗或抑制谷氨酸的兴奋性神经毒性(WangGH,JiangZL,ChenZQ,etal.NeuroprotectiveeffectofL-serineagainsttemporarycerebralischemiainrats.JNeurosciRes,2010,88(9):2035-2045)。我们的实验结果发现,L-丝氨酸治疗可以抑制脱髓鞘损伤,改善小鼠空间学习及记忆能力,缓解焦虑情绪;L-丝氨酸对白质损伤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促进少突胶质细胞增生有关。脓毒症可同时导致脓毒症相关性贫血(SoaresMP,HamzaI.MacrophagesandIronMetabolism.Immunity.2016Mar15;44(3):492-504.PubMedPMID:26982356.PubmedCentralPMCID:4794998)。脓毒症患者入住ICU后大多进食差或需鼻饲,常发生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可降低免疫力,加重感染。同时,炎症可导致患者肠黏膜受损,营养素(尤其是铁)吸收减少。研究表明,75%的脓毒症ICU危重症患者会发生缺铁(BatemanAP,McArdleF,WalshTS.Timecourseofanemiaduringsixmonthsfollowupfollowingintensivecaredischargeandfactorsassociatedwithimpairedrecoveryoferythropoiesis.Criticalcaremedicine.2009Jun;37(6):1906-12.PubMedPMID:19384207)。脓毒症相关性贫血发生率仅次于缺铁性贫血,被称为“慢性病贫血”。由于患者的医源性失血、血浆铁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受抑制及红细胞寿命缩短、营养不良等原因,贫血成为脓毒症的常见特征且可能使病情复杂化。入住ICU3天内贫血发生率可高达90%以上,且贫血程度会随住院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因脓毒症贫血治疗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饥饿素在脓毒症动物模型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发现在盲肠结扎穿的大鼠脓毒症模型5小时后饥饿素表达显著降低,给与饥饿素后可改善血液动力学、增加心输出量、减弱脓毒症模型大鼠炎症反应、下调血浆及组织中促炎介质的释放、器官损伤和降低死亡率(WangW,BansalS,FalkS,LjubanovicD,SchrierR.Ghrelinprotectsmiceagainstendotoxemia-inducedacutekidneyinjury.AmericanjournalofphysiologyRenalphysiology.2009Oct;297(4):F1032-7.PubMedPMID:19625378)。据此我们推测脓毒症导致内源性饥饿素表达降低,铁调素表达增高。通过提高脓毒症患者血清饥饿素可促进Ghrelin/GOAT/GHSR1a/MAPK系统激活上调膜铁转运蛋白1表达,增加小肠饮食吸收铁、肝脏储存铁以及脾脏巨噬细胞回收铁的输出,从而加速机体组织铁的动员。从而,一方面增加血清铁含量,降低血清铁调素含量,抑制脓毒症患者血清铁的持续下降,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另一方面为红细胞的生成提供更多的铁。最终缓解脓毒症患者的贫血、组织缺氧和炎症情况。而L-丝氨酸是潜在性的甘氨酸受体激动剂,脑内含量丰富。在成年动物体内,甘氨酸受体的活化会诱导Cl-内流和神经元超极化,从而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甘氨酸受体的活化可能通过抵消脑卒中时神经元的去极化而对抗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以及之后导致细胞死亡的生物化学级联反应。另外一方面,L-丝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一种非必需氨基酸,为合成磷脂酰丝氨酸、鞘脂、核苷酸及神经递质D-丝氨酸的前体;也是一种重要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元存活及神经突起的生长有重要作用20。L-丝氨酸及其代谢产物不仅为细胞增殖所需,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它还有特殊的功能,为脑的发育和许多正常功能所需。脓毒症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脓毒症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多脏器支持治疗、抗炎治疗,液体复苏等治疗方法。因为病理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少,脓毒症的治疗也没有取得较大的突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饥饿素联合L-丝氨酸复方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其特征在于:L-丝氨酸与饥饿素联用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从在体及离体两个水平展开,在体动物模型实验采用盲肠结扎穿刺的小鼠脓毒症模型CLP,离体实验采用小鼠的小肠、肝脏和脾脏对应的原代细胞,拟观察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刺组及盲肠结扎穿刺并给予外源饥饿素条件下,各组织/细胞内铁代谢相关蛋白表达变化,激活或阻断GHSR1a受体、MAPK(ErK1/2)信号通路后铁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和细胞铁含量的变化,并监测小鼠血清铁含量、红细胞生成及组织铁含量的变化,验证Ghrelin/GHSR1a/MAPK在盲肠结扎穿孔模型下参与调控机体各组织间铁动员,增加血清铁、降低铁调素及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最终减轻脓毒症贫血及组织缺氧损伤。/n

【技术特征摘要】
1.饥饿素联合L-丝氨酸复方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其特征在于:L-丝氨酸与饥饿素联用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从在体及离体两个水平展开,在体动物模型实验采用盲肠结扎穿刺的小鼠脓毒症模型CLP,离体实验采用小鼠的小肠、肝脏和脾脏对应的原代细胞,拟观察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刺组及盲肠结扎穿刺并给予外源饥饿素条件下,各组织/细胞内铁代谢相关蛋白表达变化,激活或阻断GHSR1a受体、MAPK(ErK1/2)信号通路后铁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和细胞铁含量的变化,并监测小鼠血清铁含量、红细胞生成及组织铁含量的变化,验证Ghrelin/GHSR1a/MAPK在盲肠结扎穿孔模型下参与调控机体各组织间铁动员,增加血清铁、降低铁调素及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最终减轻脓毒症贫血及组织缺氧损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饥饿素联合L-丝氨酸复方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小肠、肝脏和脾脏对应的原代细胞具体为小肠上皮细胞、肝实质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饥饿素联合L-丝氨酸复方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组在手术半小时后给药,给药浓度即L-丝氨酸的浓度为342mg/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饥饿素联合L-丝氨酸复方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晓宇顾袁瑢李华镭姜岱山潘闽骆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