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艾叶成分的艾灸棒的组成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52068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艾叶成分的艾灸棒的组成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艾叶、生莆、银花、柴胡、黄苓、板兰根、贯仲、苍术、生仁、防风、生甘草、老姜、牛藤、秦艽、肉桂、独活、徐长卿、川椒、红花,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炙甘草、防风、柴胡、升麻、酒生地黄、酒知母各、黄耆、酒黄柏、羌活进行风干粉碎细末混合按照比例加入苯乙醇,木粉,玉米芯粉,甘薯发酵渣粉,淀粉,着色剂适量,水,工作人员将先将着色剂溶于水中,配制着色剂水溶液,先将少量着色剂水溶液加入淀粉中,搅拌分散均匀后;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该配方操作简单,配方过程简化,能精确制备出对用户进行多功能的辅料疗效和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艾叶成分的艾灸棒的组成配方
本专利技术涉及艾叶成分艾灸棒
,具体为一种含艾叶成分的艾灸棒的组成配方。
技术介绍
艾灸棒,又称温筒灸或温灸棒,是用金属等材质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材质有纯铜、不锈钢、铁质等;是一种新型的温灸器是应用供气球源源不断提供艾条焚烧所需的氧气,并且形成高压的药物气流向病灶部位、穴位深层冲透,可以直接进行对药物气体热度的操控,并增设药物瓷碗,方便了施治用药,按病情需要可外加姜、蒜、药饼等,增强治疗作用,增设聚气防灼罩,使药物气体能在病灶部位、穴位聚留,提高疗效,防止灼伤的外患,当停止温灸时,焚烧筒内火种自动熄灭;现有技术中,艾灸棒配方疗效过于单一,操作复杂,配方过程繁琐,不能对用户进行多功能的辅助治疗:所以更加需要一种含艾叶成分的艾灸棒的组成配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艾叶成分的艾灸棒的组成配方,具有该配方操作简单,配方过程简化,能精确制备出对用户进行多功能的辅料疗效和实用性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艾叶成分的艾灸棒的组成配方,包括艾叶50至80克、生莆15克、银花15克、柴胡10克、黄苓10克、板兰根10克、贯仲15克、苍术10克、生仁15克、防风10克、生甘草5克、老姜、牛藤、秦艽、肉桂、独活、徐长卿、川椒、红花各10克,酸枣仁18克、甘草6克、知母12克、茯苓6克、川芎6克,炙甘草各6克、防风7.5克、柴胡、升麻、酒生地黄、酒知母各15克、黄耆60克、酒黄柏、羌活各30克进行风干粉碎细末混合;所述制备方法如下;其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混合物加入苯乙醇、木粉、玉米芯粉、甘薯发酵渣粉、淀粉、香料、水搅拌作为糊化淀粉备用;步骤二:先将着色剂溶于水中,配制着色剂水溶液;步骤三:配制糊化淀粉;先将少量着色剂水溶液加入淀粉中,搅拌分散均匀后,再加入余量水溶液,搅拌混合分散均匀,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淀粉全部糊化;步骤四:配制膏状体;按配方量先将苯乙醇同糊化淀粉充分混合均匀,同时将木粉、玉米芯粉和甘薯发酵渣粉混合均匀,然后将两种物料混合,充分搅拌后,即得黏稠膏状体。步骤五:加压成形;将以上制得的黏稠膏状体注入模型中加压成形,或倒入型框制成圆柱状体后,再经切割制得成圆柱体;步骤六:干燥;将制得的成形体经自然干燥或送入烘箱、烘房于烘干,即得成品定型。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烘箱、烘房温度于50~60℃下烘干。优选的,所述苯乙醇100份,木粉600份,玉米芯粉600份,甘薯发酵渣粉600份,淀粉15份,着色剂适量,水85份。优选的,所述步骤四配制膏状体,可手动调节粘稠度到预定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一种含艾叶成分的艾灸棒的组成配方: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工艺流程,工艺过程简化,能有效的对人体进行多功能的辅料疗效,使得艾灸棒功效多功能化如(活血化瘀、去湿热、安神、肝血不足、虚热扰神证,临床可见失眠心悸、虚烦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等症),通过材料的配比使得辅助疗效可控制,制备步骤更加的确定了实用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含艾叶成分的艾灸棒的组成配方,一种含艾叶成分的艾灸棒的组成配方,包括艾叶50至80克、生莆15克、银花15克、柴胡10克、黄苓10克、板兰根10克、贯仲15克、苍术10克、生仁15克、防风10克、生甘草5克、老姜、牛藤、秦艽、肉桂、独活、徐长卿、川椒、红花各10克,酸枣仁18克、甘草6克、知母12克、茯苓6克、川芎6克,炙甘草各6克、防风7.5克、柴胡、升麻、酒生地黄、酒知母各15克、黄耆60克、酒黄柏、羌活各30克进行风干粉碎细末混合;所述制备方法如下;其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混合物加入苯乙醇、木粉、玉米芯粉、甘薯发酵渣粉、淀粉、香料、水搅拌作为糊化淀粉备用;步骤二:先将着色剂溶于水中,配制着色剂水溶液;步骤三:配制糊化淀粉;先将少量着色剂水溶液加入淀粉中,搅拌分散均匀后,再加入余量水溶液,搅拌混合分散均匀,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淀粉全部糊化;步骤四:配制膏状体;按配方量先将苯乙醇同糊化淀粉充分混合均匀,同时将木粉、玉米芯粉和甘薯发酵渣粉混合均匀,然后将两种物料混合,充分搅拌后,即得黏稠膏状体。步骤五:加压成形;将以上制得的黏稠膏状体注入模型中加压成形,或倒入型框制成圆柱状体后,再经切割制得成圆柱体;步骤六:干燥;将制得的成形体经自然干燥或送入烘箱、烘房于烘干,即得成品定型。步骤六中烘箱、烘房温度于50~60℃下烘干,苯乙醇100份,木粉600份,玉米芯粉600份,甘薯发酵渣粉600份,淀粉15份,着色剂适量,水85份,步骤四配制膏状体,可手动调节粘稠度到预定值;通过对材料的成分的限定,保证了设备的质量的稳定性,对配比的控制进一步的提高了产品的准确性,材料的配比使得药效高且可控制,温度的限定保证了高温过程风干时的稳定性。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一种含艾叶成分的艾灸棒的组成配方;通过手动将艾叶、生莆、银花、柴胡、黄苓、板兰根、贯仲、苍术、生仁、防风、生甘草、老姜、牛藤、秦艽、肉桂、独活、徐长卿、川椒、红花,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炙甘草、防风、柴胡、升麻、酒生地黄、酒知母各、黄耆、酒黄柏、羌活进行风干粉碎细末混合按照比例加入苯乙醇,木粉,玉米芯粉,甘薯发酵渣粉,淀粉,着色剂适量,水,工作人员将先将着色剂溶于水中,配制着色剂水溶液,先将少量着色剂水溶液加入淀粉中,搅拌分散均匀后,再加入余量水溶液,搅拌混合分散均匀,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淀粉全部糊化,按配方量先将苯乙醇同糊化淀粉充分混合均匀,同时将木粉、玉米芯粉和甘薯发酵渣粉混合均匀,然后将两种物料混合,充分搅拌后,即得黏稠膏状体,加压成形,将以上制得的黏稠膏状体注入模型中加压成形,或倒入型框制成圆柱状体后,再经切割制得成圆柱体,将制得的成形体经自然干燥或送入烘箱、烘房于烘干,即得成品定型,通过加入的不同的中药材进行风干研磨,使得燃烧艾灸棒时含有艾叶和少量的中药产生烟气,会让使用者有效的增加了多功能的辅料疗效,通过材料的配比使得辅助疗效可控制,制备步骤更加的确定了实用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艾叶成分的艾灸棒的组成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艾叶50至80克、生莆15克、银花15克、柴胡10克、黄苓10克、板兰根10克、贯仲15克、苍术10克、生仁15克、防风10克、生甘草5克、老姜、牛藤、秦艽、肉桂、独活、徐长卿、川椒、红花各10克,酸枣仁18克、甘草6克、知母12克、茯苓6克、川芎6克,炙甘草各6克、防风7.5克、柴胡、升麻、酒生地黄、酒知母各15克、黄耆60克、酒黄柏、羌活各30克进行风干粉碎细末混合;所述制备方法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艾叶成分的艾灸棒的组成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艾叶50至80克、生莆15克、银花15克、柴胡10克、黄苓10克、板兰根10克、贯仲15克、苍术10克、生仁15克、防风10克、生甘草5克、老姜、牛藤、秦艽、肉桂、独活、徐长卿、川椒、红花各10克,酸枣仁18克、甘草6克、知母12克、茯苓6克、川芎6克,炙甘草各6克、防风7.5克、柴胡、升麻、酒生地黄、酒知母各15克、黄耆60克、酒黄柏、羌活各30克进行风干粉碎细末混合;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艾叶成分的艾灸棒的组成配方,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将混合物加入苯乙醇、木粉、玉米芯粉、甘薯发酵渣粉、淀粉、香料、水搅拌作为糊化淀粉备用;
步骤二:先将着色剂溶于水中,配制着色剂水溶液;
步骤三:配制糊化淀粉;先将少量着色剂水溶液加入淀粉中,搅拌分散均匀后,再加入余量水溶液,搅拌混合分散均匀,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淀粉全部糊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海周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源生狼和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