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阻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058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阻断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轮,两个所述转轮之间设置有弧形齿盘,所述连通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渡箱,所述连通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水平螺纹杆,所述竖直螺纹杆远离过渡箱的一侧啮合连接有水平齿轮,所述水平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的侧面啮合连接有斜齿轮,所述斜齿轮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水平齿轮的上方设置有抽气箱,所述抽气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抽气杆,该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阻断装置,通过环形气囊与过渡箱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在达到阻断临界点时改变阻断点,防止对患者血管造成损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阻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阻断装置。
技术介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又称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病,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血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是下肢静脉,又以左下肢最为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可遗留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下肢静脉血栓若未及时治疗,将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甚至致残,在急性阶段由于血栓脱落所引起的肺梗塞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手段中,溶栓治疗的效果十分明显,临床上一般采用压迫踝关节的浅静脉丛经深静脉滴入尿激素酶进行药物溶栓治疗,采用的黄皮条扎在患者脚踝上方下肢处,施加压力最大限度的阻断浅静脉开通深静脉,使得尿激酶没有经过机体组织之前,首先经过发生血栓的部位,保证血栓形成局部较高的药物浓度,发挥最大的溶栓效果。但是在黄皮条对血液流通的阻断时,由于血液的积累导致阻断处血管承受血压力增大,并开始将阻断半径不断撑大,因此阻断力开始增大,而血管的承受压力有限,故医生需要及时将黄皮条卸下,防止对患者血管造成损伤,进而影响溶栓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阻断装置,具备在达到阻断临界点时改变阻断点,防止对患者血管造成损伤等优点,解决了现有通过黄皮条阻断,医生无法判断是否达到阻断的临界点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在达到阻断临界点时改变阻断点,防止对患者血管造成损伤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阻断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轮,两个所述转轮之间设置有弧形齿盘,所述转轮的表面穿插设置有通管,所述通管远离转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吸盘,所述吸盘的侧面转动连接有棘杆,所述棘杆的侧面啮合连接有棘轮,所述棘轮的靠近转轮中心的一侧通过拉绳转动连接有承接轮,所述通管的靠近转轮中心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单向阀,所述环形气囊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主抽气管,所述主抽气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次抽气管,所述主抽气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渡箱,所述连通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水平螺纹杆,所述水平螺纹杆的侧面啮合连接有竖直螺纹杆,所述竖直螺纹杆远离过渡箱的一侧啮合连接有水平齿轮,所述水平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的侧面啮合连接有斜齿轮,所述斜齿轮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水平齿轮的上方设置有抽气箱,所述抽气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抽气杆;优选的,所述转轮的侧面开设有弧形槽,且弧形齿盘在被挤压时会滑入到弧形槽内;优选的,所述环形气囊的内部设置有弹力球,在被抽气时弹力球不断相互收紧,造成环形紧缩;优选的,所述斜齿轮啮合连接的弧形齿盘内部设置有支撑杆,保持与斜齿轮始终啮合;优选的,所述棘轮的内部设置有发条轮,在棘杆被卡杆顶起脱离棘轮啮合时,反向转动恢复初始位置;优选的,所述棘杆的侧面设置有拉紧弹簧,且拉紧弹簧的另一侧与吸盘连接;优选的,所述棘杆的侧面设置有凸起,且位于拉紧弹簧的下方;优选的,所述通管的外侧面设置有卡杆,且另一端顶住棘杆侧面的凸起。(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阻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阻断装置,通过环形气囊与过渡箱的配合使用,在需要阻断血液流通时,将外壳套在患者下肢,随后通过主抽气管对环形气囊进行抽气,环形气囊内部填充有弹力球,故在被抽气时弹力球不断相互收紧,造成环形紧缩。随着环形气囊不断紧缩,其内部产生负压通过连通管对水平螺纹杆进行抽气,水平螺纹杆向左移动,当停止抽气时,水平螺纹杆与竖直螺纹杆还未啮合,因此竖直螺纹杆还未发生转动,此时阻断开始,转轮在环形气囊的收缩下与下肢直接接触并对下肢进行挤压。随着阻断的进行,血管内血压不断升高,对与下肢接触的转轮进行挤压,且挤压力不断增大,导致阻断半径不断被撑大,进而使环形气囊被撑大,环形气囊内部空间受迫而增大,因此环形气囊内部的负压不断增加,连通管与之相连,因此水平螺纹杆被持续向左抽动,当血管内血压达到临界点时,水平螺纹杆与竖直螺纹杆刚好达到螺纹啮合。随着血管内血压继续上升,水平螺纹杆带动竖直螺纹杆转动,而竖直螺纹杆与水平齿轮啮合,因此水平齿轮转动,带动锥齿轮转动,而锥齿轮与斜齿轮啮合转动,斜齿轮又与弧形齿盘啮合,故弧形齿盘被带动而转动,又弧形齿盘被转轮卡住,因此在弧形齿盘转动时转动随之转动,且向下肢下端转动,因此阻断点改变,而下肢向下逐渐变细,故阻断半径继续减小,血管内血压得到释放,防止了血压过大对血管造成损伤,从而达到了在达到阻断临界点时改变阻断点,防止对患者血管造成损伤的效果。2、该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阻断装置,通过次抽气管与抽气箱的配合使用,在转轮带动环形气囊向下肢下侧移动时,阻断半径继续减小,血管内血压得到释放,与此同时,水平齿轮转动,其表面设置的凸起随之转动,进而将抽气杆向上顶动,使抽气箱内部形成负压,通过在抽气箱侧面设置的次抽气管对环形气囊进行抽气,使环形气囊再次得到收紧,阻断再次继续进行,从而达到了在改变阻断点后继续进行阻断的效果。3、该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阻断装置,通过吸盘与通管的配合使用,在转轮被与下肢皮肤挤压时,吸盘被压缩,内部气体通过通管下发的单向阀排出,与此同时,棘杆被向吸盘向转轮内部压动,在初始时,棘杆被侧面设置的拉紧弹簧拉紧,但被下方侧面设置的凸起通过通管外侧面设置的卡杆顶住,因此棘杆处于倾斜状态,且在向转轮内侧移动时恢复竖直,与棘轮接触,但不会带动棘轮啮合转动,当转轮在下肢上转动时,吸盘被拉起,棘杆被带动与棘轮发生啮合转动,棘轮转动,通过表面设置的拉绳将承接轮拉动,承接轮发生转动通过拉绳将单向阀拉开,吸盘内部气体泄漏,吸盘不会再对下肢皮肤产生吸力,从而达到了转轮在挤压时防滑,转动时自动脱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面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环形气囊传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斜齿轮与固定杆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水平齿轮与锥齿轮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水平螺纹杆与竖直螺纹杆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抽气杆与抽气箱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弧形齿盘与转轮连接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环形气囊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结构转轮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吸盘放气机构传动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棘杆被卡杆顶住凸起而倾斜示意图。图中:1、外壳,2、环形气囊,3、弧形齿盘,4、转轮,5、主抽气管,6、连通管,7、次抽气管,8、过渡箱,9、水平螺纹杆,10、竖直螺纹杆,11、水平齿轮,12、锥齿轮,13、斜齿轮,14、固定杆,15、抽气杆,16、抽气箱,17、连接管,18、吸盘,19、棘杆,20、棘轮,21、承接轮,22、单向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阻断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气囊(2),所述环形气囊(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轮(4),两个所述转轮(4)之间设置有弧形齿盘(3),所述转轮(4)的表面穿插设置有连接管(17),所述连接管(17)远离转轮(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吸盘(18),所述吸盘(18)的侧面转动连接有棘杆(19),所述棘杆(19)的侧面啮合连接有棘轮(20),所述棘轮(20)的靠近转轮(4)中心的一侧通过拉绳转动连接有承接轮(21),所述连接管(17)的靠近转轮(4)中心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单向阀(22),所述环形气囊(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主抽气管(5),所述主抽气管(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次抽气管(7),所述主抽气管(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通管(6),所述连通管(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渡箱(8),所述连通管(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水平螺纹杆(9),所述水平螺纹杆(9)的侧面啮合连接有竖直螺纹杆(10),所述竖直螺纹杆(10)远离过渡箱(8)的一侧啮合连接有水平齿轮(11),所述水平齿轮(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12),所述锥齿轮(12)的侧面啮合连接有斜齿轮(13),所述斜齿轮(1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杆(14),所述水平齿轮(11)的上方设置有抽气箱(16),所述抽气箱(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抽气杆(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阻断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气囊(2),所述环形气囊(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轮(4),两个所述转轮(4)之间设置有弧形齿盘(3),所述转轮(4)的表面穿插设置有连接管(17),所述连接管(17)远离转轮(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吸盘(18),所述吸盘(18)的侧面转动连接有棘杆(19),所述棘杆(19)的侧面啮合连接有棘轮(20),所述棘轮(20)的靠近转轮(4)中心的一侧通过拉绳转动连接有承接轮(21),所述连接管(17)的靠近转轮(4)中心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单向阀(22),所述环形气囊(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主抽气管(5),所述主抽气管(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次抽气管(7),所述主抽气管(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通管(6),所述连通管(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渡箱(8),所述连通管(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水平螺纹杆(9),所述水平螺纹杆(9)的侧面啮合连接有竖直螺纹杆(10),所述竖直螺纹杆(10)远离过渡箱(8)的一侧啮合连接有水平齿轮(11),所述水平齿轮(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12),所述锥齿轮(12)的侧面啮合连接有斜齿轮(13),所述斜齿轮(1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杆(14),所述水平齿轮(11)的上方设置有抽气箱(1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秋陈雪张贺丽方宏艳李芳增孙艳丽杨爽夏成立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