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58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6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管属于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引流管1和内芯2,引流管1尾部与内芯2尾部连接;引流管1顶部的锥形管3内通道呈锥形,引流管1上部的凹形管4外表面呈凹形处,包裹球囊5,球囊5内设置的注水通道6与设置在引流管1尾部的连接头7连接,锥形管3与凹形管4之间的引流管1上设置有侧孔8。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损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制造
,涉及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管。
技术介绍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可诱发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甚至发生胆囊癌变。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传统治疗方式是开腹胆囊切除术,再微创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随着人们对胆囊功能的重视及保护,保胆取石手术孕育而生,手术方式经历了右上腹小切口保胆手术、腹腔镜辅助右上腹小切口保胆手术以及完全腹腔镜保胆手术。无论是采取开腹还是腹腔镜方式进行胆囊手术,胆囊切除及保胆手术均需要在全麻下进行。对于不能耐受全麻或长时间局麻风险的高龄、高危患者,为了控制急性胆囊炎引起的感染及疼痛,避免胆囊穿孔的发生,多采取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该手术在局麻下完成,超声或X线引导下的将引流管经皮肤-肝脏放置到胆囊腔内。目前临床使用的引流管多为单猪尾胆道外引流管,引流管腔内设有一根牵引线,当引流管位置调整好后,通过收紧牵引线,致使头端引流管完全呈一个襻环,具有防止引流管脱出的作用。较细外径的引流管头端容易牵拉呈襻,而较粗的引流管呈襻则较为困难,因此对于14Fr以上的胆囊穿刺引流管多呈直线型,缺失襻环,容易发生移位及脱出。此外,穿刺及置管过程中,胆囊穿刺点可发生撕裂出血,引流管压迫效果较差。如果穿刺点不在胆囊床上,而在胆囊游离面,胆囊穿刺点可发生胆汁外漏,而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损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的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管。本专利技术包括引流管1和内芯2,引流管1尾部与内芯2尾部连接;引流管1顶部的锥形管3内通道呈锥形,引流管1上部的凹形管4外表面呈凹形处,包裹球囊5,未扩张时呈膜状,两端固定在引流管1上,球囊5内设置的注水通道6与设置在引流管1尾部的连接头7连接,锥形管3与凹形管4之间的引流管1上设置有侧孔8;侧孔8是1个;引流管1长60-100cm,外径为7-18Fr,内径为5-16Fr;球囊(5)是乳胶球囊;球囊5直径1-2cm;注水通道6内径为2Fr;内芯2长度60-100cm,外径4-15Fr,内径3Fr。引流管1尾部外表面设有螺纹9,内芯2尾端设有帽状接头11,接头11内壁设有螺纹12;内芯2置于引流管1内,螺纹9与螺纹12旋转吻合连接;内芯2头端设有阻力块10;内芯2是金属管。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装置头端带有水囊,可避免所有管径的引流管外移位;2.向外牵拉本装置可压迫胆囊穿刺点,预防穿刺点出血及胆漏等并发症;3.本装置球囊直径可变,适合所有性状及大小的胆囊穿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引流管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内芯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组装后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充盈球囊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经皮置入到胆囊内的示意图,其中,1.引流管,2.内芯,3.锥形管,4.凹形管,5.球囊,6.注水通道,7.连接头,8.侧孔,9.螺纹,10.阻力块,11.接头,12.螺纹,13.注水软阀,A.截面,B.截面,C.截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包括引流管1和内芯2;引流管1顶部的锥形管3内通道呈锥形,引流管1上部的凹形管4外表面呈凹形处,包裹乳胶球囊5,乳胶球囊5未扩张时呈膜状,完全扩张直径2cm,上下两端用金属环固定在引流管1上,乳胶球囊5内设置的注水通道6与设置在引流管1尾部的连接头7连接,锥形管3与凹形管4之间的引流管1上设置有1个侧孔8;引流管1长90cm,外径为7Fr,内径为5Fr;注水通道6内径为2Fr;内芯2是金属管,长度90cm,外径4Fr,内径3Fr,内芯2头端设有塑料阻力块10;引流管1尾部外表面设有螺纹9,内芯2尾端设有帽状接头11,接头11内壁设有螺纹12;内芯2置于引流管1内,螺纹9与螺纹12旋转吻合连接。截面A是胆囊壁,截面B是胆囊壁,截面C是皮肤。超声或X线监视下胆囊穿刺成功并留置导丝,将本装置套在导丝上置入胆囊内,用连接在连接头7的注水软阀13注入含有造影剂的生理盐水,经过注水通道6注入乳胶球囊5,充盈乳胶球囊5,退出内芯2及导丝,向外拉近引流管1,使乳胶球囊5紧贴穿刺点,将引流管1固定在穿刺点腹壁上,引流管1尾部连接引流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管,包括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芯(2),引流管(1)尾部与内芯(2)尾部连接;引流管(1)顶部的锥形管(3)内通道呈锥形,引流管(1)上部的凹形管(4)外表面呈凹形处设置球囊(5),球囊(5)内设置的注水通道(6)与设置在引流管(1)尾部的连接头(7)连接,锥形管(3)与凹形管(4)之间的引流管(1)上设置有侧孔(8)。/n

【技术特征摘要】
1.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管,包括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芯(2),引流管(1)尾部与内芯(2)尾部连接;引流管(1)顶部的锥形管(3)内通道呈锥形,引流管(1)上部的凹形管(4)外表面呈凹形处设置球囊(5),球囊(5)内设置的注水通道(6)与设置在引流管(1)尾部的连接头(7)连接,锥形管(3)与凹形管(4)之间的引流管(1)上设置有侧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管,其特征在于,侧孔(8)是1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引流管(1)长60-100cm,外径为7-18Fr,内径为5-16Fr。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管,其特征在于,球囊(5)是乳胶球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玲玲张诚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