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的取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18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的取电结构。它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本燃料电池的取电结构,包括集流板,所述的集流板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其相垂直设置的取电柱,所述的取电柱通过螺接结构与集流板可拆卸相连,且所述的取电柱远离集流板的一端开有呈半球形的对接口,且所述的取电柱的上通过定位组件可拆卸套设有绝缘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减小集流板宽度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的取电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取电结构。
技术介绍
集流板又称集电板,是将燃料电池电堆产生的电能传导出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低电阻率、耐腐蚀性等特性。目前国内燃料电池电堆通过在集流板长侧端引出一薄片结构,与线缆或焊接或机械螺栓结构连接,来将燃料电池电堆的电能导出。该结构适用于低功率较低电流的燃料电池,目前燃料电池功率越做越大,该结构为提升通过电流能力,在集流板厚度不变的条件下,薄片结构越做越宽,影响了装配结构。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进行了探索研究,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申请号:201820087951.0],该技术专利包括燃料电池组件、阳极集流板、阴极集流板、阳极端板、阴极端板、蝶簧和碟簧盖板等;燃料电池电堆还包括电堆禁锢捆扎带,捆扎带包括本体,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折弯部,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折弯部,在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层叠连接时,捆扎带将燃料电池组件、阳极集流板、阴极集流板、阳极端板、阴极端板、蝶形弹簧和弹簧盖板等捆绑禁锢在一起。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结构不够紧凑,集流板的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小集流板宽度的燃料电池的取电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燃料电池的取电结构,包括集流板,所述的集流板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其相垂直设置的取电柱,所述的取电柱通过螺接结构与集流板可拆卸相连,且所述的取电柱远离集流板的一端开有呈半球形的对接口,且所述的取电柱的上通过定位组件可拆卸套设有绝缘套。取电柱放置于集流板中央区域且与该取电柱与集流板垂直设置,通过取电柱将电能导出,相比于传统的燃料电池电堆通过在集流板长侧端引出一薄片结构能够减少集流板的宽度,并且取电柱与集流板通过螺接结构与集流板可拆卸相连,可随燃料电池电堆的功率和输出电流的变化,调整取电柱的直径,不影响燃料电池电堆的装配结构,而且可拆卸的绝缘套能够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上述的燃料电池的取电结构中,所述的取电柱包括柱形部和扩口部,所述的扩口部设置在柱形部的下方,所述的扩口部的直径大小大于柱形部的直径大小,所述的扩口部和柱形部之间弧形过渡,所述的螺接结构设置在柱形部的下方。这里的取电柱通过扩口部抵在集流板的端面上,然后通过螺接结构与集流板实现固连,使得取电柱的重心更低,连接后结构更加可靠。在上述的燃料电池的取电结构中,所述的螺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扩口部底侧的螺柱和开设在集流板上与螺柱相对应设置的螺口,所述的螺口的深度大小不超过集流板的厚度大小,所述的螺柱的高度不超过螺口的深度大小。因此螺柱和螺口相螺纹连接后,扩口部底侧和集流板端面之间能够抵靠的更加紧密。在上述的燃料电池的取电结构中,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取电柱周向外侧的若干定位孔和设置在绝缘套内侧与定位孔相对应设置的若干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通过弹性组件与绝缘套相连。安装时,将绝缘套套设在取电柱上,然后通过绝缘套内侧的定位块和取电柱上的定位孔实现绝缘套和取电柱之间的固定。在上述的燃料电池的取电结构中,所述的弹性组件包括弹簧体,所述的弹簧体设置在开设在绝缘套内的弹簧槽内,所述的弹簧体的两端分别与弹簧槽槽底和定位块相连。这里的弹簧体使得定位块具有向定位孔运动的趋势,从而提高定位块和定位块之间相嵌设后的结构稳定性。在上述的燃料电池的取电结构中,所述的集流板上还设有绝缘盖板,所述的绝缘盖板上开有供取电柱穿过的通孔,所述的通孔和取电柱之间设有密封组件。在上述的燃料电池的取电结构中,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套设在取电柱周向外侧的密封圈,且所述的密封圈套设在开设在扩口部下方的缩口部上。通过密封圈能够提高绝缘盖板和取电柱以及集流板之间的密封性,安全性好,并且密封圈套设在缩口部内使得密封效果更佳。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燃料电池的取电结构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相比于传统的燃料电池电堆通过在集流板长侧端引出一薄片结构能够减少集流板的宽度,使得集流板的结构更加紧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取电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取电柱和集流板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集流板1、取电柱2、螺接结构3、对接口4、定位组件5、绝缘套6、柱形部7、扩口部8、螺柱9、螺口10、定位孔11、定位块12、弹性组件13、弹簧体14、弹簧槽15、绝缘盖板16、通孔17、密封组件18、密封圈19、缩口部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燃料电池的取电结构,包括集流板1,集流板1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其相垂直设置的取电柱2,取电柱2通过螺接结构3与集流板1可拆卸相连,且取电柱2远离集流板1的一端开有呈半球形的对接口4,且取电柱2的上通过定位组件5可拆卸套设有绝缘套6。取电柱2放置于集流板1中央区域且与该取电柱2与集流板1垂直设置,通过取电柱2将电能导出,相比于传统的燃料电池电堆通过在集流板1长侧端引出一薄片结构能够减少集流板1的宽度,并且取电柱2与集流板1通过螺接结构3与集流板1可拆卸相连,可随燃料电池电堆的功率和输出电流的变化,调整取电柱2的直径,不影响燃料电池电堆的装配结构,而且可拆卸的绝缘套6能够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优选地,取电柱2包括柱形部7和扩口部8,扩口部8设置在柱形部7的下方,扩口部8的直径大小大于柱形部7的直径大小,扩口部8和柱形部7之间弧形过渡,螺接结构3设置在柱形部7的下方。这里的取电柱2通过扩口部8抵在集流板1的端面上,然后通过螺接结构3与集流板1实现固连,使得取电柱2的重心更低,连接后结构更加可靠。进一步地,螺接结构3包括设置在扩口部8底侧的螺柱9和开设在集流板1上与螺柱9相对应设置的螺口10,螺口10的深度大小不超过集流板1的厚度大小,螺柱9的高度不超过螺口10的深度大小,因此螺柱9和螺口10相螺纹连接后,扩口部8底侧和集流板1端面之间能够抵靠的更加紧密。更进一步地,定位组件5包括设置在取电柱2周向外侧的若干定位孔11和设置在绝缘套6内侧与定位孔11相对应设置的若干定位块12,定位块12通过弹性组件13与绝缘套6相连,安装时,将绝缘套6套设在取电柱2上,然后通过绝缘套6内侧的定位块12和取电柱2上的定位孔11实现绝缘套6和取电柱2之间的固定。弹性组件13包括弹簧体14,弹簧体14设置在开设在绝缘套6内的弹簧槽15内,弹簧体14的两端分别与弹簧槽15槽底和定位块12相连,这里的弹簧体14使得定位块12具有向定位孔11运动的趋势,从而提高定位块12和定位体12之间相嵌设后的结构稳定性。此外,集流板1上还设有绝缘盖板16,绝缘盖板16上开有供取电柱2穿过的通孔17,通孔和取电柱2之间设有密封组件18,密封组件18包括套设在取电柱2周向外侧的密封圈19,且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的取电结构,包括集流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板(1)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其相垂直设置的取电柱(2),所述的取电柱(2)通过螺接结构(3)与集流板(1)可拆卸相连,且所述的取电柱(2)远离集流板(1)的一端开有呈半球形的对接口(4),且所述的取电柱(2)的上通过定位组件(5)可拆卸套设有绝缘套(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的取电结构,包括集流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板(1)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其相垂直设置的取电柱(2),所述的取电柱(2)通过螺接结构(3)与集流板(1)可拆卸相连,且所述的取电柱(2)远离集流板(1)的一端开有呈半球形的对接口(4),且所述的取电柱(2)的上通过定位组件(5)可拆卸套设有绝缘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的取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电柱(2)包括柱形部(7)和扩口部(8),所述的扩口部(8)设置在柱形部(7)的下方,所述的扩口部(8)的直径大小大于柱形部(7)的直径大小,所述的扩口部(8)和柱形部(7)之间弧形过渡,所述的螺接结构(3)设置在柱形部(7)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的取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接结构(3)包括设置在扩口部(8)底侧的螺柱(9)和开设在集流板(1)上与螺柱(9)相对应设置的螺口(10),所述的螺口(10)的深度大小不超过集流板(1)的厚度大小,所述的螺柱(9)的高度不超过螺口(10)的深度大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氢谷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