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馨墨专利>正文

笔法练习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090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7
一组涉及书法学习领域、手部保健领域及玩具领域的笔法练习工具,包括书写砝、磁力区、书写面,磁力区设置于书写面,书写砝能够单手抓取做出提起放下和移动动作,并能够与磁力区或书写面产生相互吸引或排斥或者磁力强弱变化以及因磁性引力吸附在一起的物体脱离接触后力量瞬间消失的磁性作用力。操作者持书写砝在书写面上做出提起、放下、移动或作出书写动作,达到锻炼指腕机能、学习和领会书写过程中运笔方法和技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笔法练习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书法学习领域、手部保健领域及玩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笔法练习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国家提倡国学,倡导传统文化,而文字的书写是文化传承中极其重要的部分,汉字因其结构和笔划的丰富多样,使汉字书写的线条美和节奏美形成了一门中国人独有的艺术门类——书法艺术。在书写教学实践中,每个笔划的起笔、行笔、收笔需要不同的力度节奏的变化,在完成书写的过程中,下笔和提笔的力量和速度,也称“笔法”,直接影响着笔画的质量和书写的速度,而学习和领会上述所称“笔法”,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指腕配合能力和对节奏力量变化的认识。关于笔法,自古至今,一代代书写者都在探索和创新,在古代经典书论中,多以“坠”“啄”、“掠”、“勒”“万钧弩发”“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等词汇来形容书法线条力量速度的节奏变化,但是这些对于书写原理和技法运用的理论很抽象,不好把握和实行。在目前的笔法教学中,有的书法机构把笔法归纳成为“顿、缩、弹”,指导孩子“颠笔、跳笔、挫笔、回笔、轻松停笔……”然而老师和学生的书写水准和书法素养是不对等的,对于一个动作技巧的语言描述,不同的个体理解是不一致的。有偏差的理解,反而束缚学员对书法本来节奏的发现和体会,或者让学员陷入误区。迫切需要有一种笔法教学器材而不是“口口相传”,通过器材给每一个使用者无差别地引导,才能充分发挥使用者的艺术创造性。由于笔法教学的复杂性,如今的书写教学领域,人们把创新点放在纸张上,各种特殊的格子,可速干反复使用的水写字贴、有凹槽的写字面等。而把创新的角度转移到书写过程,通过器材来锻炼指腕协调性,模拟书写笔法的力量和节奏来进行笔法的练习,在专利技术以及教学实践领域都没有可参考的先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器材锻炼指腕的爆发力和手指手腕做出书写动作时相互配合的协调性,理解笔划书写过程中起笔、行笔、收笔的速度、节奏和力量变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是:利用磁性吸引、排斥、磁力强弱变化以及因磁性引力吸附在一起的物体脱离接触后力量瞬间消失的特性,模拟书写动作的力量、速度和节奏感。设置能够产生磁性作用力的书写砝和书写面。当操作者以指腕操作书写砝在书写面上作出提起、放下动作时,利用磁力吸引以及因磁力接触在一起的物体脱离时结合力瞬间消失的特性,强化指腕、尤其是手腕上背部肌肉瞬间抬起的爆发力,将爆发力形成肌肉记忆,领会完成一个基本笔划时笔尖瞬间离开纸面的笔法;更加深入的运用情况是设置能被磁性吸引的字符,或者在字符相应位置设置磁力区域,运利用磁力的吸引和排斥对书写砝的阻力和推力,以磁力点或磁力线的方式,引导操作者循点或线做出书写动作,在达到前述的练习效果的同时,还能从中领会起笔顿笔挫笔和出锋的力量和节奏变化的笔法感觉。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笔法练习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书写砝、磁力区、书写面,所述磁力区设置于书写面,所述书写砝为至少1个能够单手抓取做出提起放下和移动动作,并能够与所述磁力区或所述书写面产生磁性作用力,其磁性作用力为相互吸引或排斥或者磁力强弱变化以及因磁性引力吸附在一起的物体脱离接触后力量瞬间消失的特性。所述磁力区为至少1处,能够被磁力吸引或产生磁性,其在所述书写面的切面位置应保证其与所述书写砝产生磁性作用力,其在所述书写面的平面位置能够以肉眼辨识或者循所述书写面上的图案及字符区域进行设置;所述书写面设置了至少1处能够以肉眼辨识的所述磁力区,或者设置了至少1处能够用肉眼辨识的图案或字符且在图案或字符区域设置了至少1处所述磁力区;所述磁力区也可与所述书写面重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对于当前书法教学领域对运笔方法的“口口相传”,本专利技术通过器材进行笔法教学的有益效果是明显的。操作者以拇指、食指、中指为主的手指持书写砝在书写面上做提起、放下、移动和做出书写动作,进行笔法练习,利用书写砝与书写面上磁力区的瞬间吸引及脱离书写面的引力瞬间消失,将瞬间的爆发力形成肌肉记忆,可以有效地锻炼学员手腕背部肌肉和筋腱组织的爆发力,同时学习领会写完一个笔画的瞬间将书写工具快速跳离纸面的笔法;利用书写面上磁力区的不同分布,增强学员持书写砝进行书写时的作用力,从而将更为复杂的配合及反射形成肌肉记忆,可以有效地锻炼指腕机能和协调性,学习领会书写复杂笔划时指腕协调配合的笔法。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所述书写砝为笔状结构,两端为“N”“S”磁力点;所述书写面为一块写有汉字“三”的方形橡胶字卡,在“三”的每一横画的起笔处和收笔处分别埋设铁质金属点。①书写面②书写砝③磁力区。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所述书写砝为笔状结构,前端为“N”磁力点;所述书写面为一块写有“永”的方形橡胶字卡,在“永”的起笔、收笔、转折等部位分别交错埋设“N”“S”磁力区域,该“N”“S”磁力区域可以不被肉眼辨识。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所述书写砝为笔状结构,前端为“N”磁力点;书写面设置可见的铁质防锈处理的“米”字,“米”字大小为正常成年人手腕置于书写面不动,手指持书写砝所能够移动的最大范围。在“米”每个笔划的尖部设置可见的“S”极磁力区域。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种实施例平面图:本实施例设置于办公桌或学习桌表面,也可应用于吧台、等侯区、办公桌上,用来休闲、锻炼和恢复指腕机能、缓解“鼠标手”。①书写面②磁力区③书写砝。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以附图2实施例为例,阐述书写砝与书写面配合使用的方式:此方式中,书写面为绘有“永”字符的橡胶平面,磁力区以点或线的方式嵌于笔划力量节奏和变化的部位。使用者循笔划做书写动作,利用磁力强弱变化及吸引和排斥的特性,模拟起笔、顿笔和收笔,磁力排斥来模拟勾挑或出锋,通过吸引和排斥交错布置来模拟转折中的顿挫。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以附图3实施例为例,阐述书写砝与书写面配合的另一种操作方式:将书写面置于书桌上,编排韵律操,指导学生将右前臂置于桌面,掌心向下,以拇指、食指、中指持书写砝做准备;引导学生持书写砝在其中一个“S”极磁力区上做出提起放下的动作,通过书写砝与书写面上磁力区的瞬间吸引及脱离书写面的引力瞬间消失,锻炼学员手腕背部肌肉和筋腱组织的爆发力,将其瞬间的爆发力形成肌肉记忆,以此来学习领会每写完一个笔画的同时,瞬间将书写工具快速跳离纸面的笔法;引导学生将书写砝依次循横向、纵向、斜向进行横竖撇捺的书写动作,将其复杂的配合及反射形成肌肉记忆,引导学员体会书写横竖撇捺等不同方向笔划时指腕协调配合的笔法。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阐述一种在玩具领域的实施例:国家教育部门不允许幼儿动笔写字,我们以附图3为基础,将书写砝设计为带有磁性的青蛙,将8个“S”极磁力点设计为荷叶,以玩具形式来锻炼孩子指腕,认识笔法。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阐述另一实施例:书写砝为笔状带有磁性,书写面为铁质包覆防锈层的A4板材,教师可引导学员做前述韵律操,学员也可将字贴纸置于书写面上,以笔状书写砝循范字做出书写动作来领会笔法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阐述另一实施例:将书法名家整幅或局部作品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笔法练习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书写砝、磁力区、书写面,所述磁力区设置于书写面,所述书写砝为至少1个能够单手抓取做出提起放下和移动动作,并能够与所述磁力区或所述书写面产生磁性作用力,其磁性作用力为相互吸引或排斥或者磁力强弱变化以及因磁性引力吸附在一起的物体脱离接触后力量瞬间消失的特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笔法练习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书写砝、磁力区、书写面,所述磁力区设置于书写面,所述书写砝为至少1个能够单手抓取做出提起放下和移动动作,并能够与所述磁力区或所述书写面产生磁性作用力,其磁性作用力为相互吸引或排斥或者磁力强弱变化以及因磁性引力吸附在一起的物体脱离接触后力量瞬间消失的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法练习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区为至少1处,能够被磁力吸引或产生磁性,其在所述书写面的切面位置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韩馨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