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翅式换热器导流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83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翅式换热器导流片,包括导流片本体,所述导流片本体上设置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导流片本体内部安装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导流角度设置为45°,每个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同的导流孔,沿所述导流片本体上的流体入口中心位置向两侧位置上的所述导流板上的导流孔的直径依次减小,在导流片的边缘设有分液腔,导流板通过整流板与分液腔一侧联通,分液腔另一侧为流体出口。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流体在导流片内分布不均匀,从而造成换热器内部流体分配的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翅式换热器导流片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板翅式换热器导流片。
技术介绍
板翅式换热器是热力过程中的关键设备,由于其高效紧凑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能源、石油、化工、冶金、航空与航天等领域。引起板翅型换热器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为流体分配的不均匀、轴向导热及温度场的不均匀,而三者中流体分配不均匀的影响是最重要的。由于流体从入口进入换热器内部经历了多次流通面积的变化,从大通道到微细通道流体流量多次分配,结果进入翅片通道后各通道之间、各流动层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均匀现象,流体分配的不均匀导致换热的不均匀,因而成为板翅式换热器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板翅式换热器的导流片并不能有效地解决以上所提出的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导流片入口流速中间大两边小,这样造成流体在导流片内分布不均匀,从而造成换热器内部流体分配的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板翅式换热器导流片,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流体在导流片内分布不均匀,从而造成换热器内部流体分配的不均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板翅式换热器导流片,包括导流片本体,所述导流片本体上设置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导流片本体内部安装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导流角度设置为45°,每个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同的导流孔,沿所述导流片本体上的流体入口中心位置向两侧位置上的所述导流板上的导流孔的直径依次减小,在导流片的边缘设有分液腔,导流板通过整流板与分液腔一侧联通,分液腔另一侧为流体出口。所述分液腔的宽度为整个导流片宽度的20%-30%。所述整流板上分布有多个通孔,并且整流板上的多个通孔均匀地分布。位于所述流体入口中心位置向左侧排列的导流板数量与位于所述流体入口中心位置向右侧排列的导流板数量相同。所述导流本体上的流体入口中心位置的导流板上的导流孔的直径为5mm,沿所述导流片本体上的流体入口中心位置向两侧位置上的所述导流板上的导流孔的直径依次减小1mm,直到导流孔直径减少为2mm时保持不变。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导流片适用于板翅式换热器,导流片中的导流板能够使流入换热器的流体进行分流,导流片沿所述导流片本体上的流体入口中心位置向两侧位置上的导流板上的导流孔的直径依次减小,流体经过流体入口进入导流片本体,再通过导流板上的导流孔渗流,中间通道的流速较大,通过中心位置导流板上的导流孔向两边的通道进行渗流,补充了低流量通道的流量,沿着流体入口中心位置导流孔直径依次减小,保证了各个通道的流量保持均匀,使得在导流片出口流体分配均匀,在进入换热器中,使流体在换热器内均匀的分配,实现换热器内的流体组织均匀分布,提高换热效率,增加传热量。另外,在导流片的边缘设有分液腔,导流板通过整流板与分液腔一侧联通,分液腔能够使流体能够均匀的分配到换热器中,依靠压力分配流体,避免流体进入换热器的时候出现中间压力大两边压力小的情况,整流板更加均匀,整体结构简单,进一步实现换热器内的流体组织均匀分布,提高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板翅式换热器导流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导流片本体,2-流体入口,3-流体出口,4-导流板,5-导流孔,6-整流板,7-分液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板翅式换热器导流片,包括导流片本体1,所述导流片本体1上设置有流体入口2和流体出口3,所述导流片本体内部安装有多个导流板4,所述导流板的导流角度a设置为45°,每个所述导流板4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同的导流孔5,沿所述导流片本体上的流体入口中心位置向两侧位置上的所述导流板上的导流孔的直径依次减小,在导流片的边缘设有分液腔7,导流板4通过整流板6与分液腔一侧联通,分液腔另一侧为流体出口3。所述分液腔7的宽度为整个导流片宽度的20%-30%。所述整流板6上分布有多个通孔,并且整流板6上的多个通孔均匀地分布。位于所述流体入口中心位置向左侧排列的导流板数量与位于所述流体入口中心位置向右侧排列的导流板数量相同。所述导流本体上的流体入口中心位置的导流板上的导流孔的直径为5mm,沿所述导流片本体上的流体入口中心位置向两侧位置上的所述导流板上的导流孔的直径依次减小1mm,直到导流孔直径减少为2mm时保持不变。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本体上的流体入口中心位置的导流板上的导流孔的直径为5mm,位于所述流体入口中心位置向左侧排列的导流板的导流孔的直径分别为4mm、3mm和2mm,位于所述流体入口中心位置向右侧的导流板的直径分别为4mm、3mm和2mm。本技术的导流片适用于板翅式换热器,导流片中的导流板能够使流入换热器的流体进行分流,导流片沿所述导流片本体上的流体入口中心位置向两侧位置上的导流板上的导流孔的直径依次减小,流体经过流体入口进入导流片本体,再通过导流板上的导流孔渗流,中间通道的流速较大,通过中心位置导流板上的导流孔向两边的通道进行渗流,补充了低流量通道的流量,沿着流体入口中心位置导流孔直径依次减小,保证了各个通道的流量保持均匀,使得在导流片出口流体分配均匀,在进入换热器中,使流体在换热器内均匀的分配,实现换热器内的流体组织均匀分布,提高换热效率,增加传热量。另外,在导流片的边缘设有分液腔,导流板通过整流板与分液腔一侧联通,流体经过流体入口进入导流片本体,再通过导流板上的导流孔渗流,然后经过整流板进入分液腔,分液腔里的流体依靠压力分配,经过流体出口进入板翅式换热器中,有效地避免了中间压力大两边压力小的情况,保证了同一截面进入换热器中流量保持均匀,使得在导流片出口流体分配均匀,在进入换热器中,使流体在换热器内均匀的分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翅式换热器导流片,包括导流片本体(1),所述导流片本体(1)上设置有流体入口(2)和流体出口(3),所述导流片本体内部安装有多个导流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导流角度设置为45°,每个所述导流板(4)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同的导流孔(5),沿所述导流片本体上的流体入口中心位置向两侧位置上的所述导流板上的导流孔的直径依次减小,在导流片的边缘设有分液腔(7),导流板(4)通过整流板(6)与分液腔一侧联通,分液腔另一侧为流体出口(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翅式换热器导流片,包括导流片本体(1),所述导流片本体(1)上设置有流体入口(2)和流体出口(3),所述导流片本体内部安装有多个导流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导流角度设置为45°,每个所述导流板(4)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同的导流孔(5),沿所述导流片本体上的流体入口中心位置向两侧位置上的所述导流板上的导流孔的直径依次减小,在导流片的边缘设有分液腔(7),导流板(4)通过整流板(6)与分液腔一侧联通,分液腔另一侧为流体出口(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翅式换热器导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腔(7)的宽度为整个导流片宽度的20%-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欧煜来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