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9740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体式空调装置,包括空调本体、冷凝器、防窜风腔,防窜风腔为设有两面开口的盒体,盒体的一面开口与机身进风口相通,盒体另一面的开口朝向冷凝器,盒体朝向冷凝器的开口的四周与冷凝器边框闭合设置。整体式空调装置在机身进风口与冷凝器之间设置防窜风腔,并将防窜风腔的一面开口朝向冷凝器设置,使得通过机身进风口进入的空气只能通过冷凝器后,再经机身排风口排出。此空调装置减少了空气进入空调本体后的窜风现象,可有效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率,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空调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体式空调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整体式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者整体式空调中,对空调装置中冷凝器部件的散热方法是,机身外部空气在下风道风轮的作用下从进风口进入机身,穿过冷凝器后再排出机身。机身外部空气在穿过冷凝器的过程中实现冷凝器的散热,但现有的整体式空调中,机身外部空气在穿过冷凝器时,在冷凝器四周容易出现窜风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冷凝器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装置,能够减少空气进入后的窜风现象,有效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率。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装置,包括:空调本体,空调本体上设有机身进风口和机身排风口;冷凝器,安装于空调本体内,冷凝器的四周设置有冷凝器边框;防窜风腔,设置于机身进风口与冷凝器之间,防窜风腔为一设有两面开口的盒体,各开口分别位于盒体的一开口面上,防窜风腔的一开口与机身进风口相通,防窜风腔另一开口朝向冷凝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此整体式空调装置在机身进风口与冷凝器之间设置防窜风腔,并将防窜风腔的一面开口朝向冷凝器设置,使得通过机身进风口进入的空气只能通过冷凝器后,再经机身排风口排出,此空调装置减少了空气进入空调本体后的窜风现象,可有效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冷凝器边框包括位于同一平面设置的若干第一连接边,防窜风腔朝向冷凝器的开口外周留有若干第二连接边,第二连接边与第一连接边间彼此贴合固定安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相贴合的第二连接边与第一连接边间设有密封条,第二连接边与第一连接边固定连接。防窜风腔朝向冷凝器的开口的四周与冷凝器边框闭合设置。此整体式空调装置在进行组装时,需要保证防窜风腔的两开口面与冷凝器以及机身进风口间的密闭效果,从而最有效的减少通过机身进风口进入的空气自进入空调本体至排出的过程中发生窜风的可能性。此整体式空调装置在装配时,先进行冷凝器的安装,再安装构成防窜风腔的盒体。将防窜风腔朝向冷凝器一侧的开口面通过环绕开口设置的若干第二连接边与组成冷凝器边框的第一连接边贴合安装,可减少防窜风腔与冷凝器间连接位置的窜风现象。为了加强其密闭效果,可在贴合安装的第一连接边与第二连接边间设置密封条,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以同时保障其连接强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各开口分别位于盒体的一开口面上,防窜风腔朝向机身进风口的一侧的开口面设有若干竖向插板,各竖向插板垂直于开口面设置,空调本体内环绕机身进风口设有若干插槽,空调本体装配完成后各竖向插板分别嵌入插槽内固定。机身进风口和机身出风口设置在空调本体的后壳上,空调本体的后壳在冷凝器和防窜风腔等内部结构组装完成后再行安装,安装空调本体的后壳时,将机身进风口外周设置的一圈插槽,对准防窜风腔上的一圈竖向插板,使得一圈竖向插板嵌入此圈插槽内,可实现防窜风腔与机身进风口间的密闭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防窜风腔的两开口面彼此垂直设置,防窜风腔还包括与两开口面一体成型密闭设置的上顶板和下底板,以及位于上顶板和下底板间与两开口面环绕形成盒体结构的竖向连接面和连接曲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连接曲面与朝向冷凝器侧的开口面间的距离由进风方向向内侧渐窄。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竖向连接面与相对侧的开口面平行设置,竖向连接面连接于连接曲面与机身进风口一侧的开口面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盒体为一体成型。构成防窜风腔的盒体为一体制作而成的塑胶盒体,防窜风腔上除了在两个开口面设置的开口,其余部分均密封,一体制作的塑胶盒体能更好的保障其注塑成型过程的密闭性能。彼此侧向垂直设置的两开口面使得空气进入防窜风腔后经过路径最短,通过连接曲面和一小段的竖向连接面来连接两侧向垂直设置的开口面,并将连接曲面设置为渐窄收缩的结构,可减少进入防窜风腔的空气在防窜风腔内的停留空间以及停留时间,能快速通过防窜风腔经冷凝器排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冷凝器和防窜风腔均位于空调本体的下部,机身进风口和机身排风口为分别设置于空调本体下方的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的外侧均由上往下倾斜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的上方分别连接一进风管和一排风管,进风管和排风管并列设置且风口均向上。空气经进风管进入一侧倾斜设置的进风风道后进入防窜风腔,进风风道的外侧面朝底部倾斜设置,可减少空气通过进风风道的时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内部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分解另一视角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窜风腔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窜风腔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装配完成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图6,一种整体式空调装置,包括空调本体100,空调本体100上设有机身进风口110和机身排风口120;冷凝器130,安装于空调本体100内,冷凝器130的四周设置有冷凝器边框;防窜风腔140,设置于机身进风口110与冷凝器130之间,防窜风腔140为一设有两面开口的盒体,防窜风腔140的一开口与机身进风口110相通,防窜风腔140另一开口180朝向冷凝器130,防窜风腔140朝向冷凝器130的开口180的四周与冷凝器边框闭合设置。整体式空调装置在机身进风口110与冷凝器130之间设置防窜风腔140,并将防窜风腔140的一面开口180朝向冷凝器130设置,使得通过机身进风口110进入的空气只能通过冷凝器130后,再经机身排风口120排出。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整体式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空调本体,所述空调本体上设有机身进风口和机身排风口;/n冷凝器,安装于所述空调本体内,所述冷凝器的四周设置有冷凝器边框;/n防窜风腔,设置于所述机身进风口与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防窜风腔为一设有两面开口的盒体,所述防窜风腔的一开口与所述机身进风口相通,所述防窜风腔另一开口朝向所述冷凝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整体式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本体,所述空调本体上设有机身进风口和机身排风口;
冷凝器,安装于所述空调本体内,所述冷凝器的四周设置有冷凝器边框;
防窜风腔,设置于所述机身进风口与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防窜风腔为一设有两面开口的盒体,所述防窜风腔的一开口与所述机身进风口相通,所述防窜风腔另一开口朝向所述冷凝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边框包括位于同一平面设置的若干第一连接边,所述防窜风腔朝向冷凝器的开口外周留有若干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二连接边与所述第一连接边间彼此贴合固定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式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相贴合的所述第二连接边与所述第一连接边间设有密封条,所述第二连接边与所述第一连接边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盒体的一开口面上,所述防窜风腔朝向所述机身进风口的一侧的所述开口面设有若干竖向插板,各所述竖向插板垂直于所述开口面设置,所述空调本体内环绕所述机身进风口设有若干插槽,所述空调本体装配完成后各所述竖向插板分别嵌入所述插槽内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景文江敬强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