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堆叠电池模块的模块壳体、电池模块以及电池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72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可堆叠电池模块(1)的模块壳体(10),其中,多个电池模块(1)在堆叠方向(S)上能堆叠成一个电池堆(100),该模块壳体具有底部(20)和用于以传力方式容放电池模块(1)电池单元(2)的容置腔(11)。该容置腔具有用于以形状配合和/或传力配合和/或摩擦配合方式固定各自电池单元的接触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模块壳体(10)的用于电池堆(100)的电池模块(1)。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堆(100),其具有多个布置在堆叠电池模块(1)中的电池单元(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可堆叠电池模块的模块壳体、电池模块以及电池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可堆叠电池模块的模块壳体,其中,多个电池模块可在堆叠方向上堆叠成一个电池堆,该模块壳体具有底部和用于容放电池模块电池单元的容置腔。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模块壳体的用于电池堆的电池模块以及一种具有多个布置在堆叠电池模块中的电池单元的电池堆。
技术介绍
蓄电器在现代技术中被广为采用,例如被用在电动车中。这种蓄电器的可能实施方式例如是锂离子电池。为了提升这种电池的功率能力而知道了,多个电池单池作为电池单元被布置在一个电池模块中并在那里电气并联地布线连接以形成电池层级。为了获得这种电池的电功率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两个或更多个所述电池模块可以相互重叠布置或堆叠成一个电池堆,在这里,尤其能串联布线连接该电池模块的若干单独电池单元。尤其在电动车中,这样的电池堆可能是立体大型构件。同时,这样的电池堆也可以具有不可忽略的自重。提供电池堆的甚至于整个电动车的稳定性因此可以是一项结构挑战。根据现有技术而尤其已知的是,通过外部构件例如用于电池堆的定位机构、斜撑和/或加固来随时且尤其在任何情况下保证电池堆本身的稳定性,或者说还有电池堆在电动车中的稳定性。但这样的附加构件大多决定了附加重量和附加结构空间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至少部分消除在先描述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尤其是以廉价且简单的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可堆叠电池模块的模块壳体、一种电池模块以及一种电池堆,由此提供或至少改善整个电池堆的稳定性且最好还甚至是安装有电池堆的整个电动车的稳定性。在先任务通过一种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用于可堆叠电池模块的模块壳体来完成。另外,该任务通过一种具有并列权利要求10的特征的用于电池堆的电池模块以及通过一种具有并列权利要求11的特征的电池堆来完成。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细节来自从属权利要求、说明和附图。在此,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壳体所描述的特征和细节显然也与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以及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堆相关地是适用的,反之亦然,因此关于对各自专利技术方面的公开内容总是相互参照或可相互参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该任务通过一种用于可堆叠电池模块的模块壳体来完成,其中,多个电池模块在堆叠方向上可被堆叠成一个电池堆,模块壳体具有底部和用于容放电池模块电池单元的容置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壳体的特点是,该底部在朝向容置腔的底部内侧具有用于以传力方式容放电池模块电池单元的电池内容座,并且在背对容置腔的底部外侧具有用于以传力方式容放另一个电池模块电池单元的电池外容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壳体设计用于提供可堆叠电池模块的壳体。本专利技术意义上的可堆叠尤其是指,其壳体通过本专利技术模块壳体来提供的若干单独电池模块可相互重叠布置且堆叠成一个电池堆。这尤其可以在堆叠方向上进行,由此该电池堆至少在堆叠方向上具有其最大延伸尺寸。在该模块壳体的容置腔内可安置若干电池单元。容置腔尤其在一端由底部界定。底部尤其可以在堆叠方向上在上方或可选地在下方界定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壳体或其容置腔。对本专利技术重要的是,该底部现在具有用于容放电池单元的电池内容座,电池单元安置在模块壳体的容置腔中。为了保证这一点,电池内容座安置在底部的朝向容置腔的底部内侧。尤其是如此构成该电池内容座,即,它们能用于以传力方式容纳电池单元。本专利技术意义上的传力尤其可以是指,力可以从电池单元传递至底部并相反地从底部传递至安置在电池内容座中的电池单元。另外,该底部在布置在该底部的背对容置腔的一侧的底部外侧面上具有电池外容座,其也设计用于容置电池单元。可安置在电池外容座中的电池单元可以尤其布置在另一个模块壳体的容置腔内,该模块壳体配属于在电池堆中作为下一个设置的电池模块。电池外容座类似于电池内容座地设计用于传力容纳另一电池模块的电池单元。换言之,也可以通过该电池外容座将力从各自的电池单元传递至底部以及从底部传递至电池单元。换言之,可以通过底部、尤其通过该底部的电池内容座以及电池外容座来提供连贯的传力路径,即,从第一电池模块的一个电池单元经由另一个电池模块的模块壳体底部至所述另一个电池模块的若干电池单元。这样一来,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做到,并非只有壳体或外部构件能提供关于电池堆的传力,而是该电池堆的电池单元本身可被用于这样的传力。换言之,可以通过将电池单元纳入力传递来更简单且更好地提供电池堆的固有刚性,其中,尤其可通过省却外部稳定件来节约重量和所需结构空间。特别优选地甚至可以规定,当在电动车中使用带有这种本专利技术模块壳体的电池堆时,可以通过这种电池堆提供或至少支持整个电动车的刚性。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壳体中可以规定,所述电池内容座和/或电池外容座具有用于以形状配合和/或传力配合和/或摩擦配合方式固定各自电池单元的接触面。通过这样的接触面,尤其是可以很简单可靠地实现电池单元在各自电池内容座或电池外容座中的传力容纳。由此能够实现从一个电池单元经由电池外容座至底部且接着从底部经由电池内容座至另一个电池单元的特别好且灵活的力传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壳体的一个改进方案而还可以规定,该接触面可以至少局部具有以形状配合和/或传力配合和/或摩擦配合方式触通各自电池单元的侧部,在这里,侧部在堆叠方向上延伸。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做到进一步提升具有带本专利技术模块壳体的电池模块的整个电池堆的稳定性。该侧部尤其可以设计成是面状的,以便能保证各自电池单元的更好的触通和由此更有效地将电池单元传力容纳在各自电池内容座或电池外容座中。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壳体还可以尤其最好如下改进,即,该侧部沿着各自电池单元的整个或至少基本整个外周横向于堆叠方向地延伸。本专利技术意义上的外周尤其可以是指,该侧部例如在电池单元至少基本呈柱体构成时也呈柱套状紧贴各自电池单元的外侧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横向于堆叠方向、尤其是垂直于堆叠方向地在每个方向上通过各自侧部保证电池单元的触通。可通过这种方式提供各自电池单元在电池内容座或电池外容座内的防倾转。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壳体也可以如下设计,即,电池内容座和/或电池外容座具有用于粘接以便材料接合地固定电池单元的胶合面。通过在电池内容座或电池外容座内粘接各自电池单元,可以更进一步强化电池单元在此位置上的固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再次优化在电池单元和底部且进而整个模块壳体之间的更好的传力或力传递。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壳体的特点可以是,所述电池内容座和电池外容座配对相互对齐地或至少基本相互对齐地布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做到,安置在电池内容座和电池外容座中的电池单元也成对地对齐或至少基本对齐地布置。可通过这种方式在电池单元之间经过本专利技术模块壳体的各自底部实现更好的力传递。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壳体也可以如下改进,即,各自由一个电池内容座和一个电池外容座构成的容座对分别具有用于导电触通电池单元的共用触通口。通过这种方式,尤其可以做到很简单地进行成对电池单元的单独电池单元的导电触通。可通过这种方式更加简单地进行单独电池模块的电气串联。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壳体也可以如下设计,即,在底部处设置、尤其环绕设置壁部,在这里,还在壁部的背对底部的一端设置安放区,用于放置另一个模块壳体的配对安放区。通过这样的壁部,容置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可堆叠电池模块(1)的模块壳体(10),其中,多个电池模块(1)在堆叠方向(S)上能堆叠成一个电池堆(100),该模块壳体(10)具有底部(20)和用于容放该电池模块(1)电池单元(2)的容置腔(11),其特征是,该底部(20)在朝向该容置腔(11)的底部内侧(21)具有用于以传力方式容放该电池模块(1)电池单元(2)的电池内容座(22),并且在背对该容置腔(11)的底部外侧(23)具有用于以传力方式容放另一个电池模块(1)电池单元(2)的电池外容座(24)。/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09 DE 102017219934.21.一种用于可堆叠电池模块(1)的模块壳体(10),其中,多个电池模块(1)在堆叠方向(S)上能堆叠成一个电池堆(100),该模块壳体(10)具有底部(20)和用于容放该电池模块(1)电池单元(2)的容置腔(11),其特征是,该底部(20)在朝向该容置腔(11)的底部内侧(21)具有用于以传力方式容放该电池模块(1)电池单元(2)的电池内容座(22),并且在背对该容置腔(11)的底部外侧(23)具有用于以传力方式容放另一个电池模块(1)电池单元(2)的电池外容座(24)。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模块壳体(10),其特征是,该电池内容座(22)和/或该电池外容座(24)具有用于以形状配合和/或传力配合和/或摩擦配合方式固定各自电池单元(2)的接触面(40)。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模块壳体(10),其特征是,该接触面(40)至少局部具有用于以形状配合和/或传力配合和/或摩擦配合方式触通各自电池单元(2)的侧部(41),其中,所述侧部沿着该堆叠方向(S)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模块壳体(10),其特征是,该侧部(41)沿着各自电池单元(2)的整个或至少基本整个外周横向于该堆叠方向(S)延伸。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模块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拜厄斯·迈尔克里斯蒂安·B·Sc·贝伦
申请(专利权)人:莱昂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