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恢复或预防疾病或外伤性损伤造成的视觉丧失的组合物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949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0
包含干细胞源的组织和/或细胞的生物假体视网膜移植物(或装置)可用于在受试者中减缓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进展,减缓创伤性损伤后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进展,减缓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进展,预防视网膜退行性疾病,预防创伤性损伤后的视网膜退行性疾病,预防AMD,恢复因疾病、损伤或遗传异常而丧失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感光细胞(PRC)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增加RPE、PRC和RCG,治疗RPE、PRC和RCG缺陷,或者用于其他目的。生物假体视网膜移植物可包含适合于植入受试者眼睛的眼部空间的生物假体载体或支架,以形成生物假体视网膜补片。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生物假体视网膜补片可包含在载体或支架上的多块干细胞源的组织或细胞,其可用于治疗大面积的视网膜变性或损伤或者用于其他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恢复或预防疾病或外伤性损伤造成的视觉丧失的组合物和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7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539,542,2017年10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577,154,2017年11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593,228,2018年3月2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646,354,以及2018年5月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665,483的优先权和利益,这些文件中每一个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全文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最终导致感光细胞(PR)变性的视网膜退行性(RD)疾病是全世界失明的第三大主要原因。遗传状况、年龄和创伤(军人和平民)是与视网膜变性相关的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一旦感光细胞退化,目前没有恢复视网膜并使视力恢复的技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发达国家中55岁以上人群的RD的主要原因。目前,美国约有1500万人受到AMD的影响,AMD占美国和加拿大全部视力丧失的约50%。色素性视网膜炎(RP)是遗传性视力障碍的最常见原因,患病率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视网膜损伤、减缓视网膜损伤的进展、预防视网膜损伤、更换视网膜组织和恢复受损的视网膜组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hESC源的视网膜组织移植物施用于受试者。/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31 US 62/539,542;20171025 US 62/577,154;20171.一种用于治疗视网膜损伤、减缓视网膜损伤的进展、预防视网膜损伤、更换视网膜组织和恢复受损的视网膜组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hESC源的视网膜组织移植物施用于受试者。


2.一种用于减缓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进展,减缓创伤性损伤后的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进展,减缓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进展,减缓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进展,稳定视网膜疾病,预防视网膜退行性疾病,预防外伤后的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改善视力或视觉感知,预防AMD,恢复因疾病、损伤或遗传异常而丧失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感光细胞(PRC)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增加RPE、PRC和RCG或治疗RPE、PRC和RCG缺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hESC源的视网膜组织移植物施用于受试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视网膜损伤是由冲击暴露、遗传障碍、视网膜疾病和视网膜损伤中的一种或多种引起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视网膜疾病包含视网膜退行性疾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视网膜损伤是由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色素性视网膜炎(RP)和莱伯氏先天性黑蒙(LCA)中的一种或多种引起的。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hESC源的视网膜组织包含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和感光(PR)细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PE、RGC和PR细胞经配置使得存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中央层,并且从所述RPE细胞层径向向外移动,存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层、二级视网膜神经元层(对应于成熟视网膜的内核层)、感光(PR)细胞层和RPE细胞的外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各个所述的层包含人视网膜组织的相应层内的细胞特征性的分化细胞。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各个所述的层包含祖细胞,并且其中一些或全部的所述祖细胞在施用后分化成人视网膜组织的相应层的成熟细胞。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层包含基本上完全分化的细胞。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hESC源的视网膜组织还包含生物相容性支架以形成生物假体视网膜补片。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假体视网膜移植物包含约10,000至100,000个感光细胞。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几块所述hESC源的视网膜组织固定到所述生物相容性支架上,从而形成大的生物假体补片。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hESC源的视网膜组织移植物或所述hESC源的视网膜组织移植物的离解细胞能够将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性外泌体和有丝分裂原中的一种或多种递送给受试者。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神经营养因子和有丝分裂原包含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营养蛋白-34(NT34)、神经营养蛋白4/5、神经生长因子-β(βNGF)、proNGF、PEDF、CNTF、促生存有丝分裂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FGF-2)和WNT家族的促生存成员。


1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hESC源的视网膜组织移植物的施用导致在施用时将视网膜层厚度保持约1至约3个月。


1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施用免疫抑制药物。


1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施用所述视网膜移植物之前、期间和/或之后施用肾上腺素。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施用之前、期间和/或之后施用所述免疫抑制药物。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调节眼压。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节眼压是在所述视网膜组织的施用之前、期间和/或之后。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织用眼移植工具施用。


2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hESC源的视网膜组织视网膜下或视网膜前施用。


2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施用所述hESC源的视网膜组织移植物导致所述hESC源的视网膜组织和所述受试者的视网膜组织的无肿瘤整合。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视网膜移植物的整合在施用后约2至10周发生。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整合包含结构整合。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整合包含功能整合并且在施用后约1至6个月发生。


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施用不引起视网膜炎症。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视网膜组织移植物,其中在施用后,所述视网膜组织发生分层。


3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施用之后,所述视网膜组织神经元显示出Na+、K+和/或Ca++电流的信号。


31.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纳松基R·辛格O·库扎尼M·奥诺拉托F·比内特
申请(专利权)人:谱系细胞疗法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