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拉维娜行星轮系和联动执行机构的三挡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460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基于拉维娜行星轮系和联动执行机构的三挡变速器,包括输入轴、中间套轴、支撑套轴、联动离合器、第一联动制动器、第二联动制动器、动力源组件、拉维娜行星轮系以及输出轴。通过联动执行元件替代传统单控执行元件的结构,可实现单控1个动力源达到输入轴动力具有3个不同传动比的传递路线到动力输出轴的效果。可以有效减少现有变速器多动力源的成本和控制等难题,并且从机械上有效解决自动变速器可能出现的同时挂2个挡位所导致的变速器失效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拉维娜行星轮系和联动执行机构的三挡变速器
本技术涉及变速器
,特别涉及基于拉维娜行星轮系和联动执行机构的三挡变速器。
技术介绍
拉维娜行星轮系由于结构紧凑,常被应用于自动变速器。不过,为了实现换挡功能,需要用到多组执行元件(离合器、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等)及其对应的动力源。针对换挡执行元件工作状态的切换,往往采用“一控一”的控制方式,即实现每个执行元件的工作状态切换均需要一个独立的外力源。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换挡执行机构采用独立式设计,每个执行元件需要一套独立的作动器及其推动装置。这样,多挡位变速器要配套较多作动器及其推动装置,增加了成本。此外,现有方案技术下,换挡控制系统控制较为复杂,需要同时控制2个以上执行机构。并且,在电控信号收到干扰下,有可能多套作动器一起工作,从而使变速器工作失效,即变速器不具备防呆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拉维娜行星轮系和联动执行机构的三挡变速器,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简化换挡装置的控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拉维娜行星轮系和联动执行机构的三挡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包括输入轴、中间套轴、支撑套轴、联动离合器、第一联动制动器、第二联动制动器、动力源组件、拉维娜行星轮系以及输出轴;/n所述拉维娜行星轮系包含前排大太阳轮、后排小太阳轮、短行星轮、长行星轮、共用齿圈、共用行星架;所述输入轴与所述拉维娜行星轮系的后排小太阳轮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拉维娜行星轮系的共用齿圈传动连接;/n所述拉维娜行星轮系分别通过所述联动离合器、第一联动制动器和第二联动制动器而具有以下三个输出状态:/n当所述第一联动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第二联动制动器处于“释放”状态、联动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变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拉维娜行星轮系和联动执行机构的三挡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包括输入轴、中间套轴、支撑套轴、联动离合器、第一联动制动器、第二联动制动器、动力源组件、拉维娜行星轮系以及输出轴;
所述拉维娜行星轮系包含前排大太阳轮、后排小太阳轮、短行星轮、长行星轮、共用齿圈、共用行星架;所述输入轴与所述拉维娜行星轮系的后排小太阳轮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拉维娜行星轮系的共用齿圈传动连接;
所述拉维娜行星轮系分别通过所述联动离合器、第一联动制动器和第二联动制动器而具有以下三个输出状态:
当所述第一联动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第二联动制动器处于“释放”状态、联动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变速器处于第1挡位工作状态;
当所述第一联动制动器处于“释放”状态、第二联动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联动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变速器处于第2挡位工作状态;
当所述第一联动制动器处于“释放”状态、第二联动制动器处于“释放”状态、联动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时,变速器处于第3挡位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拉维娜行星轮系和联动执行机构的三挡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套轴上设置有2组离合器钢片和1组制动器摩擦片,其中,第一组离合器钢片与设置在共用行星架上的第一组离合器摩擦片构成第一离合器组件,第二组离合器钢片与设置在前排大太阳轮上的第二组离合器摩擦片构成第二离合器组件,制动器摩擦片与设置在壳体上的制动器钢片构成制动器组件;
所述联动离合器通过第一离合器组件和第二离合器组件的联动控制切换工作状态,仅当两个离合器组件均结合时,才能工作在“结合”状态;
所述第一联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刘隽晔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锐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