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9325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形式的印刷数据生成部(控制部)进行下述处理:获取用于检测在后工序使用的后工序用图像的检测基准的处理;基于该检测基准来生成用于原稿图像的颜色修正的颜色修正用图像的处理;在印刷数据中的原稿图像形成区域外作为外部区域图像配置颜色修正用图像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连续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技术介绍
以往,存在在卷纸等连续的纸张上进行印刷的连续纸打印机。连续纸多使用于将地址、序列号、商品显示等纸条形式的标签图像反复印刷这样的用途上。该连续纸打印机中,将连续纸的表面(印刷面)的绝大部分以内容信息填满。因此,在印刷中途希望在连续纸上配置颜色修正用补丁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印刷颜色修正用补丁的区域而需要减少内容信息。然而,并未设想连续纸打印机以在印刷中途变更内容信息这一意图被使用。因此,与在正式印刷之前实施一次颜色修正后在单张纸张上进行印刷的单张纸印刷机不同,在连续纸打印机中不能在印刷中途实施颜色修正。另外,在连续纸打印机中一般而言除了内容之外形成被称为“眼印(EYEmark)”的图像。所谓眼印是指为了将通过连续纸打印机印刷的连续纸通过后工序切割而用于标记传感器判断是切割位置的打印标记(位置基准)。通常而言,作为眼印使用黑色的四角形的图像。由于在连续纸上配置眼印的行(在输送方向延伸的区域)设为内容范围外,因此能够在连续纸上确保配置颜色修正用补丁的空间。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通过刀具切断的记录纸的图像记录区域的周围的留白印出校准图案的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39731号公报然而,在内容记录区域外的空间随便地配置颜色修正用补丁的情况下,存在进行后段(后工序)的眼印的检测的标记传感器误检测这一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并未考虑到通过后工序的标记传感器检测眼印。即,在校准图案的制作时,由于并未考虑到后工序的标记传感器的检测基准,因此存在后工序的标记传感器误检测该图案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状况而完成的,以在连续纸等连续记录介质的留白部适当地形成颜色修正用图像以便不被后工序的标记传感器误检测。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形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印刷数据生成部,将用于在与形成原稿图像的区域不同的连续记录介质的在输送方向延伸的外部区域形成外部区域图像的外部区域图像数据附加于原稿图像数据,而生成印刷数据;以及图像形成部,构成为基于包含于通过该印刷数据生成部生成的印刷数据的原稿图像数据来将原稿图像形成于连续记录介质,以及基于包含于通过该印刷数据生成部生成的印刷数据的外部区域图像数据将外部区域图像形成于连续记录介质。而且,印刷数据生成部在印刷数据中的外部区域基于用于检测在后工序使用的后工序用图像的检测基准,作为外部区域图像配置使用于颜色修正的颜色修正用图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形式,能够在连续记录介质的外部区域(留白部)基于用于检测在后工序使用的后工序用图像的检测基准来适当地形成颜色修正用图像。因此,由于能够在连续记录介质的外部区域形成在后工序被检测的颜色修正用图像、在后工序不被检测的颜色修正用图像,因此在后工序中不产生误检测。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概略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示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各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器的控制部的功能例的框图。图4是示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器的控制部的印刷数据生成处理的步骤例的流程图。图5是示出以往的眼印的配置例的印刷图像。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眼印以及颜色修正用图像的配置例的印刷图像。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CMYK值和与底色的亮度差的关系例的图表。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CMYK的各颜色的眼印(第一颜色修正用图像)的例子的图。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CMYK的各颜色的颜色修正用图像(第二颜色修正用图像)的例子的图。图10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眼印的其他的例子的图。图1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眼印(第一颜色修正用图像)的例子的图。图1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CMYK的各颜色的颜色修正用图像(第二颜色修正用图像)的例子的图。图1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眼印以及颜色修正用图像的配置例的印刷图像。图1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输入CMYK值和与底色的亮度差的关系例的图表。图1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眼印(第一颜色修正用图像)的例子的图。图1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颜色修正用图像(第二颜色修正用图像)的例子的图。图1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青色输入值和与底色的亮度差的关系例的图表。图1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眼印以及颜色修正用图像的配置例的印刷图像。图1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眼印以及颜色修正用图像的配置例的印刷图像。附图标记说明:10...图像形成装置;16...图像形成部;17...控制部;50...控制器;53...控制部;54...RIP部;55...存储部;71...原稿图像形成区域;71C...标签图像(内容图像);72、73...外部区域;74-1~74-3...眼印可打印区域;75a~75c...眼印配置部(后工序用图像配置部);81a~81c...第一颜色修正用图像(外部区域图像(后工序用图像));82a、82b...第二颜色修正用图像(外部区域图像);531...检测基准获取部;532...设定信息获取部;533...颜色修正用图像制作部;534...颜色修正用图像配置部;R...卷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记述为“实施方式”)的例子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对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或者结构的构件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的说明。<1.第一实施方式>[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首先,对包含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系统整体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的概略的剖面示意图。图像形成系统100由图像形成装置10、检查单元20、将卷纸R(连续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向图像形成装置10送出的供纸装置30、以及卷绕卷纸R的卷绕装置40。图像形成装置10相当于上述的连续纸打印机。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系统100经由打印机控制器(图中,控制器)50以及网络N与进行印刷作业的生成、选择等的客户终端60连接,基于从客户终端60指示的印刷作业来在卷纸R进行印刷处理。卷纸的材料并不局限于纸,也可以为树脂等其他的材料。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在卷纸R形成图像的功能(例如标签印刷功能)。图像形成装置10在通过送出辊31从供纸装置30供纸的卷纸R的表面反复形成内容图像(例如图5的标签图像71C)。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形成了图像的卷纸R被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n印刷数据生成部,将用于在与形成原稿图像的区域不同的连续记录介质的在输送方向延伸的外部区域形成外部区域图像的外部区域图像数据附加于原稿图像数据,来生成印刷数据;以及/n图像形成部,构成为基于被包含在通过上述印刷数据生成部生成的上述印刷数据中的上述原稿图像数据来将上述原稿图像形成于连续记录介质,以及基于被包含在通过上述印刷数据生成部生成的上述印刷数据中的上述外部区域图像数据来将上述外部区域图像形成于上述连续记录介质,/n上述印刷数据生成部基于用于检测在后工序使用的后工序用图像的检测基准在上述印刷数据中的上述外部区域配置用于颜色修正的颜色修正用图像作为上述外部区域图像。/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7 JP 2018-244047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印刷数据生成部,将用于在与形成原稿图像的区域不同的连续记录介质的在输送方向延伸的外部区域形成外部区域图像的外部区域图像数据附加于原稿图像数据,来生成印刷数据;以及
图像形成部,构成为基于被包含在通过上述印刷数据生成部生成的上述印刷数据中的上述原稿图像数据来将上述原稿图像形成于连续记录介质,以及基于被包含在通过上述印刷数据生成部生成的上述印刷数据中的上述外部区域图像数据来将上述外部区域图像形成于上述连续记录介质,
上述印刷数据生成部基于用于检测在后工序使用的后工序用图像的检测基准在上述印刷数据中的上述外部区域配置用于颜色修正的颜色修正用图像作为上述外部区域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检测基准是上述连续记录介质的底色与上述后工序用图像的亮度差,
上述印刷数据生成部基于上述检测基准来计算上述图像形成部的基本色的色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印刷数据生成部将与上述图像形成部的上述基本色的色值的灰度对应的上述颜色修正用图像配置于上述外部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印刷数据生成部在上述外部区域内的配置上述后工序用图像的后工序用图像配置部配置满足上述检测基准的第一颜色修正用图像作为上述后工序用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印刷数据生成部在上述外部区域内的与配置上述后工序用图像的后工序用图像配置部不同的位置形成不满足上述检测基准的第二颜色修正用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印刷数据生成部在上述外部区域内的与上述后工序用图像配置部不同的位置形成不满足上述检测基准的第二颜色修正用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上述检测基准包含关于上述后工序用图像的大小的阈值,
上述印刷数据生成部在上述印刷数据内的上述后工序用图像的大小在上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作为上述后工序用图像配置上述第一颜色修正用图像,在上述后工序用图像的大小小于上述阈值的情况下,作为上述后工序用图像配置上述第二颜色修正用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印刷数据生成部根据上述原稿图像的内容生成上述第一颜色修正用图像以及/或者上述第二颜色修正用图像。


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辻康祐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