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请求发送方法、装置以及第一服务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930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请求发送方法、装置以及第一服务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响应于第一请求,按照单体应用的第一预设流量比例以及微服务的第二预设流量比例,向单体服务或者微服务发送第二请求,其中,第二请求基于第一请求生成。即可按照第一预设流量比例和第二预设流量比例平衡发送给单体服务和微服务的请求量,可减少微服务发生异常导致对请求响应不及时以及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请求发送方法、装置以及第一服务器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中的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请求发送方法、装置以及第一服务器。
技术介绍
单体应用是指一个归档包(例如,JAR、WAR、EAR或其他格式的包)包含了所有功能的应用程序,其对应的后台服务器为单体服务器,单体服务器将应用的所有功能放在一个单一进程中,微服务架构则是将一个单一应用程序开发为一组小型服务(微服务)的方法,每个功能分别放在一个独立的服务中,每个服务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服务间通信采用轻量级通信机制,通常采用的是HTTPAPI,这些服务围绕业务能力构建并且可通过全自动部署机制独立部署,这些服务共用一个最小型的集中式的管理,服务可用不同的语言开发,使用不同的数据存储技术。关键不仅仅在于微服务本身,而是系统要提供一套基础的架构,这种架构使得微服务可以独立的部署、运行、升级,不仅如此,这个系统架构还让微服务与微服务之间在结构上“松耦合”或“解耦”,而在功能上则表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单体应用向微服务迁移过程,可以理解为从单体服务器向微服务迁移,需要多个子过程,例如,包括.业务拆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请求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n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应用相关的第一请求;/n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按照所述第一应用的单体服务的第一预设流量比例以及所述第一应用的微服务的第二预设流量比例,向所述单体服务或者所述微服务发送第二请求,其中,所述第二请求基于所述第一请求生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请求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应用相关的第一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按照所述第一应用的单体服务的第一预设流量比例以及所述第一应用的微服务的第二预设流量比例,向所述单体服务或者所述微服务发送第二请求,其中,所述第二请求基于所述第一请求生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微服务发送第二请求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微服务响应于所述第二请求发送的第一返回结果;
将所述第一返回结果发送给所述电子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微服务发送第二请求之后,还包括:
在满足预设发送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单体服务发送第三请求,所述第三请求基于所述第一请求生成,且与所述第二请求请求的内容相同;
接收所述单体服务响应于所述第三请求发送的第二返回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微服务响应于所述第二请求发送的第一返回结果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返回结果与所述第二返回结果的比对结果;
在所述比对结果为不一致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返回结果与所述第二返回结果不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返回结果与所述第二返回结果的比对结果,包括:
将所述第一返回结果与所述第二返回结果发送给第二服务器;
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对所述第一返回结果与所述第二返回结果进行比对得到的所述比对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单体服务或者所述微服务发送第二请求之后,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微服务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将流量切换到所述单体服务。


7.一种请求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按照所述单体应用的第一预设流量比例以及所述微服务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历刘嘉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