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鹏专利>正文

一种钻井用井口防落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9283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井用井口防落物装置,包括井口,所述井口内插接有下井杆,所述井口的上方安装有两个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与下井杆对应的缺口,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固定套接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二转轴外固定套接有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通过加入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传送带等结构,可以将落在安装块上端面上的杂物,在传送带的带动下向下滚落或收集起来,避免其进入钻井中,通过加入滤网板、杂质腔和滤液腔等结构,可以将杂质进行固液分离,便于清理和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井用井口防落物装置
本技术涉及钻井技术
,具体涉及一种钻井用井口防落物装置。
技术介绍
利用机械设备或人力从地面将地层钻成孔眼的工作称为钻井。通常指勘探或开发石油、天然气等液态和气态矿产而钻凿井眼及大直径供水井的工程。钻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极为广泛。目前我国油(气)田广泛使用转盘钻钻井。主要设备有井架、操作平台、柴油机、钻机、钻具、泥浆泵、发电机和测试装备以及燃料油罐、锅炉等。钻井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多专业、多工种利用多种设备、工具、材料进行的联合作业。同时它又是多程序紧密衔接,多环节环环相扣的连续作业。施工的全过程都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每一口井的完成包括钻前工程、钻进工程和完井作业三个阶段。每一项工程阶段又有一系列的施工工序。其主要工序一般包括:定井位、道路勘测、基础施工、安装井架、搬家、安装设备、一次开钻、二次开钻、钻进、起钻、换钻头、下钻、完井、电测、下套管、固井作业等。近年来全球钻井工作量持续增加,2012年全球钻井数超过11万口。目前中国的钻井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仅中石油的钻井工作量2007年就已经超越加拿大和俄罗斯。一般钻井口为敞开式,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防止附近的杂物落入钻井中,特别是一些螺钉、螺母或小型工具等,为了避免这些物品意外掉落进钻井中,提出一种钻井用井口防落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钻井用井口防落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钻井用井口防落物装置,包括井口,所述井口内插接有下井杆,所述井口的上方安装有两个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与下井杆对应的缺口,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固定套接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二转轴外固定套接有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安装块的内侧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安装槽贯通连接,所述安装腔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滤网板,所述安装块的内侧安装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第一转轴连接。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腔,所述动力腔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开关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优选的,所述滤网板将安装腔分隔成上侧的杂质腔和下侧的滤液腔。优选的,所述杂质腔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并附带盖子,所述滤液腔的侧壁开设有出液口并附带盖子。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形状与传送带相对应,且传送带与安装槽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为两厘米。优选的,所述滤液腔的底壁为倾斜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加入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传送带等结构,可以将落在安装块上端面上的杂物,在传送带的带动下向下滚落或收集起来,避免其进入钻井中。2、通过加入滤网板、杂质腔和滤液腔等结构,可以将杂质进行固液分离,便于清理和回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动力装置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井口、2-下井杆、3-安装块、4-安装槽、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第一滚筒、8-第二滚筒、9-传送带、10-安装腔、11-滤网板、12-动力装置、121-动力腔、122-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钻井用井口防落物装置,包括井口1,井口1内插接有下井杆2,井口1的上方安装有两个安装块3,两个安装块3上设置有与下井杆2对应的缺口,安装块3上开设有安装槽4,安装槽4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第一转轴5外固定套接有第一滚筒7,第二转轴6外固定套接有第二滚筒8,第一滚筒7与第二滚筒8之间通过传送带9连接,安装块3的内侧开设有安装腔10,安装腔10与安装槽4贯通连接,安装腔1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滤网板11,安装块3的内侧安装有动力装置12,动力装置12与第一转轴5连接,该结构可以将落在安装块3上端面上的杂物,在传送带9的带动下向下滚落或收集起来,避免其进入钻井中。动力装置12包括动力腔121,动力腔12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122,电机122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5固定连接,电机122、开关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该结构可以将杂质进行固液分离,便于清理和回收。其中,滤网板11将安装腔10分隔成上侧的杂质腔和下侧的滤液腔,杂质腔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并附带盖子,滤液腔的侧壁开设有出液口并附带盖子,安装槽4的形状与传送带9相对应,且传送带9与安装槽4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为两厘米,滤液腔的底壁为倾斜面。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接通串联电路,电机122开始工作,电机122带动第一转轴5运动,第一转轴5带动第一滚筒7转动,第一滚筒7通过传送带9带动第二滚筒8运动,上侧的传送带9运动方向朝向第二滚筒8的一侧,这样一来,当有物品掉落时,传送带9可以将物品传送到远离下井杆2的一侧,比较大的物品会掉落在安装块3的一侧,个体比较小的物品会通过传送带9和安装槽4之间的空隙后,最终落入安装腔10内,当有油质或水滴落在传送带9上时,最终也会收集进安装腔10内,经过滤网板11后进入滤液腔,便于这些杂质的分离回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井用井口防落物装置,包括井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1)内插接有下井杆(2),所述井口(1)的上方安装有两个安装块(3),两个所述安装块(3)上设置有与下井杆(2)对应的缺口,所述安装块(3)上开设有安装槽(4),所述安装槽(4)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5)外固定套接有第一滚筒(7),所述第二转轴(6)外固定套接有第二滚筒(8),所述第一滚筒(7)与第二滚筒(8)之间通过传送带(9)连接,所述安装块(3)的内侧开设有安装腔(10),所述安装腔(10)与安装槽(4)贯通连接,所述安装腔(1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滤网板(11),所述安装块(3)的内侧安装有动力装置(12),所述动力装置(12)与第一转轴(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用井口防落物装置,包括井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1)内插接有下井杆(2),所述井口(1)的上方安装有两个安装块(3),两个所述安装块(3)上设置有与下井杆(2)对应的缺口,所述安装块(3)上开设有安装槽(4),所述安装槽(4)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5)外固定套接有第一滚筒(7),所述第二转轴(6)外固定套接有第二滚筒(8),所述第一滚筒(7)与第二滚筒(8)之间通过传送带(9)连接,所述安装块(3)的内侧开设有安装腔(10),所述安装腔(10)与安装槽(4)贯通连接,所述安装腔(1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滤网板(11),所述安装块(3)的内侧安装有动力装置(12),所述动力装置(12)与第一转轴(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用井口防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12)包括动力腔(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
申请(专利权)人:孙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