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到端的网络转发时延确定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928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端到端的网络转发时延确定方法,应用于分组网络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分组网络中的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时延;获取所述分组网络中的节点的转发时延;确定所述分组网络中端到端的网络转发时延为D1+D2;其中,D1为所述端到端对应路径上的节点的转发时延之和,D2为所述端到端对应路径上的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时延之和。该方法能够准确获取端到端的网络转发时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到端的网络转发时延确定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端到端的网络转发时延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网络转发时延测量方案分为直接和间接测量两种:直接测量法是利用业务或OAM报文中的时间戳直接计算时延值。该种测量方法是带内OAM监测技术需要在已经部署开通业务的前提下进行,带外OAM监测技术需要网络设备配置支持TWAMP、Y.1731等协议交互的性能监测协议和OAM性能监测实例,或外置网络性能监测探针,全网配置会导致网络设备和管控系统资源占用较大和浪费,一般只适用于按需少量部署。所以,如果是新建分组网络,在业务未开通之前,现有的直接测量法均不适用。间接测量法是利用报文在光纤中的衰减值与光纤长度成正比的原理,通过测量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光功率差值,换算出光纤长度,再根据单位光纤长度的传输时延指标即5μs/km,换算出时延值,公式如下:假设G.652光纤的单位长度衰减值为(单位:dB/km),从设备A的发光功率为a(单位:dBm),从设备B的收光功率为b(单位:dBm),则A-B之间的光衰减值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到端的网络转发时延确定方法,应用于分组网络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所述分组网络中的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时延;/n获取所述分组网络中的节点的转发时延;/n确定所述分组网络中端到端的网络转发时延为D1+D2;其中,D1为所述端到端对应路径上的节点的转发时延之和,D2为所述端到端对应路径上的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时延之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到端的网络转发时延确定方法,应用于分组网络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分组网络中的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时延;
获取所述分组网络中的节点的转发时延;
确定所述分组网络中端到端的网络转发时延为D1+D2;其中,D1为所述端到端对应路径上的节点的转发时延之和,D2为所述端到端对应路径上的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时延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分组网络中的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时延,包括:
在所述相邻节点之间收发同步报文时,接收所述节点上报的同步报文携带的时间戳t1、t2、t3和t4;
所述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时延为:((t4-t3)+(t2-t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分组网络中的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时延,包括:
在所述相邻节点之间收发同步报文时,接收所述节点上报的同步报文携带的时间戳t1、t2、t3和t4;
若收发方向的光纤的长度相同,则所述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时延为:((t4-t3)+(t2-t1))/2;
若收发方向的光纤的长度不同,且长度差为y,则在发方向所述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时延为:((t4-t3)+(t2-t1))/2-y×Tt/2,在收方向所述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时延为:((t4-t3)+(t2-t1))/2+y×Tt/2;其中,Tt为单位长度光纤的时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分组网络中的节点的转发时延,包括:
本地配置所述节点的转发时延,通过本地配置信息获取所述节点的转发时延;
或,
由所述节点配置所述节点的转发时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文李芳胡昌军赵俊峰付易鹏张萌程娜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