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窗户排水孔防风防蚊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9237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窗户排水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建筑窗户排水孔防风防蚊虫装置,包括窗户支架,窗户支架下端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中安装有防风防蚊虫装置,通过挡块能够很好的防止风和蚊虫进入窗户内,同时雨水能够从排水孔排出来,通过调节螺栓与配合圆柱的配合使用能够根据不同窗户的排水孔来调节,便于安装与固定,通过弹簧与限位挡块的配合使用能够很好的防止防风防蚊虫装置脱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适用于大多数窗户的防渗水防风防蚊虫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窗户排水孔防风防蚊虫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窗户排水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建筑窗户排水孔防风防蚊虫装置。
技术介绍
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事实上窗和户的本意分别指窗和门,在现代汉语中窗户则单指窗。“窗”本作“囱”(“囱”为俗字),即在墙上留个洞,框内的是窗棂,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后加“穴”字头构成形声字。《说文》说:“在墙曰牅,在屋曰囱。窗,或从穴。”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丝绸或玻璃材料。现有的铝合金窗户的窗框槽内部排水孔容易堵塞且清理不便,造成排水不畅,同时外侧的排水孔也容易进行杂物,使得窗框槽内部的水分不能有效的排出,进而容易出现渗水的问题。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347944.5公开的一种防窗户渗水结构,包括窗框底槽、内排水孔滤网和排水弯管,所述窗框底槽上靠近室内侧设置有窗框内隔板,所述窗框内隔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内隔板加强垫片,所述窗框底槽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窗框中隔板,所述窗框中隔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中隔板加强垫片,所述窗框内隔板与窗框中隔板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内窗槽,所述窗框内隔板上靠近内窗槽的内侧设置有内防渗漏胶垫;通过在内部排水孔上设计的过滤网和固定螺栓,便于阻隔杂质进入到排水孔中,避免了杂质堵塞内部排水孔的问题,同时也便于使用者进行定期清理,通过排水管和螺栓连接的弯管取代敞开式的排水孔,由于弯管开口向下进而便于减少外接杂质进入到排水孔中。该装置是整体改造达到一定的防渗水效果,并不是很适用于大多数窗户。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建筑窗户排水孔防风防蚊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窗户排水孔防风防蚊虫装置,尽最大可能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适用于大多数窗户的防渗水防风防蚊虫的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窗户排水孔防风防蚊虫装置,包括窗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支架下端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中安装有防风防蚊虫装置,所述防风防蚊虫装置包含挡块,所述挡块上端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轴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挡盘,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横板右端,所述横板左端中间位置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下端连接配合圆柱,所述横板左端下部固定连接限位支撑板,所述限位支撑板左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限位挡块,所述第二连接轴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挡盘,所述限位挡块下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限位支撑板顶端中间位置,所述配合圆柱底端贴合排水孔下端面,所述横板顶端贴合排水孔上端面,所述挡块左端面贴合在窗户支架外边缘,所述横板左端与窗户支架内边缘齐平。优选的,所述窗户支架下端中间位置设有矩形的排水孔。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中间位置设有第一安装圆孔,所述第一安装圆孔内套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还套在连接柱中间位置设有的第一连接圆孔中。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中心位置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调节螺栓螺纹连接螺纹通孔,所述调节螺栓下端螺栓连接配合圆柱中心位置设有的螺纹孔。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中间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圆孔,所述第二安装圆孔内套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还套在限位挡块下端设有的第二连接圆孔中。优选的,所述弹簧正常支起状态下限位挡块的上端要高过横板的顶端,且当弹簧压缩时,限位挡块的上端要低过横板的顶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挡块能够很好的防止风和蚊虫进入窗户内,同时雨水能够从排水孔排出来,通过调节螺栓与配合圆柱的配合使用能够根据不同窗户的排水孔来调节,便于安装与固定,通过弹簧与限位挡块的配合使用能够很好的防止防风防蚊虫装置脱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防风防蚊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防风防蚊虫装置的右上视角视图。图中:1-窗户支架,101-排水孔,2-防风防蚊虫装置,201-挡块,202-第一支架,203-第一限位挡盘,204-连接柱,205-横板,2051-安装槽,206-调节螺栓,207-配合圆柱,208-限位支撑板,209-第二支架,210-第二限位挡盘,211-限位挡块,212-弹簧,213-第一连接轴,214-第二连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窗户排水孔防风防蚊虫装置,包括窗户支架1,窗户支架1下端设有排水孔101,排水孔101中安装有防风防蚊虫装置2,防风防蚊虫装置2包含挡块201,挡块201上端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架202,第一支架202通过第一连接轴213连接连接柱204,第一连接轴213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挡盘203,连接柱204固定连接在横板205右端,横板205左端中间位置设有安装槽2051,安装槽2051内安装有调节螺栓206,调节螺栓206下端连接配合圆柱207,横板205左端下部固定连接限位支撑板208,限位支撑板208左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架209,第二支架209通过第二连接轴214连接限位挡块211,第二连接轴214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挡盘210,限位挡块211下端设置有弹簧212,弹簧212固定连接在限位支撑板208顶端中间位置,配合圆柱207底端贴合排水孔101下端面,横板205顶端贴合排水孔101上端面,挡块201左端面贴合在窗户支架1外边缘,横板205左端与窗户支架1内边缘齐平。具体的,窗户支架1下端中间位置设有矩形的排水孔101,第一支架202中间位置设有第一安装圆孔,第一安装圆孔内套有第一连接轴213,第一连接轴213还套在连接柱204中间位置设有的第一连接圆孔中,安装槽2051中心位置设有螺纹通孔,调节螺栓206螺纹连接螺纹通孔,调节螺栓206下端螺栓连接配合圆柱中心位置设有的螺纹孔,第二支架209中间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圆孔,第二安装圆孔内套有第二连接轴214,第二连接轴214还套在限位挡块211下端设有的第二连接圆孔中,弹簧212正常支起状态下限位挡块211的上端要高过横板205的顶端,且当弹簧212压缩时,限位挡块211的上端要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窗户排水孔防风防蚊虫装置,包括窗户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支架(1)下端设有排水孔(101),所述排水孔(101)中安装有防风防蚊虫装置(2),所述防风防蚊虫装置(2)包含挡块(201),所述挡块(201)上端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架(202),所述第一支架(202)通过第一连接轴(213)连接连接柱(204),所述第一连接轴(213)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挡盘(203),所述连接柱(204)固定连接在横板(205)右端,所述横板(205)左端中间位置设有安装槽(2051),所述安装槽(2051)内安装有调节螺栓(206),所述调节螺栓(206)下端连接配合圆柱(207),所述横板(205)左端下部固定连接限位支撑板(208),所述限位支撑板(208)左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架(209),所述第二支架(209)通过第二连接轴(214)连接限位挡块(211),所述第二连接轴(214)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挡盘(210),所述限位挡块(211)下端设置有弹簧(212),所述弹簧(212)固定连接在限位支撑板(208)顶端中间位置,所述配合圆柱(207)底端贴合排水孔(101)下端面,所述横板(205)顶端贴合排水孔(101)上端面,所述挡块(201)左端面贴合在窗户支架(1)外边缘,所述横板(205)左端与窗户支架(1)内边缘齐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窗户排水孔防风防蚊虫装置,包括窗户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支架(1)下端设有排水孔(101),所述排水孔(101)中安装有防风防蚊虫装置(2),所述防风防蚊虫装置(2)包含挡块(201),所述挡块(201)上端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架(202),所述第一支架(202)通过第一连接轴(213)连接连接柱(204),所述第一连接轴(213)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挡盘(203),所述连接柱(204)固定连接在横板(205)右端,所述横板(205)左端中间位置设有安装槽(2051),所述安装槽(2051)内安装有调节螺栓(206),所述调节螺栓(206)下端连接配合圆柱(207),所述横板(205)左端下部固定连接限位支撑板(208),所述限位支撑板(208)左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架(209),所述第二支架(209)通过第二连接轴(214)连接限位挡块(211),所述第二连接轴(214)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挡盘(210),所述限位挡块(211)下端设置有弹簧(212),所述弹簧(212)固定连接在限位支撑板(208)顶端中间位置,所述配合圆柱(207)底端贴合排水孔(101)下端面,所述横板(205)顶端贴合排水孔(101)上端面,所述挡块(201)左端面贴合在窗户支架(1)外边缘,所述横板(205)左端与窗户支架(1)内边缘齐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熙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熙和装饰装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