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芯盖组件及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19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锁芯盖组件及门锁,锁芯盖组件包括:锁芯盖主体、连接条以及锁具面板;锁具面板的正面开设有适于与锁芯盖主体配合的凹槽,锁芯盖主体可活动地设置于凹槽内;凹槽的下部设置有长条状的过孔槽;连接条为长条状结构,其一端设置有转动部,另一端横向设置有限位部;锁芯盖主体与转动部之间可转动连接,连接条活动设置于过孔槽内,限位部位于锁具面板的背面;限位部的宽度大于过孔槽的宽度,以使过孔槽对连接条实现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现了对锁芯的保护、美观功能的同时,避免了锁芯盖主体在取下后容易发生丢失的情况,且其结构简洁、稳定性高,组装时间短,不需要采用任何的弹性元件进行配合,成本较低,经济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芯盖组件及门锁
本技术涉及锁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芯盖组件及门锁。
技术介绍
门锁,或智能锁具的锁孔处通常需要设有锁芯盖,用于对锁芯内部实现防尘、防锈、隐藏等功能。当锁具处于不使用的状态下,锁芯盖对锁孔进行遮挡,以达到保护和美观的作用;当用户需要进行开锁时,打开锁芯盖并露出锁孔,然后就可以将钥匙进行正面插入。现有的锁芯盖一般有以下的结构:1、锁芯盖铰接在锁孔的上方,通过重力作用而垂挂在锁孔前,以实现遮盖。用户通过往上转动锁芯盖,使其始终贴合着锁具表面转动,露出锁孔;这种结构的稳定性不够强,在钥匙插入后,锁芯盖仍会由于重力作用而向下转动,并与钥匙产生接触,使钥匙的插拔不便。2、弹出式锁芯盖,通过在锁芯内部设置弹簧、弹片等弹性元件,用户只需轻轻按压就可以使锁芯盖弹出以及复位,操作较为方便,但由于需要配合的零部件较多,结构往往相对复杂,且采用弹性元件也增加了一定的成本,经济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锁芯盖组件,其通过连接条对锁芯盖主体和锁芯实现连接,使锁芯盖主体可以遮挡或露出锁芯;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门锁,其包括上述的锁芯盖组件,通过连接条对锁芯盖主体和锁芯实现连接,使锁芯盖主体可以遮挡或露出锁芯。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锁芯盖组件,包括:锁芯盖主体、连接条以及锁具面板;所述锁具面板的正面开设有适于与所述锁芯盖主体配合的凹槽,所述锁芯盖主体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下部设置有长条状的过孔槽;所述连接条为长条状结构,其一端设置有转动部,另一端横向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锁芯盖主体与所述转动部之间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条活动设置于所述过孔槽内,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锁具面板的背面;所述限位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过孔槽的宽度,以使所述过孔槽对所述连接条实现限位。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条的所述转动部为横向设置的圆柱体,所述锁芯盖主体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转动部连接的中空圆柱槽,所述转动部与所述中空圆柱槽之间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锁芯盖组件还包括吸磁片和磁铁;所述锁芯盖主体的上部固定设置有吸磁片,所述锁具面板的所述凹槽上对应设置有磁铁,所述锁芯盖主体与所述锁具面板之间磁合。进一步地,所述锁芯盖主体上开设有盲孔,所述吸磁片固定设置于所述盲孔内。进一步地,所述锁芯盖组件还包括锁芯盖装饰片,所述锁芯盖装饰片固定连接于所述锁芯盖上,并对所述连接条进行盖合。进一步地,所述锁芯盖组件还包括面板装饰件;所述面板装饰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锁具面板上,所述面板装饰件上开设有适于与锁芯盖主体配合的面板通孔,所述锁芯盖主体设置于所述面板通孔内。一种门锁,包括锁芯盖组件。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为:用户通过按压锁芯盖主体的下部,按压力可以促使锁芯盖主体与凹槽之间分离,同时锁芯盖主体会绕连接条转动,使锁芯完全露出,供钥匙插入。由于连接条的限位部可以卡顶在锁具面板内,连接条会受到锁具面板的限位,因此锁芯盖主体不会发生脱落,而是与锁具面板一直保持连接。本技术在实现了对锁芯的保护、美观功能的同时,避免了锁芯盖主体在取下后容易发生丢失的情况,且其结构简洁、稳定性高,组装时间短,不需要采用任何的弹性元件进行配合,成本较低,经济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带锁芯盖组件的门锁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锁芯盖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带锁芯盖组件的门锁的分解视图;图4为锁芯盖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图中:10、锁芯盖主体;11、盲孔;20、连接条;21、转动部;22、限位部;30、锁具面板;31、凹槽;32、过孔槽;40、吸磁片;50、磁铁;60、锁芯盖装饰片;70、面板装饰件;80、锁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锁芯盖组件及带有这种锁芯盖组件的门锁。参阅图1-图4,锁芯盖组件包括有:锁芯盖主体10、连接条20以及锁具面板30;锁具面板30的正面开设有适于与锁芯盖主体10配合的凹槽31,具体地锁芯盖主体10为方片状结构,凹槽31为方槽结构,锁芯盖主体10可活动地设置在凹槽31内;凹槽31的下部设置有长条状的过孔槽32,供连接条20插入;连接条20为长条状结构,其一端设置有转动部21,另一端横向设置有限位部22,锁芯盖主体10和转动部21之间可转动连接,连接条20活动设置在过孔槽32内,转动部21位于锁具面板30的正面、限位部22位于锁具面板30的背面;限位部22的宽度大于过孔槽32的宽度,以使过孔槽32对连接条20实现限位,即锁芯盖主体10在拉动连接条20时限位部22会卡顶在锁具面板30的背面,从而使锁芯盖主体10无法从锁具面板30上脱落。具体地,连接条20的转动部21为横向设置的圆柱体,锁芯盖主体10上设置有适于与转动部21连接的中空圆柱槽,转动部21设置在中空圆柱槽内,从而使转动部21与中空圆柱槽之间实现转动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简洁、便于进行操作。更具体地,连接条20采用软胶材质制成,连接部为扁头结构。具体地,锁芯盖组件还包括有吸磁片40和磁铁50。锁芯盖主体10的上部固定设置有吸磁片40,锁具面板30的凹槽31上对应设置有磁铁50,通过吸磁片40和磁铁50的相互作用,锁芯盖主体10和锁具面板30之间实现可分离的磁合。选用磁力大小适当的吸磁片40和磁铁50,用户通过用适当大小的力度按压锁芯盖主体10的下部,即可使吸磁片40和磁铁50产生分离,从而使锁芯盖主体10的上部翘起并翻转,露出锁芯80。具体地,锁芯盖主体10上开设有盲孔11,吸磁片40固定设置于盲孔11内。在本实施例中,盲孔11、吸磁片40和磁铁50的数量均为2个。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锁芯盖主体10和锁具面板30之间也可以采用粘接、卡合等可分离的方式进行连接。具体地,锁芯盖组件还包括锁芯盖装饰片60,锁芯盖装饰片60固定连接于锁芯80盖上,并对连接条20进行盖合。可以在锁芯80盖装饰件上设置花纹、文字、商标等图案,增强锁芯盖组件的美观效果。具体地,锁芯盖组件还包括面板装饰件70。面板装饰件70固定连接在锁具面板30上,面板装饰件70上开设有适于与锁芯盖主体10配合的面板通孔,锁芯盖主体10设置在面板通孔内,用户即可以通过按压面板装饰件70来使锁芯盖主体10打开。更具体地,面板通孔为方孔。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的锁芯盖组件的门锁。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用户通过按压锁芯盖主体10的下部,按压力可以促使吸磁片40和磁铁50之间的磁合产生分离,即锁芯盖主体10和凹槽31之间分离,同时锁芯盖主体10可以绕连接条20转动,也可进一步地拉动锁芯盖主体10,使锁芯80完全露出,供钥匙插入。由于连接条20的限位部22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锁芯盖主体、连接条以及锁具面板;所述锁具面板的正面开设有适于与所述锁芯盖主体配合的凹槽,所述锁芯盖主体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下部设置有长条状的过孔槽;所述连接条为长条状结构,其一端设置有转动部,另一端横向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锁芯盖主体与所述转动部之间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条活动设置于所述过孔槽内,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锁具面板的背面;所述限位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过孔槽的宽度,以使所述过孔槽对所述连接条实现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锁芯盖主体、连接条以及锁具面板;所述锁具面板的正面开设有适于与所述锁芯盖主体配合的凹槽,所述锁芯盖主体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下部设置有长条状的过孔槽;所述连接条为长条状结构,其一端设置有转动部,另一端横向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锁芯盖主体与所述转动部之间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条活动设置于所述过孔槽内,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锁具面板的背面;所述限位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过孔槽的宽度,以使所述过孔槽对所述连接条实现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的所述转动部为横向设置的圆柱体,所述锁芯盖主体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转动部连接的中空圆柱槽,所述转动部与所述中空圆柱槽之间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盖组件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汉标王妙玉童威云黄安川刘中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