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智能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187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智能门锁,包括门锁本体,所述门锁本体包括门锁前盖和门锁后盖,所述门锁后盖的内腔设置有离合器,所述门锁后盖上安装有直开装置,所述直开装置包括通过转动组件与门锁后盖转动连接的直开把手,所述直开把手一端伸入门锁后盖内腔并与离合器抵接,所述离合器与直开把手的抵接处设置有方形孔,所述门锁前盖的内腔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方形孔内的方轴,所述直开把手朝向门锁前盖一端设置有供方轴卡入的方形槽。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操作人员直接握住直开把手并转动,直开把手带动方轴转动,从而打开安装在门体内的锁体,进而快速地将门打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智能门锁
本技术涉及门锁的
,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智能门锁。
技术介绍
智能电子锁是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锁具,是传统机械锁更新换代的产品,其中指纹密码锁是一种防盗性高的电子锁,电子锁主要包括壳体、装设在壳体内的离合器以及与离合器配合的锁体。公告号为CN2074996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识别全自动智能锁,上述生物识别全自动智能锁包括外侧的外面板、含有锁芯的锁体、内侧的内面板,外面板上连接有外把手,内面板上连接内把手,外面板上设有显示屏、触摸屏、隐藏钥匙孔、识别主板、外侧喇叭,内面板上设有主控板、内侧喇叭、应急手动开锁旋钮、控制按键、室内反锁保险栓、自动开关锁电机、关门检测模组和电池,主控板与识别主板电连接并控制含有锁芯的锁体自动开锁和闭锁。上述生物识别全自动智能锁存在以下缺陷:该全自动智能锁的内面板上已经安装有内把手,但是在内面板上还设置有应急手动开锁旋钮,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人们下意识会直接握住内把手开门逃生,往往不会意识到旋转应急手动开锁旋钮,从而会耽误逃生的时间,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智能门锁,紧急情况下,人们能够通过直开把手直接将门打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智能门锁,包括门锁本体,所述门锁本体包括门锁前盖和门锁后盖,所述门锁后盖的内腔设置有离合器,所述门锁后盖上安装有直开装置,所述直开装置包括通过转动组件与门锁后盖转动连接的直开把手,所述直开把手一端伸入门锁后盖内腔并与离合器抵接,所述离合器与直开把手的抵接处设置有方形孔,所述门锁前盖的内腔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方形孔内的方轴,所述直开把手朝向门锁前盖一端设置有供方轴卡入的方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操作人员直接握住直开把手,并转动直开把手,直开把手带动方轴转动,从而打开安装在门体内的锁体,进而快速将门打开;而且,方轴穿过离合器且两端分别与门锁前盖和门锁后盖连接,安装门锁时通过方轴即可确定门锁前盖和门锁后盖的相对安装位置,省时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与门锁后盖卡接的转动盖,所述转动盖中部设置有供直开把手卡入的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壁与直开把手之间安装有转动轴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开把手通过转动轴承与转动盖连接,转动盖与门锁后盖卡接,从门锁后盖上将转动盖拆下即可将直开把手与门锁后盖分离,从而方便维修和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盖朝向门锁后盖内腔的一端边缘处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定位部,每个所述定位部侧壁均与离合器外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转动盖安装好之后,只需将离合器卡入各个定位部之间,从而快速定位离合器安装的位置,使得离合器上的方孔与直开把手上的方形槽对齐,省时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部内部中空,所述门锁后板的内壁于每个定位部内均设置有带有螺纹孔的安装柱,所述定位部上端设置有与安装柱上端紧贴的翻边,所述翻边通过螺栓与安装柱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每个定位部套设在安装柱外侧,从而确定转动盖的安装位置,接着将螺栓旋入安装柱内,螺帽将定位部上端的翻边压紧,从而将转动盖固定在门锁后盖内;翻边能够防止螺栓过度旋入将安装柱上的螺纹孔破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包括套设在直开把手伸入转动盖内的一端的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位于复位扭簧的同一侧且均连接有互相平行的转臂,所述直开把手于复位扭簧背离门锁后板的一侧设置有复位环,所述复位环下端连接有呈L形的复位臂,所述复位臂的一端伸入复位扭簧的两个转臂之间,所述转动盖内壁于复位臂下侧设置有与两个转臂紧贴的固定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顺时针转动直开把手将门开启,复位环随着直开把手转动,使得复位臂将复位扭簧的转臂扭转,松开直开把手之后,转臂恢复原状,将复位臂转动会初始位置,从而带动直开把手逆时针转回锁定状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环的两端内壁上均连接有滑动块,所述直开把手与复位环连接的一端的相背两侧均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分别供滑动块卡入并滑动的滑动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复位环上的两个滑动块分别卡入直开把手上的滑动槽内,从而方便将复位环安装在直开把手上,直开把手转动后能够带动复位环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开把手朝向离合器的一端侧壁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直开把手于环形槽内套设有挡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挡圈卡入直开把手上的环形槽之后,挡圈能够防止复位环上的滑动块滑出滑动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开把手包括直柄和呈矩形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中部与直柄一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板呈矩形,没有突出的力臂,开门时需抓住整个转动板并转动才能将门开启,从而防止误触将锁开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与门锁前盖内壁连接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内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背离门锁前盖的一端设置有供方轴卡入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柱朝向门锁前盖的一端连接有限位环,所述连接柱外壁套设有转动环,所述连接环内壁设置有供转动环卡入的放置槽,所述门锁前盖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与连接环一端紧贴的定位环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环将连接柱上的限位环限制在连接环内,防止连接柱脱离连接环,定位环板能够防止转动环脱离放置槽,从而使得方轴卡入连接槽之后,能够带动连接柱转动,进而使得方轴能够相对于门锁前盖转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直开装置能够让使用者在紧急情况下,直接将门锁打开;2、方轴两端分别与门锁前盖和门锁后盖连接,从而方便安装门锁,提高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直开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门锁本体;11、门锁前盖;12、门锁后盖;121、安装柱;3、离合器;31、方形孔;4、直开装置;41、直开把手;411、直柄;4111、方形槽;4112、滑动槽;4113、环形槽;412、转动板;42、方轴;43、转动组件;431、转动盖;4311、转动孔;432、转动轴承;433、定位部;4331、翻边;434、复位件;4341、复位扭簧;4342、转臂;4343、复位环;43431、滑动块;4344、复位臂;4345、固定块;5、挡圈;6、连接件;61、连接环;611、放置槽;62、连接柱;621、连接槽;63、限位环;64、转动环;65、定位环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全自动智能门锁,如图1所示,包括门锁本体1,门锁本体1包括分别安装在门板前后的门锁前盖11和门锁后盖12。如图2、图3所示,门锁后盖12上安装有直开装置4,直开装置4包括直开把手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智能门锁,包括门锁本体(1),所述门锁本体(1)包括门锁前盖(11)和门锁后盖(12),所述门锁后盖(12)的内腔设置有离合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后盖(12)上安装有直开装置(4),所述直开装置(4)包括通过转动组件(43)与门锁后盖(12)转动连接的直开把手(41),所述直开把手(41)一端伸入门锁后盖(12)内腔并与离合器(3)抵接,所述离合器(3)与直开把手(41)的抵接处设置有方形孔(31),所述门锁前盖(11)的内腔通过连接件(6)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方形孔(31)内的方轴(42),所述直开把手(41)朝向门锁前盖(11)一端设置有供方轴(42)卡入的方形槽(41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智能门锁,包括门锁本体(1),所述门锁本体(1)包括门锁前盖(11)和门锁后盖(12),所述门锁后盖(12)的内腔设置有离合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后盖(12)上安装有直开装置(4),所述直开装置(4)包括通过转动组件(43)与门锁后盖(12)转动连接的直开把手(41),所述直开把手(41)一端伸入门锁后盖(12)内腔并与离合器(3)抵接,所述离合器(3)与直开把手(41)的抵接处设置有方形孔(31),所述门锁前盖(11)的内腔通过连接件(6)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方形孔(31)内的方轴(42),所述直开把手(41)朝向门锁前盖(11)一端设置有供方轴(42)卡入的方形槽(4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43)包括与门锁后盖(12)卡接的转动盖(431),所述转动盖(431)中部设置有供直开把手(41)卡入的转动孔(4311),所述转动孔(4311)内壁与直开把手(41)之间安装有转动轴承(4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盖(431)朝向门锁后盖(12)内腔的一端边缘处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定位部(433),每个所述定位部(433)侧壁均与离合器(3)外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433)内部中空,所述门锁后盖(12)的内壁于每个定位部(433)内均设置有带有螺纹孔的安装柱(121),所述定位部(433)上端设置有与安装柱(121)上端紧贴的翻边(4331),所述翻边(4331)通过螺栓与安装柱(12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43)还包括复位件(434),所述复位件(434)包括套设在直开把手(41)伸入转动盖(431)内的一端的复位扭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品余苏志贤蔡庆利孙林洁杨若莉邱旭凡蒋小约朱海东彭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吉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