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接收端、终端及无线充电方法
本公开涉及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终端及无线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终端制造商开始采用高压直充的方式提高充电效率和充电电流,即采用1/2分压开关电容转换器进行充电,该种方式可以应用于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如图1所示,目前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大多是通过BUCK、LDO或者其他降压转换器加外部电路(即图1中所示的恒压控制电路)或者芯片本身的内部控制电路来调节接收端的输出电压,从而达到调节进入电池的充电电流的目的,其中,以电压调节的步进一般为200mV。但该种电压调节方式需要被软件干预,不但无法保证接收端输出电压的可靠性,而且电流控制的响应速度很慢。此外,很容易受到终端系统的负载突变、终端在充电板上的位置变动等场景的干扰,使得整个无线充电系统变得不稳定,甚至造成充电停止,用户体验不佳,同时也存在充电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终端及无线充电方法。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能量接收器(11)、接收端芯片(12)、充电管理模块(13),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还包括:恒流控制装置(14);/n所述接收端芯片(12),分别与所述能量接收器(11)、所述充电管理模块(13)连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及无线信号的调制解调;/n所述充电管理模块(13),一端与所述恒流控制装置(14)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电池(3)连接,将自身的输出电流和目标电流输出至所述恒流控制装置(14),以及控制所述电池(3)充电;/n所述恒流控制装置(14),在恒流充电阶段,根据所述充电管理模块(13)输出的所述输出电流和所述目标电流,调节所述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能量接收器(11)、接收端芯片(12)、充电管理模块(13),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还包括:恒流控制装置(14);
所述接收端芯片(12),分别与所述能量接收器(11)、所述充电管理模块(13)连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及无线信号的调制解调;
所述充电管理模块(13),一端与所述恒流控制装置(14)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电池(3)连接,将自身的输出电流和目标电流输出至所述恒流控制装置(14),以及控制所述电池(3)充电;
所述恒流控制装置(14),在恒流充电阶段,根据所述充电管理模块(13)输出的所述输出电流和所述目标电流,调节所述充电管理模块(13)的输出电压,以使得所述充电管理模块(13)按照所述目标电流进行恒流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接收器(11)包括接收端线圈(111)和第一电容(112);
其中,所述接收端线圈(111),通过所述第一电容(112)与所述接收端芯片(12)连接,用于与无线充电发送端(2)的能量发送器(21)发生磁感应,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13)包括降压转换器(131)、充电管理芯片(132)以及开关电容转换器(133);
其中,所述降压转换器(131),分别与所述接收端芯片(12)、所述恒流控制装置(14)、所述充电管理芯片(132)连接,用于将自身的输出电流以及目标电流输出至所述恒流控制装置(14);
充电管理芯片(132),与所述开关电容转换器(133)并联,用于与电池(3)连接,控制所述电池(3)充电;
所述恒流控制装置(14),用于在恒流充电阶段,根据所述降压转换器(131)输出的所述输出电流和所述目标电流,调节所述降压转换器(131)的输出电压,以使得所述降压转换器(131)按照所述目标电流进行恒流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控制装置(14)包括运算放大器(141)、第一电阻(142)、第二电阻(143)以及RC电路(144);
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1411),通过所述第一电阻(142)与所述降压转换器(131)的第一输出端(1311)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端(1311)用于输出所述输出电流;
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1412),通过所述RC电路(144)与所述降压转换器(131)的第二输出端(1312)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输出端(1312)用于输出所述目标电流;
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1413),通过所述第二电阻(143)与所述降压转换器(131)的输入端(13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控制装置(14)包括运算放大器(141)、第一电阻(142)、第二电阻(143)、RC电路(144)和第二电容(145);
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1411),通过所述第一电阻(142)与所述降压转换器(131)的第一输出端(1311)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端(1311)用于输出所述输出电流;
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1412),通过所述RC电路(144)与所述降压转换器(131)的第二输出端(1312)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输出端(1312)用于输出所述目标电流;
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1413),通过所述第二电阻(143)与所述降压转换器(131)的输入端(1313)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145),一端与所述同向输入端(14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14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