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装配式板式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04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装配式板式建筑,包括基础、板式承重墙、构造柱、楼/屋盖板、女儿墙以及楼梯和/或电梯。所述板式承重墙、女儿墙采用加气混凝土板或轻集料混凝土板,并根据设计需要在外墙四角和对应转角,楼/电梯间四角、纵横墙交接处等部位设置混凝土构造柱,在每层楼盖和屋盖处设置混凝土圈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装配式板式建筑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构件和结构及其建造
,涉及一种板式承重墙和构造柱,以及相应的多层装配式板式建筑。
技术介绍
2019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推广应用农房现代建造方式,要求“因地制宜推广农房现代建造方式。要应用绿色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探索装配式建筑、被动式阳光房等建筑应用技术”。装配式农房建设已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目前在城市住宅中广为应用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内承重墙采用预制混凝土墙板、外承重墙采用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楼板采用混凝土预制叠合板。构件大、重量重,农村道路基础设计难以满足构件运输和安装的要求。此外,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技术要求高、建造成本高,在农村难以批量推广。多年以来,砌体结构建筑由于技术要求低、经济性好、应用灵活方便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砌体结构建筑也面临挑战:普通粘土砖的生产破坏耕地且建筑保温性能差;建筑工人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现场施工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高;施工现场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传统的砌体结构已经难以适应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加气混凝土板或轻集料混凝土板,标准化程度高,工业化生产效率高。构件二次加工过程全干法化、技术简单、污染小。本专利技术建筑构件自重轻,方便运输和安装,可满足建筑自保温和建筑防火要求,符合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要求,尤其适合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住房建设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板式承重墙和构造柱,以及相应的多层装配式板式建筑及其建造方法。在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装配式板式建筑,包括基础、板式承重墙、构造柱、楼/屋盖板、女儿墙以及楼梯和/或电梯,其中:所述板式承重墙包括多块混凝土墙板,其侧立应用并且顶面加工有通长或间断凹槽,水平相邻墙板之间的竖向拼缝一般错开布置,所述墙板侧面在竖向拼缝处设有半圆形或多边形凹沟;所述墙板与所述构造柱连接,并且在连接处所述墙板设置马牙槎;上下层所述墙板之间的水平拼缝内设有水平拉筋钢筋与所述混凝土构造柱连接。所述基础为普通混凝土基础或普通砌体基础。所述墙板采用加气混凝土或轻集料混凝土制备。所述水平相邻的所述墙板之间的竖向拼缝一般错开布置,错开距离不小于墙板高度的一半,但因工程实施的需要当所述竖向拼缝形成通缝时,可在所述水平拼缝内设置搭接连接钢筋,并在所述侧面凹沟内设竖向贯通钢筋。根据设计需要,在所述板式承重墙的包括外墙四角和对应转角、楼/电梯间四角以及纵横墙交接处的拐角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在所述墙板与所述构造柱连接处可通过安装错开形成马牙槎,或者在所述墙板与所述构造柱连接处预先加工出马牙槎。在所述混凝土圈梁处,所述混凝土圈梁下方的所述墙板的顶面加工有通长凹槽以形成所述混凝土圈梁的下部轮廓,凹槽宽度与所述混凝土圈梁截面宽度一致,凹槽深度由所述圈梁截面高度和楼/屋盖板的厚度确定;当所述板式承重墙为内墙时,凹槽位于墙体厚度中部,当所述板式承重墙为外墙时,凹槽位于墙体内侧,从而在墙顶部形成L形构造。所述多层装配式加气混凝土板式建筑,可用于住宅、民宿和乡村旅店等居住建筑。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加气混凝土板或轻集料混凝土板,标准化程度高,工业化生产效率高。构件二次加工过程全干法化、技术简单、污染小。本专利技术建筑构件自重轻,方便运输和安装,可满足建筑自保温和建筑防火要求,符合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要求,尤其适合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住房建设的需要。附图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简要介绍以及下述的详细描述,结合附图会得到更好的理解。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层装配式板式建筑示意图。图2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装配式板式建筑中保温隔热外墙阳角示意图。图2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装配式板式建筑中保温隔热外墙阴角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600mm高普通墙板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600mm高保温隔热外墙板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圈梁下内墙板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圈梁下外墙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并通过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多层装配式板式建筑,包括基础、板式承重墙110、构造柱120、楼/屋盖板、女儿墙以及楼梯和/或电梯,其中:所述板式承重墙110包括多块混凝土墙板112,其侧立应用并且顶面加工有通长或间断凹槽111,水平相邻墙板112之间的竖向拼缝114a一般错开布置,所述墙板112侧面在竖向拼缝处114a设有半圆形或多边形凹沟119;所述墙板112与所述构造柱120连接,并且在连接处所述墙板112设置马牙槎140;上下层所述墙板112之间的水平拼缝114b内设有水平拉筋钢筋与所述混凝土构造柱120连接。所述多层装配式加气混凝土板式建筑,可用于住宅、民宿和乡村旅店等居住建筑。例如,建筑层数不多于8层,层高不大于3.6m,房间开间不大于4.8m。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础为普通混凝土基础或普通砌体基础。所述墙板112采用加气混凝土或轻集料混凝土制备,板材强度等级为LC2.5-LC15。板长一般不超过4.2m,板厚200-400mm,板高为200mm-600mm,常用板高为300mm和600mm。所述墙板112顶面的所述凹槽111深5-25mm,凹槽111宽度比墙板112厚度小40-100mm。在上下层以及水平相邻的所述墙板112之间,采用与所述墙板112材料强度等级相适应的专用砂浆连接,连接方法包括砌筑连接和表面封闭预留的板缝后灌浆连接,例如,板缝净宽度3mm-20mm。在水平相邻的所述墙板112之间的竖向拼缝114a一般错开布置,错开距离不小于墙板112高度的一半,但因工程实施的需要当所述竖向拼缝114a形成通缝时,可在所述水平拼缝114b内设置搭接连接钢筋,所述搭接连接钢筋采用光圆钢筋或带肋钢筋。例如,所述钢筋直径为6-10mm,沿墙厚方向根数为2-3根,钢筋锚入所述板式承重墙110通缝两侧的长度为150-600mm。根据设计需要,在所述板式承重墙110的包括外墙四角和对应转角、楼/电梯间四角以及纵横墙交接处的拐角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120。所述构造柱120截面为正方形、长方形、L形、T形或十字形,其主边尺寸不小于190mm;对有保温隔热要求的外墙,墙厚大于所述构造柱120的截面宽度,所述构造柱120设置在外墙的内侧,所述构造柱120的外侧为局部厚度减小的所述墙板112,从而形成构造柱120处防热桥构造125(见图6)。所述板式承重墙110的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装配式板式建筑,包括基础、板式承重墙(110)、构造柱(120)、楼/屋盖板、女儿墙以及楼梯和/或电梯,其中:/n所述板式承重墙(110)包括多块混凝土墙板(112),其侧立应用并且顶面加工有通长或间断凹槽(111),水平相邻墙板之间的竖向拼缝(114a)一般错开布置,所述墙板(112)侧面在竖向拼缝处(114a)设有半圆形或多边形凹沟(119);/n所述墙板(112)与所述构造柱(120)连接,并且在连接处所述墙板(112)设置马牙槎(140);/n上下层所述墙板(112)之间的水平拼缝(114b)内设有水平拉筋钢筋与所述构造柱(12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装配式板式建筑,包括基础、板式承重墙(110)、构造柱(120)、楼/屋盖板、女儿墙以及楼梯和/或电梯,其中:
所述板式承重墙(110)包括多块混凝土墙板(112),其侧立应用并且顶面加工有通长或间断凹槽(111),水平相邻墙板之间的竖向拼缝(114a)一般错开布置,所述墙板(112)侧面在竖向拼缝处(114a)设有半圆形或多边形凹沟(119);
所述墙板(112)与所述构造柱(120)连接,并且在连接处所述墙板(112)设置马牙槎(140);
上下层所述墙板(112)之间的水平拼缝(114b)内设有水平拉筋钢筋与所述构造柱(12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建筑,其中所述墙板(112)顶面的所述凹槽(111)深5-25mm,凹槽(111)宽度比墙板厚度小40-100mm;所述墙板(112)侧面的所述凹沟(119)宽30-150mm,凹沟(119)深30-1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建筑,其中在上下层以及水平相邻的所述墙板(112)之间,采用与所述墙板(112)材料强度等级相适应的专用砂浆连接,连接方法包括砌筑连接和表面封闭预留的板缝后灌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建筑,其中在水平相邻的所述墙板之间的竖向拼缝(114a)一般错开布置,错开距离不小于墙板高度的一半,但因工程实施的需要,当所述竖向拼缝(114a)形成通缝时,可在所述水平拼缝(114b)内设置搭接连接钢筋,并在所述墙板(112)侧面的所述凹沟(119)内设竖向贯通钢筋,所述搭接连接钢筋采用光圆钢筋或带肋钢筋,所述竖向贯通钢筋采用带肋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建筑,其中,根据设计需要,在所述板式承重墙(110)的包括外墙四角和对应转角、楼/电梯间四角以及纵横墙交接处的拐角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1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式建筑,其中所述构造柱(120)的截面为正方形、长方形、L形、T形或十字形,其主边尺寸不小于190mm;对有保温隔热要求的外墙,墙厚大于所述构造柱(120)的截面宽度,所述构造柱(120)设置在外墙的内侧,所述构造柱(120)的外侧为局部厚度减小的所述墙板(112),从而形成所述构造柱(120)处防热桥构造(1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建筑,其中所述板式承重墙(110)的水平拼缝(114b)内所设的水平拉筋钢筋采用光圆钢筋或带肋钢筋,直径6-10mm,沿墙厚方向根数为2-3根,沿所述板式承重墙(110)高度方向的间距为300mm、600mm,钢筋锚入所述板式承重墙(110)的长度不小于1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建筑,其中所述板式承重墙(110),在每层楼/屋盖处设置混凝土圈梁(116),其截面宽度不小于190mm,截面高度不小于120mm。


9.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宝双吴迪刘鹏举马成发
申请(专利权)人:中清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宝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