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混节能房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7590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混节能房屋结构,包括两端架设在墙壁上的轻钢桁架梁,所述轻钢桁架梁均匀平行设置有多个,所述轻钢桁架梁之间的顶部平铺有波形板,所述波形板与所述轻钢桁架梁的接触面设置有抗裂隔声层;所述波形板平铺在所述轻钢桁架梁顶部且边缘相互咬合,所述波形板与所述轻钢桁架梁的相接处采用自攻丝固定;所述轻钢桁架梁包括楼面桁架构件和横档构件,所述楼面桁架构件由水平设置的顶导梁、底导梁、竖斜撑和横斜撑组成。有益效果在于:降低了屋面自重,方便老旧小区的改造;可预拼装后形成预制板或预制架后拼装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可将此结构用作墙面,表面喷涂砂浆,结构强度高,防裂效果好,且减轻了墙面自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混节能房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轻混节能房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装配式轻钢结构建筑体系为冷弯薄壁轻钢龙骨外蒙皮OSB板(也称为欧松板)作为剪力覆面板,用于增加墙体龙骨的稳定性及结构受力,OSB板由木片及碎木屑高温加压而成,具有不防水防潮、易霉烂腐蚀,与很多现有建筑材料不匹配,需其他材料二次或三次维护或配合等问题,需要二次防水防潮处理,寿命较短,更加注重防护处理,造成成本增加,施工工艺复杂。基于此,申请人提出一种结构强度高、寿命长且方便施工的轻混节能建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轻混节能房屋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能够通过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轻混节能房屋结构,包括两端架设在墙壁上的轻钢桁架梁,所述轻钢桁架梁均匀平行设置有多个,所述轻钢桁架梁之间的顶部平铺有波形板,所述波形板与所述轻钢桁架梁的接触面设置有抗裂隔声层;所述波形板平铺在所述轻钢桁架梁顶部且边缘相互咬合,所述波形板与所述轻钢桁架梁的相接处采用自攻丝固定;所述轻钢桁架梁包括楼面桁架构件和横档构件,所述楼面桁架构件由水平设置的顶导梁、底导梁、竖斜撑和横斜撑组成,形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横档构件连接相邻的楼面桁架构件后,形成立体的轻钢桁架梁。作为优选,所述波形板采用厚度0.5-1.0mm,屈服强度550MPa,镀锌含量AZ150钢板经机械加压制成。作为优选,所述波形板的波纹为梯形纹,且该梯形纹的开口宽度较底部宽度更小,所述波纹板的边角均成型为圆弧形倒角。一种轻混节能房屋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步骤S110、轻钢桁架梁拼装;步骤S120、楼面搭设。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10中包括以下操作:操作S111、选择拼装场地;操作S112、固定拼装基线;操作S113、顶导梁和底导梁的放样;操作S114、楼面桁架拼装作为优选,所述操作S111中,拼装场地为表面硬化的平整平面,且场地面积大于最大的轻钢桁架梁的尺寸;作为优选,所述操作S112包括:查看施工图纸,制定轻钢桁架梁的拼装顺序;使用墨斗在拼装场地的地面上弹出基线,并确保相交线垂直;采用最长的杆件作为安装基准,并用短的杆件作为限位卡;沿基线布置杆件,使杆件的开口朝上,并与地面固定;作为优选,所述操作S112中,采用螺栓将安装基准的杆件固定在地面后,使用直角钢尺复合,并调整杆件的固定角度,确保杆件的顺直;作为优选,所述操作S113包括:确定竖斜撑和横斜撑在底导梁和顶导梁上的对应位置,并做标记;标识顶导梁和底导梁的开口朝向;作为优选,所述操作S114包括:量外框架拼装,使用竖杆对顶导梁和底导梁外侧加固,采用自攻丝固定并校正;安装竖斜撑和横斜撑,安装操作自顶导梁与底导梁中间的一侧向另一侧进行;安装过程中,自攻丝固定在竖斜撑或横斜撑与顶导梁或底导梁相接处的中心位置;固定完单面后,以同样的方式固定另一面;复查,对照图纸确保两面平整;将拼装好的露面横架分类堆放。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降低了屋面自重,方便老旧小区的改造;2、可预拼装后形成预制板或预制架后拼装施工,提高施工效率;3、可将此结构用作墙面,表面喷涂砂浆,结构强度高,防裂效果好,且减轻了墙面自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波形板应用于墙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墙壁;2、轻钢桁架梁;3、波形板;4、混合混凝土层;5、隔音卷材;6、喷涂部;7、轻钢龙骨架;8、聚氨酯保温层;9、钢丝网;10、水泥砂浆层;11、陶瓷装饰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混节能房屋结构,包括两端架设在墙壁1上的轻钢桁架梁2,所述轻钢桁架梁2均匀平行设置有多个,所述轻钢桁架梁2之间的顶部平铺有波形板3,波形板3上方可铺设混合混凝土层4并抹平,以保证楼面的平整性,所述波形板3与所述轻钢桁架梁2的接触面设置有抗裂隔声层,抗裂隔声层为隔音卷材5,可减少波形板3与轻钢桁架梁2之间的固体声传导;所述波形板3平铺在所述轻钢桁架梁2顶部且边缘相互咬合,所述波形板3与所述轻钢桁架梁2的相接处采用自攻丝固定;所述轻钢桁架梁2包括楼面桁架构件和横档构件,所述楼面桁架构件由水平设置的顶导梁、底导梁、竖斜撑和横斜撑组成,形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横档构件连接相邻的楼面桁架构件后,形成立体的轻钢桁架梁2,底导梁上设置有喷涂部6,采用热喷涂聚氨酯,可减少底导梁的振动传导,进一步提高房屋的隔音性。所述波形板3采用厚度0.5-1.0mm,屈服强度550MPa,镀锌含量AZ150钢板经机械加压制成;所述波形板3的波纹为梯形纹,且该梯形纹的开口宽度较底部宽度更小,所述波纹板的边角均成型为圆弧形倒角。波形板3也可用于建造墙面,首先搭设轻钢龙骨架7,作为墙面的支撑结构;而后在轻钢龙骨架7外侧设置聚氨酯保温层8;在聚氨酯保温层8外侧设置波形板3,并通过自攻丝固定在轻钢龙骨架7上;在波形板3表面铺设钢丝网9并喷涂水泥砂浆层10,最后在水泥砂浆层10表面安装陶瓷装饰板11即可。一种轻混节能房屋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步骤S110、轻钢桁架梁拼装;步骤S120、楼面搭设。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10中包括以下操作:操作S111、选择拼装场地;操作S112、固定拼装基线;操作S113、顶导梁和底导梁的放样;操作S114、楼面桁架拼装作为优选,所述操作S111中,拼装场地为表面硬化的平整平面,且场地面积大于最大的轻钢桁架梁的尺寸;作为优选,所述操作S112包括:查看施工图纸,制定轻钢桁架梁的拼装顺序;使用墨斗在拼装场地的地面上弹出基线,并确保相交线垂直;采用最长的杆件作为安装基准,并用短的杆件作为限位卡;沿基线布置杆件,使杆件的开口朝上,并与地面固定;作为优选,所述操作S112中,采用螺栓将安装基准的杆件固定在地面后,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混节能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架设在墙壁(1)上的轻钢桁架梁(2),所述轻钢桁架梁(2)均匀平行设置有多个,所述轻钢桁架梁(2)之间的顶部平铺有波形板(3),所述波形板(3)与所述轻钢桁架梁(2)的接触面设置有抗裂隔声层;/n所述波形板(3)平铺在所述轻钢桁架梁(2)顶部且边缘相互咬合,所述波形板(3)与所述轻钢桁架梁(2)的相接处采用自攻丝固定;/n所述轻钢桁架梁(2)包括楼面桁架构件和横档构件,所述楼面桁架构件由水平设置的顶导梁、底导梁、竖斜撑和横斜撑组成,形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横档构件连接相邻的楼面桁架构件后,形成立体的轻钢桁架梁(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混节能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架设在墙壁(1)上的轻钢桁架梁(2),所述轻钢桁架梁(2)均匀平行设置有多个,所述轻钢桁架梁(2)之间的顶部平铺有波形板(3),所述波形板(3)与所述轻钢桁架梁(2)的接触面设置有抗裂隔声层;
所述波形板(3)平铺在所述轻钢桁架梁(2)顶部且边缘相互咬合,所述波形板(3)与所述轻钢桁架梁(2)的相接处采用自攻丝固定;
所述轻钢桁架梁(2)包括楼面桁架构件和横档构件,所述楼面桁架构件由水平设置的顶导梁、底导梁、竖斜撑和横斜撑组成,形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横档构件连接相邻的楼面桁架构件后,形成立体的轻钢桁架梁(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轻混节能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板(3)采用厚度0.5-1.0mm,屈服强度550MPa,镀锌含量AZ150钢板经机械加压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轻混节能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板(3)的波纹为梯形纹,且该梯形纹的开口宽度较底部宽度更小,所述波纹板的边角均成型为圆弧形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轻混节能房屋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步骤S110、轻钢桁架梁(2)拼装;
步骤S120、楼面搭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轻混节能房屋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0中包括以下操作:
操作S111、选择拼装场地;
操作S112、固定拼装基线;
操作S113、顶导梁和底导梁的放样;
操作S114、楼面桁架拼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秋戈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