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元件、发光模块以及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029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6
一种发光元件,其包括发光单元以及二次透镜。二次透镜包括出光面、底面、多个侧面以及容置孔。上述底面与出光面相对,且这些侧面分别连接出光面以及底面。上述容置孔贯穿二次透镜,且容置孔内容置发光单元。一种发光模块以及背光模块亦被提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元件、发光模块以及背光模块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光学装置、光学设备以及光学系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发光元件、发光模块以及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平面显示设备中,液晶模块需要搭配背光模块所提供的面光源方能让一液晶显示设备显示清楚影像。现有的背光模块可以区分为侧入光式(edge-lite)背光模块以及直下式(direct)背光模块两种,其中直下式背光模块所提供的面光源亮度较均匀,又可以提供区域点亮的功能,因此一直被广为运用在家用、工作场合中所用的显示设备。目前还应用了区域调光技术的中高阶液晶显示设备,这种中高阶液晶显示设备可以将影像对比提高至接近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的影像对比,是液晶显示设备目前的发展趋势之一。然而,在上述液晶显示设备所用的直下式背光模块中,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的发光元件需要分布在液晶面板后方。现有技术中的直下式背光模块还会设置透镜于发光二极管以及液晶面板之间,同时还需要额外的混光空间,因此显示设备的体积难以降低。换句话说,由于直下式背光模块需要的光程(OpticalDistance,OD)较长,再加上发光元件本身以及透镜的体积,导致显示设备的厚度无法降低。因此,如何进一步维持面光源的均匀并降低显示设备的厚度,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欲解决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元件,包括发光单元以及二次透镜,且二次透镜包括出光面、底面、多个侧面以及容置孔。上述底面与出光面相对,且这些侧面分别连接出光面以及底面。上述容置孔贯穿二次透镜,且容置孔内容置发光单元。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模块,包括多个上述发光元件,且这些发光元件的二次透镜的出光面实质上共平面。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上述的发光模块以及光学膜片。光学膜片配置于这些发光元件的二次透镜的出光面上,且光学膜片用以接收这些发光元件发出的第二照明光。由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元件借由将发光单元设置于二次透镜的容置孔中,可以降低发光元件的厚度,并提供均匀的光源。应用上述的发光元件的发光模块以及背光模块亦可借此满足薄型化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发光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根据图1A中区域V1所绘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C是根据图1A中剖面线I1所绘的剖面示意图;图1D是根据图1C中区域V2所绘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E是根据图1C中区域V3所绘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F是根据图1C中区域V4所绘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发光模块的俯视图;图2B是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的发光模块的俯视图;图2C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视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发光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B是根据图3A中区域V5所绘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C是根据图3A中剖面线I2所绘的剖面示意图;图3D是根据图3C中区域V6所绘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E是根据图3C中区域V7所绘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发光元件所绘示的立体示意图;图4B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发光模块的俯视图;图4C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发光元件的俯视图;图4D是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中发光元件的俯视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中发光模块的俯视图;图5B是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中发光模块的俯视图;图6A、6B是一比较例中发光单元的亮度分布图;图6C、6D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亮度分布图。其中,附图标记:I1、I2剖面线A1、A2断光空间L1、L2光P1参考平面V1~V7区域w深度50止光材料100、200、300、400、400A、500、500A发光元件1000、3000、5000、5000A发光模块1001光学膜片110、210、310、410、510、510A二次透镜1100背光模块112、212、312、412容置孔113内壁114、214、314、414、514出光面115第一结构116、216、316底面117第二结构118、218、318、418、518侧面120、220、320、420、520发光单元121、221基板122、222发光芯片123、223封装胶123S侧面124、224第一遮光层125、225顶面126底面219第三止光结构230第二遮光层231开口319、419A、519第一止光结构319A凸起部319B凹陷部419B、419C第二止光结构419BS第二止光面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出的发光元件、发光模块以及背光模块可以应用在显示设备中。举例而言,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出的发光元件、发光模块以及背光模块适合被应用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液晶电视或其他平面显示设备,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应当理解,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部件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或部分区分开。因此,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第一部件”或“第一单元”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第二部件”或“第二单元”而不脱离本文的教导。在附加图式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或缩小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图式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应当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连接”可以指物理及/或电性连接。再者,“电性连接”或“耦接”可为二元件间存在其他元件。进一步而言,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提出的发光元件以及发光模块适于应用在背光模块,其可以是薄型化显示设备中的背光模块。请参照图1A,图1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所绘示的立体示意图。请参照图1A,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00包括二次透镜110以及发光单元120,其中二次透镜110具有一容置孔112,且容置孔112内容置发光单元120。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单元120例如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等固态光源。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单元120例如可以是侧向光亮度大于正向光亮度的固态光源,且上述侧向光为发光单元120自侧面发出的光;上述正向光为发光单元120自顶面发出的光。以下会再进一步参照剖视图详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二次透镜,包括:/n一出光面;/n一底面,与该出光面相对;/n多个侧面,分别连接该出光面以及该底面;以及/n一容置孔,贯穿该二次透镜;以及/n一发光单元;/n其中,该至少一容置孔内容置该发光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30 TW 1081314241.一种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二次透镜,包括:
一出光面;
一底面,与该出光面相对;
多个侧面,分别连接该出光面以及该底面;以及
一容置孔,贯穿该二次透镜;以及
一发光单元;
其中,该至少一容置孔内容置该发光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该发光单元包括:
一发光芯片;
一封装胶,覆盖该发光芯片;以及
一第一遮光层,配置于该封装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元件,还包括:
一第二遮光层,配置于该第一遮光层以及该出光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该第二遮光层对应该第一遮光层的位置具有开口以露出部分该第一遮光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该第二遮光层包括:
一反射面,位于朝向该发光单元的一侧;以及
一吸光面,位于远离该发光单元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该容置孔的内壁的表面为光滑表面或粗糙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该二次透镜更包括一第一结构,配置于该出光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该二次透镜更包括一第二结构,配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裕政黄郁明柯雅涵
申请(专利权)人:达运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