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95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第一堤体,所述第一堤体上方设有第二堤体,所述第一堤体靠近第二堤体的一侧设有安装柱,所述第二堤体内部开设有用于配合安装柱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堤体和第二堤体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卡接板,且两者的另一侧均开设有用于卡接第一卡接板的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堤体考级你第一堤体的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一堤体上开设有用于卡接第二卡接板的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堤体远离河水的一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第一堤体得一侧安装有多个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一堤体和第二堤体均为工厂预浇筑而成,在现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拼装,大大提高了应急堤坝的修筑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
本技术涉及应急堤坝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有时候会导致河水的水位升高,需要建设临时的应急堤坝。但是目前的水利工程应急堤坝需要提前浇筑,而且需要在现场修建,使得修建的时间周期较长,不能真正高效的发挥应急作用,不方便使用;而且为固定修筑在现场,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水位恢复正常后,不方便使用者进行破拆,破拆后也无法二次使用,造成修筑原料的浪费,不能满足应急临时使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出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解决目前的水利工程应急堤坝不能真正高效的发挥应急作用、不能满足应急临时使用的要求的缺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第一堤体,所述第一堤体上方设有第二堤体,所述第一堤体靠近第二堤体的一侧设有安装柱,所述第二堤体内部开设有用于配合安装柱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堤体和第二堤体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卡接板,且两者的另一侧均开设有用于卡接第一卡接板的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堤体靠近第一堤体的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一堤体上开设有用于卡接第二卡接板的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堤体远离河水的一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第一堤体得一侧安装有多个支撑架。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与安装板平行的安装杆以及与地面平行的固定杆,所述安装杆与固定杆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杆和固定杆固定连接构成稳定的三角形。优选地,所述安装杆与固定杆之间为一体成型,所述支撑架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所述安装杆上安装有螺栓,所述支撑架通过螺栓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接槽的底壁上安装有第一防水板,所述第二卡接槽的底壁上安装有第二防水板。优选地,所述安装柱与第一堤体之间为一体成型,均为钢筋水泥建筑而成。优选地,所述第一堤体的截面为梯形,所述第二堤体的厚度与第一堤体的上端面宽度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第一堤体和第二堤体均为工厂预浇筑而成,无需现场浇筑,在现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拼装,大大提高了应急堤坝的修筑速度,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修筑完成,充分体现了堤坝应急的作用,而且拼装修筑的过程更为简单,方便使用者采用;同时,第一堤体和第二堤体之间为可拆卸式拼装,在水利工程结束河水水位恢复后,方便使用者进行拆卸,而且可以多次使用,大大节省了浇筑原料。2、本技术中,通过在第一堤体远离河水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架,使得应急堤坝更加稳定,更够承受更加的水位压力,同时支撑架为可拆卸式安装,便于应急堤坝的安装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堤体、2第二堤体、3安装柱、4安装孔、5第一卡接板、6第一卡接槽、7第一防水板、8第二卡接板、9第二卡接槽、10第二防水板、11安装板、12安装杆、13固定杆、14支撑杆、15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第一堤体1,第一堤体1上方设有第二堤体2,为了第一堤体1更稳定的放置,第一堤体1的截面为梯形,与地面的接触面较大,更加稳定,第二堤体2的厚度与第一堤体1的上端面宽度相同,设置第二堤体2主要是为了提高应急堤坝的防水高度,在河流水位不高时,可不用安装第二堤体2,第一堤体1靠近第二堤体2的一侧设有安装柱3,第二堤体2内部开设有用于配合安装柱3的安装孔4,安装柱3与第一堤体1之间为一体成型,均为钢筋水泥建筑而成,第一堤体1和第二堤体2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卡接板5,且两者的另一侧均开设有用于卡接第一卡接板5的第一卡接槽6,第一卡接板5为建筑时嵌在堤体内的板梯,也可以为与堤体一体成型,均由钢筋水泥浇筑而成,第一卡接板5与第一卡接槽6的配合,方便应急堤坝进行横向拼装,第二堤体2靠近第一堤体1的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卡接板8,第一堤体1上开设有用于卡接第二卡接板8的第二卡接槽9,第二卡接板8的制作工艺与第一卡接板5相同,第二卡接板8与第二卡接槽9的配合,方便应急堤坝纵向的拼装,第一卡接槽6的底壁上安装有第一防水板7,第二卡接槽9的底壁上安装有第二防水板10,避免卡接处渗水,提高密封性;第一堤体1远离河水的一侧设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为第一堤体1浇筑时嵌在第一堤体1的表面,风干后两者固定,安装板11远离第一堤体1得一侧安装有多个支撑架,使得应急堤坝的放置更加稳定,支撑架包括与安装板11平行的安装杆12以及与地面平行的固定杆13,安装杆12与固定杆13之间设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杆12和固定杆13固定连接构成稳定的三角形,安装杆12与固定杆13之间为一体成型,支撑架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安装杆12上安装有螺栓15,支撑架通过螺栓15与安装板11固定连接,支撑架与第一堤体1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方便使用者安装拆卸应急堤坝。本技术使用时,将第一堤体1安装在地面上,通过第一卡接板5和第一卡接槽6的配合,实现多个第一堤体1的横向拼装,来达到应急堤坝的长度要求,通过第二卡接板8与第二卡接槽9的配合,使得第一堤体1的上方能够拼装有第二堤体2,安装柱3与安装孔4的配合使得第二堤体2在第一堤体1上的安装更加稳定,同时第一堤体1远离河水的一侧安装有多个支撑架,支撑架使得应急堤坝的放置更加稳定;而本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第一堤体1和第二堤体2均为工厂预浇筑而成,无需现场浇筑,在现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拼装,大大提高了应急堤坝的修筑速度,同时,第一堤体1和第二堤体2之间为可拆卸式拼装,方便使用者拆卸后二次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第一堤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堤体(1)上方设有第二堤体(2),所述第一堤体(1)靠近第二堤体(2)的一侧设有安装柱(3),所述第二堤体(2)内部开设有用于配合安装柱(3)的安装孔(4),所述第一堤体(1)和第二堤体(2)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卡接板(5),且两者的另一侧均开设有用于卡接第一卡接板(5)的第一卡接槽(6),所述第二堤体(2)靠近第一堤体(1)的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卡接板(8),所述第一堤体(1)上开设有用于卡接第二卡接板(8)的第二卡接槽(9),所述第一堤体(1)远离河水的一侧设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远离第一堤体(1)得一侧安装有多个支撑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第一堤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堤体(1)上方设有第二堤体(2),所述第一堤体(1)靠近第二堤体(2)的一侧设有安装柱(3),所述第二堤体(2)内部开设有用于配合安装柱(3)的安装孔(4),所述第一堤体(1)和第二堤体(2)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卡接板(5),且两者的另一侧均开设有用于卡接第一卡接板(5)的第一卡接槽(6),所述第二堤体(2)靠近第一堤体(1)的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卡接板(8),所述第一堤体(1)上开设有用于卡接第二卡接板(8)的第二卡接槽(9),所述第一堤体(1)远离河水的一侧设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远离第一堤体(1)得一侧安装有多个支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与安装板(11)平行的安装杆(12)以及与地面平行的固定杆(13),所述安装杆(12)与固定杆(13)之间设有支撑杆(1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邳州市景鹏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