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金良专利>正文

免管护一体式淤地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51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管护一体式淤地坝,包括均质土坝坝体,为提高护坡的抗冲刷能力,在均质土坝坝体的上、下游坝坡表面设置有1.0~3.0米厚的混合料防护层;为将坝体内的渗水及时排出,在均质土坝坝体内间隔埋设有多层排水盲管,排水盲管的管口延伸出下游坝坡;在均质土坝坝体的坝顶填筑有2米厚的混合料层,混合料层与上、下游坝坡表面摊铺的混合料防护层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淤地坝施工方便,增加了上、下游坝坡的抗冲刷能力,使得坝身可以过流(也可以过超标准洪水),进而可以取消泄水建筑物,大大节约了筑坝造价;同时由于坝坡的防冲刷能力强,很好地解决了淤地坝过超标准洪水易溃坝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工程管护任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管护一体式淤地坝
本技术涉及淤地坝修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免管护一体式淤地坝。
技术介绍
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为了拦截水土流失形成的淤泥,在沟道中修筑了大量的淤地坝。淤地坝的布置一般是根据沟道流域面积的大小,分别在毛、支沟和主沟道修建一系列的梯级坝,淤地坝的修筑对于抬高沟道侵蚀基准面、防治水土流失、滞洪、拦泥、淤地、减少入河泥沙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修筑的淤地坝由大坝和泄水建筑物组成,大坝一般是就地取材,修建为均质土坝,防洪标准较低。由于淤地坝的数量大、分布分散,管护任务巨大,再加上淤地坝的防洪标准低,在汛期遇超标准洪水翻坝时,易造成淤地坝溃坝冲毁,上游淤地坝溃坝形成的超标洪水又会对下游淤地坝构成威胁,从而形成连锁反应。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防冲刷能力强,可过超标准洪水,免管护的淤地坝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提供一种防洪标准高、防冲刷破坏能力强的免管护一体式淤地坝。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免管护一体式淤地坝,包括均质土坝坝体,为提高护坡的抗冲刷能力,在所述均质土坝坝体的上、下游坝坡表面设置有1.0~3.0米厚的混合料防护层。由于下游坝坡要承受水流的持续冲刷,故下游防护层的厚度要大于上游防护层的厚度,一般情况下,所述上游坝坡的混合料防护层厚度为1.0~1.5米,所述下游坝坡的混合料防护层厚度为2.0~3.0米。r>为将坝体内的渗水及时排出,所述均质土坝坝体内间隔埋设有多层排水盲管,所述排水盲管的管口延伸出下游坝坡。相邻两层所述排水盲管的距离为3米。所述均质土坝坝体的坝顶填筑有2米厚的混合料层,所述混合料层与上、下游坝坡表面摊铺的混合料防护层连为整体,增加了上、下游坝坡的抗冲刷能力,使得坝身可以过流(也可以过超标准洪水),进而可以取消泄水建筑物,大大节约了坝体的工程投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施工方便,筑坝造价低,坝坡防冲刷能力强,很好地解决了淤地坝过超标准洪水易溃坝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工程管护任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淤地坝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免管护一体式淤地坝,包括按常规设计断面碾压填筑的均质土坝坝体1,为提高坝体护坡的抗冲刷能力,在均质土坝坝体1的上游坝坡表面设置有1.0~1.5米厚的混合料防护层--上游护坡层2,在下游坝坡表面设置有2.0~3.0米厚的混合料防护层--下游抗冲层3;为保证坝身可以过流,且过超标准洪水时不会溃坝,在均质土坝坝体1的坝顶填筑有2米厚的混合料层4,混合料层4与上游护坡层2和下游抗冲层3连为整体;为及时将坝体内的渗水排出坝体外以增加坝体的稳定性,在均质土坝坝体1内间隔埋设有多层排水盲管5,一般情况下,坝体高度每上升3米,即在坝体内埋设一层排水盲管5(同一层中相邻两排水盲管之间的距离为3~5米),排水盲管5靠近下游坝坡设置,其管口延伸出下游坝坡。本技术的免管护一体式淤地坝的修筑步骤如下:第一步,按照均质土坝的设计断面和施工方法碾压填筑均质土坝坝体1;第二步、在施工现场临时拌和场地将筑坝土料(黄土)、泥质粉细砂固结剂(由煅烧泥质粉细砂细粉和矿粉、水泥按70~80%:5~10%:10~25%之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泥质粉细砂固结剂的具体制备方法见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砂土固结剂的制造方法》(申请号201811405697.5,申请日2018、11、23日))按70~90:10~30之重量份配比均匀拌和成混合料后运输至第一步填筑的均质土坝坝体1的上、下游坝坡处进行摊铺,与均质土坝坝体同步碾压施工,同时升高;具体施工时,根据坝体高度不同,上游护坡层2的厚度为1.0~1.5米,下游抗冲层3的厚度为2.0~3.0米;由于在筑坝土料中添加了泥质粉细砂固结剂,可显著提高上、下游坝坡的强度(经测试,其强度相当于C10~C15混凝土),从而提高抗冲刷能力以及综合耐久性能,达到免管护的目的;第三步、在均质土坝坝体1内间隔埋设排水盲管5(市售产品),一般情况下,坝体高度每上升3m,在坝体内埋设一层排水盲管5至下游坝坡,排水盲管5可将坝体内的渗水及时排出坝体外,以增加坝体的稳定性;第四步、在坝顶高程以下2m厚度范围内也采用与上、下游护坡防护层相同的混合料进行填筑,形成的混合料层4与上游护坡层2和下游抗冲层3连接成为整体,免管护一体式淤地坝修筑施工完成。由于上、下游坝坡以及坝顶均采用由筑坝土料和泥质粉细砂固结剂构成的混合料进行填筑,增加了坝体的抗冲刷能力,使得均质土坝坝身可以过流,进而可以取消泄水建筑物,节约投资,同时坝身过流也可过超标准洪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管护一体式淤地坝,包括均质土坝坝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均质土坝坝体的上、下游坝坡表面设置有1.0~3.0米厚的混合料防护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管护一体式淤地坝,包括均质土坝坝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均质土坝坝体的上、下游坝坡表面设置有1.0~3.0米厚的混合料防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管护一体式淤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坝坡的混合料防护层厚度为1.0~1.5米,所述下游坝坡的混合料防护层厚度为2.0~3.0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管护一体式淤地坝,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良苏茂林杨顺群
申请(专利权)人:张金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