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51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洪机构,其包括导流板、固定杆、支撑杆和定位杆;其中,固定杆固定设置在导流板上;支撑杆的一端与固定杆的一端铰接;定位杆的一端与固定杆的另一端铰接,定位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限位槽,支撑杆的另一端卡设在限位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洪机构,实现了导流板的快速布设,同时实现了多个防洪机构的相互堆叠放置,节省了占地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洪机构
本技术涉及防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洪机构。
技术介绍
沙袋是防汛工作中最常使用的器材之一,但因自重较大,在布设及拆除时不仅需消耗大量人力和时间,搭设高度也不理想,堆码不当易导致防洪堤倾倒,达不到预期的防汛效果。同时,防汛沙袋体积较大,储存时需占用较大空间,并且沙袋及袋内消防沙在使用过程中损耗较大,保管及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洪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实现快速布设,同时便于收纳,节约占地空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洪机构,其中,包括:导流板;固定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流板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一端铰接;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限位槽,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卡设在所述限位槽中。如上所述的防洪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杆、支撑杆和定位杆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如上所述的防洪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每个所述定位杆上的限位槽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防洪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杆上与所述定位杆铰接的一端与所述导流板的底部保持有距离。如上所述的防洪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导流板在垂直于所述固定杆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如上所述的防洪机构,其中,优选的是,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座和卡扣,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流板上,所述卡扣铰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流板上,且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扣卡接连接。如上所述的防洪机构,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一个导流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一端固定卡设在所述第一密封槽中,另一个导流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一端固定卡设在所述第二密封槽中。如上所述的防洪机构,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流板的底部。如上所述的防洪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密封条上设置有导向斜面。如上所述的防洪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杆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流板上。本技术提供的防洪机构,实现了导流板的快速布设,同时实现了多个防洪机构的相互堆叠放置,节省了占地空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洪机构在实际应用中的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洪机构在展开时的状态图;图3为第一密封条在使用中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导流板110-导流面120-安装面200-固定杆300-支撑杆400-定位杆410-限位槽500-第一密封条600-第二密封条610-导向斜面700-第一连接结构800-第二连接结构10-一个导流板20-另一个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洪机构,其包括导流板100、固定杆200、支撑杆300和定位杆400;其中,固定杆200固定设置在导流板100上;支撑杆300的一端与固定杆200的一端铰接;定位杆400的一端与固定杆200的另一端铰接,定位杆40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限位槽410,支撑杆300的另一端卡设在限位槽410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将该防洪机构展开放置于地面,如图2所示;然后将导流板100向定位杆400的方向翻转,同时使支撑杆300向定位杆400的方向翻转,使支撑杆300的端部卡设至定位杆400上的限位槽410中,由此可以使支撑杆300、固定杆200和定位杆400形成一种三角形支架的结构,将导流板100立起后支撑在地面上,使导流板100上的导流面110与地面之间成钝角,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通过导流面110实现阻碍水流,同时可以通过支撑杆300、固定杆200和定位杆400的配合保证导流板100的稳定,而且该防洪机构仅需将支撑杆300卡设在定位杆400上的限位槽410中,即可实现导流板100的快速布设。当需要收纳该防洪机构时,可以先将支撑杆300转动至导流板100的底部,再将定位杆400转动在导流板100的底部,由此可以使该防洪机构整体形成一较薄的叠层状结构,而多个该防洪机构可以相互堆叠,从而节省了占地空间。其中,为了保证固定杆200安装可靠,固定杆200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导流板100的安装面120上,其中,该安装面120为导流板100上与其导流面110相对的表面。其中,为了保证该防洪机构在使用中的稳定性,所述固定杆200、支撑杆300和定位杆400均对称设置有两个。进一步,每个所述定位杆400上的限位槽410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当支撑杆300与不同的限位槽410配合时,可以使导流板100与地面之间成不同的角度,从而可以对不同规模的水流进行有效阻挡。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杆200上与所述定位杆400铰接的一端与所述导流板100的底部保持有距离,在支撑导流板100时,通过定位杆400的端部和导流板100的底部的配合实现支撑,由此可以在地面不平整的地方实现稳定支撑,而避免定位杆400整体与地面接触时,不平整的地面导致定位杆400晃动。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导流板100在垂直于所述固定杆200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700和第二连接结构800,所述第一连接结构700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800可拆卸地连接,由此,可以将一个导流板10上的第一连接结构700于另一个导流板20上的第二连接结构800相连,从而可以实现多个防洪机构的连接,实现较大范围的防洪布设。具体地,第一连接结构700包括第一固定座和卡扣,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流板100上,所述卡扣铰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800包括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流板100上,且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扣卡接连接。在一个导流板10与另一导流板100连接时,可以通过转动一个导流板10上的卡扣,使卡扣卡接至另一个导流板20的卡槽中,从而可以快速实现两个导流板100的连接。进一步,如图2和图3所示,该防洪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一密封条500,所述第一密封条5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即第一密封条500的断面呈“工”字形,一个导流板10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结构700的一端固定卡设在所述第一密封槽中,另一个导流板20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结构800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洪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流板;/n固定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流板上;/n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一端铰接;/n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限位槽,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卡设在所述限位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洪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流板;
固定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流板上;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一端铰接;
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限位槽,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卡设在所述限位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支撑杆和定位杆均对称设置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洪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杆上的限位槽均设置有至少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上与所述定位杆铰接的一端与所述导流板的底部保持有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在垂直于所述固定杆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寿徐跃明刘红光陈晓伟陈斌周继来李献明莫志伟方海英杨延鹏
申请(专利权)人: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