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2/O生化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664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2/O生化塔
本技术属于污水生化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2/O生化塔。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生化法中,A2/O生化+二沉池是常用的生物组合工艺。而目前,国内常规的A2/O工艺,一般采用分体式建设,基本分为四段反应池,依次为: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从水流方向为水平推流式。此种工艺组合形式,普遍存在着整体占地面积大,厌氧池及二沉池易产生恶臭气体等问题。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实现高效生物处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平推流式A2/O生化池普遍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厌氧池及二沉池易产生恶臭气体等问题,提出一种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2/O生化塔,该生化塔能高效灵活的实现降碳、脱氮、除磷要求,实现节能减排,节省占地,同时运行安全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2/O生化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被自下而上分布的下层液体分布器、上层液体分布器和污泥斗竖向分隔成厌氧反应区、缺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和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为竖流式沉淀池,所述竖流式沉淀池中心设置有导流筒、喇叭口和反射板,竖流式沉淀池上部沿内壁四周设有溢流堰,溢流堰与出水自流管路连通,所述好氧反应区的出水及尾气通过好氧出水口和沉淀区进水管流入导流筒。优选所述污泥斗底部的污泥排出口连接有污泥回流管和污泥自流排放管,污泥回流管一端与厌氧反应区连通,实现污泥的循环与排放。所述厌氧反应区、缺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内分别设置有填料,所述塔体内、厌氧反应区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进水布水管和循环布水排泥管。所述厌氧反应区设有自循环系统,厌氧出水口与循环布水排泥管之间通过自循环管路和自循环泵连通,厌氧出水口与自循环泵之间通过自循环泵进水管连通,所述自循环泵与循环布水排泥管之间通过自循环泵出水管连通。优选所述沉淀区上方设置废气收集罩,所述废气收集罩顶端与废气收集管连通,更进一步地,所述废气收集罩为锥形废气集气罩。所述沉淀区进水管上连接有破虹吸管,破虹吸管通过废气管与废气收集管连通。优选缺氧反应区下部设有回流水布水器,所述好氧出水口与回流水布水器通过硝化液回流管路与硝化液回流泵相连通。更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出水口设有三通,一路管线与硝化液回流泵之间通过硝化液回流泵进水管连通,所述硝化液回流泵与回流水分布器之间通过硝化液回流泵出水管连通;另一路管线,与沉淀区进水管连通。所述污泥斗底部的污泥排出口设有三通,一路管线与污泥回流管连通,另一路管线,与污泥自流排放管连通。所述好氧反应区下部设有散流曝气器,所述散流曝气器与曝气分布管连通。塔底的循环布水排泥管与外部排泥管连通,定期向外部排放污泥。所述回流泵和自循环泵设置在塔体外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所述的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2/O生化塔,将传统的水平推流式A2/O+二沉池组合生化池结构,变为竖向完全混合式的一体化设备,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同时降低了硝化液回流、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排放的能耗。2)本技术所述的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2/O生化塔,内部4段式工艺段呈竖向叠加的特殊结构,从源头上避免了厌氧恶臭气味的产生、减少了好氧废水中低沸点有机物的吹脱挥发,及好氧受冲击易产生泡沫的问题;同时,塔顶呈密闭结构,一并解决了产生的少量废气的收集问题;3)本技术所述的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2/O生化塔,可以灵活的通过多级串联形成多级A2/O工艺,进一步强化除碳脱氮除磷效果。4)本技术所述的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2/O生化塔,可以通过合理优化结构,变成纯厌氧,纯好氧,A/O工艺,使其具有不同的生化效果。5)本技术所述的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2/O生化塔,内置的液体分布器,分别在厌氧、缺氧反应区的上层形成污泥滤床结构,可以截留污泥,强化了泥水分离效果。综上,本技术内嵌入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2/O生化塔能高效灵活的实现降碳脱氮除磷要求,实现节能减排,节省占地,同时运行安全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2/O生化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下层液体分布器、2为上层液体分布器、3为污泥斗、4为厌氧反应区、5为缺氧反应区、6为好氧反应区、7为沉淀区、8为导流筒、9为喇叭口、10为反射板、11为溢流堰、12为出水自流管路、13为好氧出水口、14为污泥排出口、15为进水布水管、16为循环布水排泥管、17为污泥回流管、18为污泥自流排放管、19为回流水布水器、20为硝化液回流管路、21为硝化液回流泵、22为自循环管路、23为自循环泵、24为废气收集罩、25废气收集管、26为破虹吸管、27为废气管、28为外部排泥管、29为散流曝气器、30为曝气分布管、31为沉淀区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2/O生化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被自下而上分布的下层液体分布器1、上层液体分布器2和污泥斗3竖向分隔成厌氧反应区4、缺氧反应区5、好氧反应区6和沉淀区7,所述厌氧反应区4和缺氧反应区5相互独立,仅通过下层液体分布器1连通,所述缺氧反应区5和好氧反应区6相互独立,仅通过上层液体分布器2连通,所述沉淀区7为竖流式沉淀池,所述竖流式沉淀池中心设置有导流筒8、喇叭口9和反射板10,上部沿内壁四周设有溢流堰11,溢流堰11与出水自流管路12连通,所述好氧反应区6的出水及尾气通过好氧出水口13和沉淀区进水管31流入导流筒8。所述沉淀区7上方设置废气收集罩24,所述废气收集罩24顶端与废气收集管25连通,沉淀区进水管31上连接有破虹吸管26,破虹吸管26通过废气管27与废气收集管25连通。所述污泥斗3底部的污泥排出口14连接有污泥回流管17和污泥自流排放管18,污泥回流管17一端与厌氧反应区4连通。所述厌氧反应区4、缺氧反应区5和好氧反应6区内分别设置有填料,所述塔体内、厌氧反应区4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进水布水管15和循环布水排泥管16。所述厌氧反应区4设有自循环系统,厌氧出水口与循环布水排泥管16之间通过自循环管路22和自循环泵23连通,厌氧出水口与自循环泵23之间通过自循环泵进水管连通,自循环泵23与循环布水排泥管16之间通过自循环泵出水管连通,塔底的循环布水排泥管16与外部排泥管28连通,定期向外部排放污泥。所述缺氧反应区5下部设有回流水布水器19,所述好氧出水口13与回流水布水器19通过硝化液回流管路20与硝化液回流泵21相连通,所述好氧出水口13设有三通,一路管线与回流泵21之间通过硝化液回流泵进水管连通,所述硝化液回流泵21与回流水分布器19之间通过硝化液回流泵出水管连通;另一路管线,与沉淀区进水管31连通。所述好氧反应区6下部设置有散流曝气器29,所述散流曝气器29与曝气分布管30连通。所述回流泵21和自循环泵23设置在塔体外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2/O生化塔,包括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被自下而上分布的下层液体分布器(1)、上层液体分布器(2)和污泥斗(3)竖向分隔成厌氧反应区(4)、缺氧反应区(5)、好氧反应区(6)和沉淀区(7),所述沉淀区(7)为竖流式沉淀池,所述竖流式沉淀池的中心设置有导流筒(8)、喇叭口(9)和反射板(10),竖流式沉淀池的上部沿内壁四周设有溢流堰(11),溢流堰(11)与出水自流管路(12)连通,所述好氧反应区(6)的出水及尾气通过好氧出水口(13)和沉淀区进水管(31)流入导流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2/O生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斗(3)底部的污泥排出口(14)连接有污泥回流管(17)和污泥自流排放管(18),污泥回流管(17)一端与厌氧反应区(4)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2/O生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内、厌氧反应区(4)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进水布水管(15)和循环布水排泥管(16);厌氧反应区(4)设有自循环系统,厌氧出水口与循环布水排泥管(16)之间通过自循环管路(22)和自循环泵(23)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2/O生化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世刘清田王贺彬刘明刘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众意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