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填料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249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除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填料除臭装置,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反应罐,且反应罐的顶端一侧穿入有通水软管,所述反应罐的顶端另一侧嵌装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的外壁嵌装有雾化喷头,且通水管的底端设置有填料箱,所述填料箱的内部安置有填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经通气管把臭气排入反应罐后,经通水软管输送水源进入通水管,并经雾化喷头把水珠均匀而细小的喷出,便于充分和臭气融合进行加湿和吸附,通过液压杆便于带动通水管滑动,从而上下移动便于水雾和臭气充分结合,加湿后的臭气经活性炭层初步过滤和吸附后,进入填料箱内部的填料层进行二次除臭和吸附。附。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填料除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除臭装置
,具体为一种生物填料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除臭是采用生物法经过特地培育在生物滤池内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膜对废臭气分子停止除臭的生物废气处置技术。当含有气、液、固三项混合的有毒、有害、有恶臭的废气经搜集管道导入本系统后经过培育生长在生物填料上的高效微生物菌株构成的生物膜来净化和降解废气中的污染物。
[0003]如公开号为CN113477072A的一种生物除臭填料及装置,包括分段式的罐体,第一罐体内设置有用于提高臭气中的含水率的洗涤机构,第二罐体内设置有生物除臭填料制成的生物除臭结构和用于将洗涤后的臭气中的恶臭气体吸收的净化机构,在分段式的罐体一侧安装有气泵,第二罐体上部贯穿固定有排气管,气泵将臭气通入到第一罐体内洗涤后再送入到第二罐体内净化并由排气管排出;通过水淋吸附的方式向臭气中补充水分,增加含水率后的臭气进入到净化机构中,利用生物除臭的方式彻底吸附臭气中的恶臭部分,从而使得经排气管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刺激性成分。
[0004]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除臭装置功能较为单一,且效果和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生物填料除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填料除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生物填料除臭装置,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反应罐,且反应罐的顶端一侧穿入有通水软管,所述反应罐的顶端另一侧嵌装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的外壁嵌装有雾化喷头,且通水管的底端设置有填料箱,所述填料箱的内部安置有填料层,且填料层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层。
[0008]优选的,所述通水管通过液压杆与填料箱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通水管的结构为圆环形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填料箱与反应罐固定连接,且填料箱通过螺栓与活性炭层可拆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反应罐的内部底端固定有导流块,且导流块的下方设置有衔接管,所述衔接管的底端安置有套管,且套管的内部嵌装有过滤网,所述套管的外部套设有套筒,且套筒的下方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安置有泵机,所述反应罐的外壁轴向嵌装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封堵板,所述反应罐的外壁嵌装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部安装有排气扇。
[0011]优选的,所述衔接管与套管紧密贴合,且套管与套筒螺纹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套筒贯穿至水箱的内部,且水箱通过泵机和通水软管与反应罐相通。
[0013]优选的,所述封堵板通过电动推杆与安装块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安装块与反应罐固定连接。
[0014]上述描述可以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5]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经通气管把臭气排入反应罐后,经通水软管输送水源进入通水管,并经雾化喷头把水珠均匀而细小的喷出,便于充分和臭气融合进行加湿和吸附,通过液压杆便于带动通水管滑动,从而上下移动便于水雾和臭气充分结合,加湿后的臭气经活性炭层初步过滤和吸附后,进入填料箱内部的填料层进行二次除臭和吸附。
[0017]本技术吸附后的水源经导流块流入衔接管,并滑入套管经过滤网进行过滤,便于净化水后进入水箱进行二次循环利用,套管和衔接管接缝处螺纹连接套设套筒,便于把套管和衔接管紧密且固定连接,通过拧动套筒漏出接缝处,从而便于把套管进行拆卸对内部过滤网进行更换或清洁,避免造成堵塞而无法进行循环。
[0018]本技术经泵机便于把水箱内部水抽取后,经通水软管排向反应罐,当除臭完毕后,经电动推杆工作收缩带动封堵板,打开安装块,从而便于经排气扇把反应罐内部的气体排出,通过封堵板封闭安装块,便于在除臭工作时保持反应罐的密封性,且封堵板外壁粘合橡胶垫提高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填料箱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套筒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通气管;2、反应罐;3、通水软管;4、液压杆;5、通水管;6、雾化喷头;7、填料箱;8、填料层;9、活性炭层;10、导流块;11、衔接管;12、套管;13、套筒;14、过滤网;15、水箱;16、泵机;17、电动推杆;18、封堵板;19、安装块;20、排气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实施案例一
[0026]如附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填料除臭装置,包括通气管1,通气管1的一端设置有反应罐2,反应罐2的顶端一侧穿入有通水软管3,反应罐2的顶端另一侧嵌装有液压杆4,液压杆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通水管5,通水管5的外壁嵌装有雾化喷头6,通水管5的底端设置有填料箱7,填料箱7的内部安置有填料层8,填料层8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层9,通水管5通过液压杆4与填料箱7之间构成伸缩结构,通水管5的结构为圆环形结构,填料箱7与反应罐2固定连接,填料箱7通过螺栓与活性炭层9可拆卸连接,经
通气管1把臭气排入反应罐2后,经通水软管3输送水源进入通水管5,并经雾化喷头6把水珠均匀而细小的喷出,便于充分和臭气融合进行加湿和吸附,通过液压杆4便于带动通水管5滑动,从而上下移动便于水雾和臭气充分结合,加湿后的臭气经活性炭层9初步过滤和吸附后,进入填料箱7内部的填料层8进行二次除臭和吸附。
[0027]实施例二
[0028]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一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详见下文描述:
[0029]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反应罐2的内部底端固定有导流块10,导流块10的下方设置有衔接管11,衔接管11的底端安置有套管12,套管12的内部嵌装有过滤网14,套管12的外部套设有套筒13,套筒13的下方设置有水箱15,衔接管11与套管12紧密贴合,套管12与套筒13螺纹连接,吸附后的水源经导流块10流入衔接管11,并滑入套管12经过滤网14进行过滤,便于净化水后进入水箱15进行二次循环利用,套管12和衔接管11接缝处螺纹连接套设套筒13,便于把套管12和衔接管11紧密且固定连接,通过拧动套筒13漏出接缝处,从而便于把套管12进行拆卸对内部过滤网14进行更换或清洁,避免造成堵塞而无法进行循环。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水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填料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气管(1),所述通气管(1)的一端设置有反应罐(2),且反应罐(2)的顶端一侧穿入有通水软管(3),所述反应罐(2)的顶端另一侧嵌装有液压杆(4),且液压杆(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通水管(5),所述通水管(5)的外壁嵌装有雾化喷头(6),且通水管(5)的底端设置有填料箱(7),所述填料箱(7)的内部安置有填料层(8),且填料层(8)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层(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填料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5)通过液压杆(4)与填料箱(7)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通水管(5)的结构为圆环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填料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箱(7)与反应罐(2)固定连接,且填料箱(7)通过螺栓与活性炭层(9)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填料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2)的内部底端固定有导流块(10),且导流块(10)的下方设置有衔接管(11),所述衔接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传坤王贺彬吴国鹏朱九旭胡文奇
申请(专利权)人:众意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