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托式8比1无机房电梯的8字型绕绳曳引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机房电梯的曳引
,尤其是底托式8比1无机房电梯的8字型绕绳曳引结构。
技术介绍
电梯在运转过程中需要有稳定的重量平衡系统,对重装置是电梯平衡系统的重要设计环节之一,它关系到电梯的正常、平稳、连续运行,是电梯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该机构的主要功能是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而电梯的绕绳方式直接决定电梯曳引结构对承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工业的不断发展,生活中的电梯对于货物的垂直运输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于大吨位货梯的市场需求量也是充满前景。对于大载重无机房载货电梯,因其顶层需要分配曳引机的承重装置等,往往无机房都把轮子放到轿厢底部底里来解决顶层高度不足的问题,现有无机房的电梯普遍是采用2:1、4:1曳引结构,少部分会采用6:1曳引结构,以上结构基本满足2到9吨无机房载货的电梯需求,但现有绕线的曳引比无法满足9吨以上的载货电梯需求,但因某些特定建筑物的顶层高度不够,而又需要装载较重货物垂直升降只能使 ...
【技术保护点】
1.底托式8比1无机房电梯的8字型绕绳曳引结构,包括轿厢以及设置在轿厢顶部的绳头板组件与设置在轿厢侧边的对重装置,所述的轿厢上方设有曳引轮、轿厢侧导向轮组、对重侧导向轮组,所述的对重侧导向轮组下方设有配合对重装置使用的对重轮组,所述的轿厢底部设有轿底轮组,所述的曳引轮、轿厢侧导向轮组、对重侧导向轮组、对重轮组、轿底轮组使用钢丝绳绕行连接,所述的钢丝绳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绳头板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轿底轮组具有位于轿底的四组轿底轮,所述的轿厢侧导轮组具有三个轿厢侧导轮,所述的第一组轿底轮与第四组轿底轮横向置于轿厢的前后两侧,所述的第二组轿底轮与第三组轿底轮对向交叉设置,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底托式8比1无机房电梯的8字型绕绳曳引结构,包括轿厢以及设置在轿厢顶部的绳头板组件与设置在轿厢侧边的对重装置,所述的轿厢上方设有曳引轮、轿厢侧导向轮组、对重侧导向轮组,所述的对重侧导向轮组下方设有配合对重装置使用的对重轮组,所述的轿厢底部设有轿底轮组,所述的曳引轮、轿厢侧导向轮组、对重侧导向轮组、对重轮组、轿底轮组使用钢丝绳绕行连接,所述的钢丝绳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绳头板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轿底轮组具有位于轿底的四组轿底轮,所述的轿厢侧导轮组具有三个轿厢侧导轮,所述的第一组轿底轮与第四组轿底轮横向置于轿厢的前后两侧,所述的第二组轿底轮与第三组轿底轮对向交叉设置,所述的钢丝绳依次向下横向绕过第一组轿底轮、向上纵向绕过第一轿厢侧导轮、向下斜向绕过第二组轿底轮、向上纵向绕过第二轿厢侧导轮、向下横向绕过第四组轿底轮、向上纵向绕过第三轿厢侧导轮、向下斜向绕过第三组轿底轮形成“8”绕线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托式8比1无机房电梯的8字型绕绳曳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重侧导向轮组具有三个纵向设置且在同一直线上的对重侧导向轮,所述的对重轮组具有四个纵向设置且在同一直线上的对重轮,所述的钢丝绳依次交叉向下绕过对重轮和向上绕过对重侧导向轮形成8:1曳引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托式8比1无机房电梯的8字型绕绳曳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绳头板组件包括第一绳头板与第二绳头板,所述的第一绳头板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学,李显斌,蒋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菱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